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館慶二十 文物賦活」特展

文學轉譯,文物變裝

 食在文學——藏品轉譯之吃喝料理篇  文學上身——藏品轉譯之衣飾配件篇  文青是如何被養成的──藏品轉譯之質感小物篇

 

 


「轉譯」——緣起於生物遺傳學界的專有名詞,在近年被借用以承載各種跨領域媒介得以相互串聯銜接、交流對話的重要使命,堪稱當前文化界最流行的關鍵字沒有之一。轉譯可以讓細胞生成蛋白質,也可以讓白紙黑字的文學文本,化身為遊戲、動漫、影視作品、以及各式各樣商品。接下來,就讓大家看看,本館是如何以轉譯為方法,改變文物的音聲形貌,為其披上華麗的外衣,出沒在日常的吃穿用度之間。

 

 

 

食在文學——藏品轉譯之吃喝料理篇

文學如果可以吃,會是什麼滋味?當盛裝在餐盤裡的食物被端上餐桌,從哪裡窺見文學的風貌?本篇以「餐桌上的文學」為主題,介紹臺文館將文物轉化為飲食的浮想聯翩。

 


⭔ 《風車》3
1933年成立的「風車詩社」,由楊熾昌主導,網羅林修二利野蒼等作家,將超現實主義文學首度引進臺灣,並發行同人誌《風車》(Le Moulin),不僅幾與世界文學思潮同步,更擴大、深化了臺灣新詩的美學經驗。詩誌總共發行四期,每期印製75冊,內容包含詩、小說、隨筆等。本館所典藏的第3期,出刊於1934年3月,是目前唯一僅見的風車詩社刊物,堪稱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文學思潮演進與傳播發展的重要史料。(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沐月雙層玻璃杯
圖像發想自《風車》3詩刊中利野蒼(李張瑞)日文詩作〈古老的庭園〉,以詩句「沐浴著月光,古老的庭園之影」為主體背景,黑夜的枷鎖壓抑下,少女渴望自由,卻無法逃脫束縛。浪的沖刷表現她對自由的渴望,卻被月光遺留在這虛幻的庭園之中。

 

 


⭔ 《南溟樂園》4號
《南溟樂園》創刊於1929年10月,由詩人多田南溟(多田利郎)主導的「南溟樂園社」發行,多位鹽分地帶詩人如郭水潭陳奇雲徐清吉王登山均加入詩社,因此本刊物也是補充鹽分地帶作家研究的重要史料。《南溟樂園》4號內容主要為文學作品及社團訊息,文學作品以詩為主,社團訊息則有社規、社費規則、個人及支部消息、出版訊息等。本藏刊為目前臺灣僅見,且書上目次頁有徐清吉之收藏章,更顯其珍貴價值。(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澄秋雙層玻璃杯
圖像發想自《南溟樂園4號》,以刊物內郭水潭日文詩作〈秋心〉之詩句「放晴而高的天空,是秋心的象徵」為概念,仰望天空,在高空飄浮的島嶼中,雲朵寬大而慈祥,深藍與橘紅的圓象徵秋心的冷靜寂寞與遙遠悲傷,島嶼則是本詩誌幻化成詩作的發表園地,讓郭水潭遊走與懷抱著他對創作的熱情。

 


⭔ 周定山《半閒吟社首集》
本書為臺灣古典詩社「半閒吟社」成員的詩作集。1958年,鹿港文人周定山為了推廣漢詩而成立「半閒吟社」,參與者大多不具詩人或文人背景,而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社會大眾。為了讓大家切磋詩藝,詩社會定期發布「課題」,讓成員依照詩題創作;「課題」的來源很廣,包含自然現象、節慶、典故和新事物等。一方面將生活入詩,推廣古典詩創作;另一方面彼此激勵,增進創作技巧,成為一座讓成員偷得浮生半日閒的詩歌樂園。(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精釀啤酒:鯨波、細水
以詩詞為名,讓臺灣文學重要藏品一躍進入人們的日常,從啜飲中感受文學的溫度。精釀啤酒概念取自《半閒吟社首集》詩句──「細水」源自詩句「大竅千年容細水,何須長發不平歌」,由「蔡氏釀酒」釀製,麥芽香氣中帶有檸檬清新,鹹甜口感滑順淡遠;另款「鯨波」由「疑是漁陽撾抝吼,如驅萬騎蹴鯨波」發想,特有的花草香氣,融文學於醇酒之中,讓人未飲先醉。

