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
共創文章
返回共創文章

打開一本人生的大書――訪「遠流出版社」創辦人王榮文

作者:廖淑鳳
2022/11/18
瀏覽人數:535

   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隨便拿取一個檔案夾,就是出版史的縮影。

臺灣出版史堪稱是個創意江湖,各山頭創造了各種故事,而1975年成立至今的遠流出版社,其創辦人王榮文見證了這江湖中的興衰,他從紙本、數位到空間載體的經營,以及涉獵各種多元、專業的學科,關注的就是「內容」如何創造影響力,甚至期許有朝一日臺灣也能擁有一家涵蓋作家、編輯、通路等整體產銷市場的出版中心。

 

文:廖淑鳳(特約撰述)        圖:臺文館、遠流出版社、翁浩原

 

--

「最近我在自己的臉書上,建議文化部『可願意像對待影視音一樣,為這70多年或百多年的雜誌與圖書出版產業設博物館?』」採訪伊始,遠流出版社創辦人王榮文便拋出這樣的提問,實質呼應國立臺灣文學館「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的開展—重視出版史、網羅不同年代的出版現象與風潮,才能逐步顯影臺灣文化的進步軌跡。當然,王榮文也是展覽的幕後推手之一。

 

回首來時路,開拓出版的原野

如何走上出版這條漫漫長路?故事得從王榮文遇見的兩間書店說起。1967年,北上求學的王榮文,在因緣際會下受到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系列叢書的啟蒙,其內容譯介了世界經典名著,蘊藏自由主義的思想,在尚屬戒嚴的時代,替莘莘學子開了扇面向世界的窗;此外,從衡陽街後易址、座落於峨嵋街的文星書店,亦是王榮文的啟蒙之地,作為臺灣民主化運動的推手,同時出版前衛而具啟發性的讀物,對他而言,文星不僅令他開了眼界,更影響了整世代的年輕人——而這份敬意與深情,也埋下日後他以十萬元買回文星的契機。

在學生時代,王榮文便展露了對出版編輯的濃厚興趣,並在1974年與鄧維楨、沈登恩共同創立了遠景出版社,出版了黃春明的《鑼》與《莎喲娜啦・再見》等作品,初試啼聲即創下佳績;隔年,在鄧維楨、沈登恩、吳靜吉、薇薇夫人的協助下,王榮文成立了遠流出版公司。初創時期,正好聽聞文星書店在安和路的圖書室有意轉讓的消息,於是,王榮文從遠流成立的四十萬資金中,毅然決然掏出十萬買下藏書——參考他在2008年獲頒金鼎獎特殊貢獻獎的感言:「因為我以為我買到的是對胡適對自由主義對五四思潮的一種傳承,買到的是對文星『出版原野的開拓』在地深耕的一種憧憬。」

隨著7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兩大報副刊、「五小出版社」(九歌、爾雅、純文學、大地出與洪範等5間出版社)於文壇上風風火火,遠流也不遑多讓地創造許多暢銷書,躍升為台灣出版產業的龍頭之一——直到80年代,開始流傳著「五小變成八大」的說法,王榮文解釋:「解嚴之後,1988年香港的許禮平應我們要求,成立兩岸出版交流的中介公司『問學社』,這是當時政府的規定。因此「文學五小」的五個負責人,以及『戶外生活』的陳遠建、香港問學社的許禮平,還有代表遠流的我,八個人時常在一起,所以五小就變成八大,而這略帶戲謔的詞就傳出來了。」

二十多年來在圖書市場的征戰,並未讓王榮文對「出版」的探索止步,興許是窺見數位化的浪頭翩然來到,他於2000年創立「wordpedia.com智慧藏公司」,發展線上百科全書與數位出版;並在2002年成立ScientificAmerican的中文版《科學人》雜誌,隨後在2007年投入華山文創園區的創設經營,另闢出專營會議、展覽、表演與店舖四者匯聚的這本空間大書,再度成為眾人焦點。回頭來看,從紙本到數位,從線上到實體空間,王榮文不畏嘗試,勇於挑戰各種可能性,細看他的江湖步履,儼然走成了一部臺灣出版史的微型縮影,更讓「出版」一詞擴大了詞意,增添各種可能性。

