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臺灣新電影四十年回顧展系列活動
2022年是影響臺灣電影發展深遠的新電影肇始40周年,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特別規劃「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系列活動,重新觀看這段短暫而燦美的新電影時期的作品。臺灣文學館也從文學改編與電影的連結,合作辦理「從土地揚起的風潮—臺灣文學與新電影」主題講座與書展講座,從多元日常生活、個人文學記憶中召喚時代的記憶,擴大文學閱讀與視覺影像的連結與視界。透過文學改編與影像作品的連結,重新回望80年代臺灣文學與新電影的風貌。
臺語電影的發展,自1970年代因國語政策實施、三家電視台陸續成立,在1981年的歌仔戲電影《陳三五娘》之後,產生斷裂。然而諸多優秀的臺語片電影人,除了轉戰電視圈外,在新電影時期也持續保有多樣的創作與發展。
臺語電影的潛伏及影人的轉戰發展,是新電影時期之後值得深入探究的篇章。根據蘇致亨的研究,新電影中仍出現臺語台詞、臺語配音的電影有:《兒子的大玩偶》、《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桂花巷》、《稻草人》等。即使在政策的箝制與影人的權衡之下,不再有台語電影的上映,但電影人們的影響在臺灣影視領域,依然有不俗的表現。
主題講座
第二場:伏流暗湧—1980年代後臺語電影的發展轉向
主講人|王萬睿 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副教授
蘇致亨 作家/電影研究者
日期|12月 3日(六)14:00~16:00
地點|臺文館B1圖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