 

 


蔡培火〈咱台灣〉
〈咱台灣〉蔡培火於創作於1929年4月作詞、奧山譜曲,林氏好演唱。這首歌充滿強烈本土意識,也唱出殖民地人民不落人後的民族尊嚴、人民心聲。(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文學咖 蔡培火、林氏好風味
向蔡培火、林氏好〈咱台灣〉致敬 文學風味:山與海的壯闊胸懷篳路藍縷的苦盡回甘
身陷牢獄之災後,蔡培火對臺灣的熱愛非但沒被撲滅,反而更激發他把「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認同點燃。現代依然是旅遊勝地的日月潭和阿里山,對1920年代的臺灣人來說,早已在令人神往的「臺灣八景」之列。每逢殖民統治不合理的桎梏,那仿若沒有盡頭的青綠,總能讓幾欲死寂的心念再度鮮活起來。

 

 

 

文學上身——藏品轉譯之衣飾配件篇

本篇以本館典藏之《臺灣民報》與服飾品牌UUIN的合作;以及賴和蔡培火林亨泰三毛等作家藏品與富雨陽傘聯名研製的雨陽傘為例,介紹臺文館如何透過拼貼與重組、剪裁與塑形,將文學作品的精神與稟賦,鑲嵌於衣飾、配件,讓使用者在舉手投足間散發強烈的文學感。

 

 


《臺灣新民報》
1923年4月創辦於東京的《臺灣民報》,前身為《臺灣青年》、《臺灣》,內容以漢文書寫;1930年增資改組並更名為《臺灣新民報》。此報刊是日治時期臺人創辦的第一份報紙,為百年前臺灣人獲取最新報導與廣告訊息的重要媒介,被喻為「臺灣人的唯一喉舌」,提供臺灣作家文學創作與論述空間。為增加閱報者人數,《臺灣新民報》嘗試刊登連結時尚風潮又結合熱門時事、呼應新聞報導的「新聞小說」,連載內容包羅萬象,從追求自由戀愛,到臺灣對滿洲國經濟的評論以及發動戰爭的討論等,充分顯示人民的生活與政經情勢及帝國侵略息息相關。2000年8月,日本的臺灣文學研究者中島利郎教授將1933年5月初至11月底的《臺灣新民報》贈與本館珍藏,為目前所知唯一孤本;其中包含很多日治時期臺灣作家作品,以及「鄉土文學論爭」新資料的出土,對臺灣文學研究產生重大影響。(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MOGA《臺灣新民報》印花和式綁帶雪紡洋裝
UUIN 2023春夏系列,以1920年代的MOGA「毛斷女孩」為靈感,循著歷史脈絡,以醫護人員形式為靈感,將《臺灣新民報》重新編排、印製為紋身衣,象徵「知識上身」。呼應100年前,蔣渭水醫師所提出的「知識的營養不良症」,以及參與創辦的《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前身),如何觸動文化思想的傳遞與覺醒,也播灑女性意識抬頭的種子。

 

 


賴和詩稿〈別後寄錫烈芸兄 三首等篇〉
此份詩稿賴和抄錄百餘首詩作之整理,內容多為個人抒懷,也有與石錫烈、或小逸堂同窗的唱酬詩作;亦有賴和平時閒散遊歷時,睹物有感,將所見景色入詩。百首詩中還包括1908年賴和15歲時所寫的第一首詩。(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驟雨 25吋自動折疊傘
傘面設計透過藏品文字筆劃,展露賴和筆跡之間最深層的感受,以珠筆圈點藏品文本中雨中別離的哀傷情緒。即使驟雨不斷,文學的古典情意和雨傘的防潑水設計,陪你溫柔緩行。(圖/4samantha

 

 


蔡培火《Chàp-hāng Kóan-kiàn》
為使一般大眾迅速獲得知識,蔡培火不僅積極透過羅馬字推動臺灣人的啟蒙、文化運動,更於1923年動筆撰寫《Chàp-hāng Kóan-kiàn》,1925年出版。本書是日治時期唯一一本議論性的散文集,全文以白話字書寫,透過現代性的視野,提出當時臺灣人最需要的「十項社會教育」,包括何謂臺灣人、文明與野蠻、女性、仁愛、文明等,對臺灣人以及臺灣的特殊性進行深入剖析與探討,希望能由此開啟智識、培養道德。(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暴風 27吋自動直傘
傘面圖案出自《Chàp-hāng Kóan-kiàn
》封面,並取白話字篇章標題切割重組。當現代化的暴風吹起,喚醒臺灣人的語言意識,如今仍能聽見臺灣母語悠久的回音。抗強風骨架,將幫助你毅然前行。

 

 


⭔ 三毛
〈第一匹白馬〉
「白馬」三毛與荷西節衣縮食「省」出來的第一輛普通小型汽車,三年內,它耐力十足地載著這對四處趴趴走的夫妻跑了將近18萬公里:一會兒從西屬撒哈拉橫著往右上方直到阿爾及利亞的邊界,一會兒又穿過茅利塔里亞到達貝寧共和國,「性能好得教人對它感激涕零」。年老體衰後,三毛忍痛將它轉手給鄰居;汽車牌照沒幾天就換新的了,於是,三毛便匆匆把這「馬尾」給抱回來,作為最後的紀念。(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酷暑 21吋輕量折疊傘
等高線圖案代表流動的沙丘,白馬汽車於其中恣意奔馳的意象,化為這把傘最重要的特徵,並將「第一匹白馬車牌」製作成金屬銘牌配件,展現三毛抵抗現實酷暑的自由姿態。讓抗UV傘布抵擋炙陽,伴你流浪。(圖/4samantha

 

 


⭔ 林亨泰
《靈魂の產聲》
林亨泰(1924-2023)為「跨越語言的一代」重要詩人,筆名亨人、恒太,彰化人,臺灣師範學院教育系畢業。1947年加入朱實張彥勳等人創立之文學團體「銀鈴會」,並經常在其機關刊物《潮流》發表作品。其詩作透過知性觀照與內在音樂性的追求,準確掌握所處時代的脈動,兼具本土精神與現代藝術性;不僅是一位冷靜的理論者,也是前衛的實踐者。《靈魂の產聲》是林亨泰的第一本詩集,收錄〈月來香〉、〈夢〉等37首、自1942年至1949年「銀鈴會」時期作品,絕大多數為日文詩,只有少數幾首中文詩,可視為作者1940年代詩作的總結。曾獲「臺灣文學牛津獎」、「國家文藝獎」、吳三連獎文學獎等多項殊榮。(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暖陽 20吋輕量防曬自動傘
1949年,林亨泰的日文詩集《靈魂の產聲》出版,希望用詩句鼓舞戰後臺灣人的心靈。 以「暖陽」為傘名,傘面上的淡藍天色與暖陽,看來無一絲陰影,但上頭的白點,是詩人無法發聲,凝結於心頭的霜。中日文的字句化作點點雨滴,將詩名排列組合打破語法邊界。傘內的黑膠塗層,是詩人所見的抑鬱,與傘面的晴空形成對比。傘面之下,是輕巧耐用的傘骨,就像詩人對世界純粹且堅定的溫情。(圖/健識攝影-Jimmy C.C. Photography

 

 

文青是如何被養成的──藏品轉譯之質感小物篇

相較於「文創商品」所追求的酷炫、時尚、潮流感,臺文館的「文學商品」更重視的是挖掘文物的時代記憶、文學價值與社會意義,並以不失質感的方式加以呈現;有其深意,但不顯嚴肅。本篇將介紹臺文館研製開發的文具小物背後的文物原型與文學故事。

 

 


⭔ 鍾理和
〈雨〉
鍾理和(1915-1960),屏東人,日治時期鹽埔公學校畢業後,進入私塾學習漢文,也開始接觸流入臺灣的新文學作品。協助父親經營「笠山農場」時認識鍾台妹,後因與台妹的同姓之婚受阻,而相偕奔逃滿州奉天。戰後回臺,肺疾發作,養病之餘致力文學創作。1960年,在鍾肇政的鼓勵下,於6月上旬完成〈雨〉;8月4日,正在重修這篇完稿不久的作品時,病發吐血而死。鍾理和晚年對生活絕望,對文學感到無力,生前雖一再告誡家人「不得再有從事文學者」,然而在備嘗人間疾苦之後,仍執著於文學創作。(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真跡鋼筆

鍾理和在肺疾復發臥病在床時,仍悉心修改中篇小說〈雨〉,以致肺疾發作,咳血殘稿而終。然而,在其重謄稿上,字跡溫潤清秀,彷彿仍可見農村經歷雨後的氣味與溼潤景色。 我們透過「鋼筆」重新轉譯這篇別具意義的遺稿,挑選〈雨〉的段落真跡銘刻於筆身,成為文學的符號與圖騰,並融合包裝設計,再現作家眼中所見的農村雨景,引領讀者走進小說中的人情悲喜,以及鍾理和在最困頓的時代裡,留下作品時不改不悔的初心。

 

 


⭔ 楊逵
《新生筆記簿》
楊逵(1906-1985),原名楊貴,筆名楊逵、楊建文、賴健兒、SP、伊東亮等。台南新化人,日本大學專門部文學藝術科肄業。1934年以〈送報伕〉入選東京《文學評論》第二獎,成為第一位成功進軍日本文壇的台灣作家。1949年1月因起草〈和平宣言〉而繫獄綠島12年,在獄中留下大批手稿,包括詩歌、諺語等,多書寫於「新生筆記簿」。筆記簿的首頁與末頁皆有刻意被撕除的痕跡,可能是因獄中書寫的內容被審查遭到撕除,或是楊逵主動撕毀,這樣的印記與線索,為讀者留下許多想像空間。(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新生筆記簿 空白筆記簿
筆記簿是以楊逵因書寫〈和平宣言〉入獄,於「新生訓導處」管訓時期所使用的「新生筆記簿」為藍本,經重新轉譯、設計而成。筆記簿外包裝以「新生筆記簿」原件封面復刻而成,利用類似公文封的紙袋,創造筆記簿的機密與封存感。深咖啡色的封面,令人聯想到牢獄中灰暗潮溼的氛圍,同時不斷揣想外界的不確定感,但土壤的顏色,也隱喻著對土地的情懷。

 


⭔ 「臺灣文藝聯盟本部」木匾
1934年,張深切與賴明弘等中部文學者,在臺中召開第一屆全島文藝大會,包括「南音社」、「台灣藝術研究會」、「臺灣文藝協會」的成員及一些新作家,都出席了這次誓師結盟,會後成立「台灣文藝聯盟」,是臺灣最早具有全島規模的藝文團體,也是此木匾的由來。1997年由張深切的三弟張煌宜之子張勝語,交由張深切哲嗣張孫煜捐贈本館。木匾歷經戰爭、二二八事件、張深切戰後的生活波折,以及家族遷徙等重大事件,依然完好如初,誠屬難能可貴。(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本部名片夾
「本部名片夾」是轉譯並結合本館藏品「張深切徒步旅行之名人題字錄」與「臺灣文藝聯盟木匾」所開發,內附聯盟重要成員作家的虛構名片,想像張深切懷抱熱情,向熟識或初識的作家們自我介紹,每一張名片的交換,都讓文學蘊含無限想像和可能,引領大家穿越時空,參與這場臺灣文學的歷史盛會。

 

 

 


《明台報》第一號
日本於1945年8月投降後,臺籍日本兵從原先的所屬單位解散,在各地戰俘營組成「臺灣同鄉會」。中學畢業後,被半強迫地「志願」參戰的詩人陳千武,也是眾多臺籍日本兵的其中一員,他先是在雅加達戰俘營中等待,最後和分散東南亞各地的臺籍日本兵陸續抵達新加坡戰俘營。等待返鄉之際,因為心念千里之遙的臺灣,決定與戰友組建「明台會」,同時發行刊物《明台報》,以文字與行動呼籲同胞一同思考臺灣的前途。《明台報》共發行五期,有20多人投稿,內容反映了臺籍日本兵的歸鄉心情,以及對戰後臺灣前途的關懷。(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破曉 墨水套組

墨水以「破曉」為名,呈現黑夜將盡,黎明蔓延,海水從暗藍轉淡的顏色。那是二戰結束,在天光未明之時,臺灣人即將面對的未來。 戰爭結束了,臺灣人以為自己終於當家做主,熱切辯論如何迎接新時代,遠在南洋,參加大戰的陳千武也不例外。縱使關於家鄉的流言四竄,陳千武與他的戰友,創辦《明台報》,規劃臺灣的未來。(圖/健識攝影-Jimmy C.C. Photography

 

 


⭔ 商禽
〈長頸鹿〉
商禽(1930-2010),原名羅顯烆,是臺灣「現代詩運動」初期的健將。16歲從軍,20歲隨部隊赴台,做過編輯、碼頭臨時工、園丁,賣過牛肉麵,並曾加入創世紀詩社。商禽的散文詩兼具創意與思想,重視意象的運用、句構的變化,以及詩的濃度和張力。〈長頸鹿〉收錄於《夢或者黎明疾其他》,以動物園和長頸鹿的關係,暗喻牢房和囚犯,藉此呈現人類生存的困境與處境之荒謬。(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郭良蕙
《心鎖》
郭良蕙(1926-2013),原籍山東,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畢業,1949年隨夫婿來臺定居嘉義。由於外表亮麗、氣質脫俗,被稱為「最美麗的女作家」。《心鎖》最早在1962年1月4日到6月19日間,於《徵信新聞報》連載;連載時,已經由於題材以及對性的描寫而引起爭議,1963年大業書店正式出版後,於第三版時遭到查禁。當時文壇對於《心鎖》的議論,主要聚焦於道德標準,以蘇雪林謝冰瑩的批評最烈;她們認為《心鎖》是「黃色小說」,對性的描寫流於色情,指責該書鼓勵「亂倫」,破壞社會秩序。1986年,時報出版社在出版《郭良蕙作品集》,也將《心鎖》一併出版,卻遭到當局第二度查禁,直到1988年才由省政府新聞處發布解禁。(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水蔭萍
〈燃燒的臉頰〉
水蔭萍,本名楊熾昌,曾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1933年與林修二張良典等人創立「風車詩社」,發行油印刊物《風車》詩刊,引進法國超現實主義詩風,為日治時期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先驅之一。《燃燒的臉頰》為水蔭萍第三部詩集,收錄1933至1939年間因戰火而散佚的詩作,其後由陳千武翻譯。書前有〈自畫像〉作為「序詩」,書後有「後記」敘述本詩集作品蒐集經過、作者詩觀、詩學淵源及創作心理。同名作品〈燃燒的臉頰〉以高度超現實意象,書寫都市人的疏離與孤獨。(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讀文學」鑰匙圈組

透過作家的耕耘,臺灣文學得以在這塊土地上發芽茁壯,我們以「讀文學,成為____的人」為骨幹,分別向楊熾昌《燃燒的臉頰》、郭良蕙《心鎖》和商禽〈長頸鹿〉致敬,嘗試將作家的經典作品改寫成各種文學金句。 讀文學,讓我們在迷茫之時仰望天空的眼睛,在挫折之際依然渴望愛情;不僅為他人點亮光芒,更在孤獨中燃燒自己;縱使在歲月裡匍匐前行,也依然堅信本色的純粹;奮力撬開上鎖的心,成為臺灣最美的風景。這些字句横跨自不同的時空,被風格殊異的創作者們經驗、感受、想像、文學因此有了獨特的臉孔。希望當你盯著它看的時候,也會產生屬於自己的共鳴。

 

上一篇
雲端數位.3D文物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