 

橫跨紙本到數位,為知識搭建平臺

一路走來,王榮文坦言出版事業並非全然順遂。早在20年前,王榮文便已瞧見數位化的商機,並出資投入數位出版與電子書的研發。然而他的腳步走得太快,而當時臺灣的閱讀習慣、軟硬體環境與付費機制皆未成熟,計畫終不敵虧損而以失敗告終。

「那時,我以為紙本要被數位取代了,所以投入很多資源做電子書。」回顧過往,王榮文笑得坦然:「數位方便,紙本溫暖,追求知識的樂趣跟需求不滅,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我應該不會看到紙本被取代,因為拿著一本書還是很快樂啊!」

在這般充滿樂觀的談話中,王榮文話鋒一轉,拋下讓人驚呼的重磅消息:「不過,我會在7月底宣布,《科學人》雜誌即將停止紙本出版。除非有奇蹟,否則12月就是結束《科學人》紙本的時間點—當然我還是期待出現新的轉型機會。」成立於1845年的ScientificAmerican,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各種科學新知,成立至今已成為全球科普雜誌具有公信力的第一品牌,2002年由遠流出版集團引入臺灣,風光上市,並連年獲得金鼎獎的肯定。

然而,成立至今屆滿20年的《科學人》,七年前因訂戶與零售量雙雙下滑,虧損逐漸擴大,「雖說紙本停刊,但我會持續付版權金,維持ScientificAmerican網路版雜誌,因為只有他們把關權威可信的科學內容。」在閱讀碎片化的時代,紙本媒體該如何轉型?好的知識內容又如何傳布到閱聽大眾眼裡?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課題。

 

打造一座出版博物館,為無名英雄留下珍貴資產

「當時買下文星圖書室後,我與詹宏志一起,依據留下的合約為基礎,把不合理的合約條件重新調整。」由於過往的出版習慣,一紙合約往往代表永久出版;然而,若是出版社倒閉,作家與版權又該何去何從?王榮文認為,為了保障作家,合約需隨時代調整,這些藏身於書後、人後的背後細節,正也意味著代出版產業一點一滴的演進。

信手拿起桌上的陳舊文件,都是與作家往來的通信,王榮文笑問:「你知道這些資料為什麼重要?因為出版社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失敗計畫。」他以手中與三毛的書信為例,當時主編的陳雨航建議,以一位當紅作家為名來辦雜誌,詹宏志認為此人選非三毛莫屬,遂擬定了完整的企劃,並由王榮文以董事長的身份親自出馬。儘管,三毛當時已和皇冠出版社合作,計畫因此胎死腹中,不過這些作家、作品背後留下的珍貴文件,卻成為事件的唯一紀錄,構成了一個「Insight Story」,令他印象深刻。

從王榮文手中展現的珍貴書信,牽引著我們感受編輯與作家之間,或許是情誼,也可能是交鋒,這些筆墨通信,成為故事、構成歷史,這也是出版產業需要有一座博物館的重要原因。事實上,王榮文對「收藏出版」的信念,尚可在2005年時「搶救蘭記書局」中看見端倪:「2005年7月初的午後,我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原來是蘭記的後代告訴我們,書店明天就要清掉。我馬上決定驅車嘉義,盡可能地保存這家1919年成立的臺灣第一家書店的文物。」搶救回來的文物,有橫跨多年的歷史出版品、各式主題的代銷書籍、圖書目錄、書店帳本、與書商的往復資料、圖章、剪報,還有包括創辦人黃松軒的蒐藏品。王榮文的親身行動,如同守門員般留住了這些珍貴文物,也留住臺灣出版產業的開發奮鬥史裡,精彩的一頁。

王榮文提醒,學院內的研究,大多只關心作品或作家本身,少有出版編輯或是產銷市場方面的討論;然而探究背後的故事,才能知曉臺灣歷史整體的構成:「我希望替這些無名英雄說話,有文學專門博物館很好,但僅有作家作品,看不到出版家的影子,那便不是完整的歷史。」深知文字是弱勢,他也希望能為圖書出版找到過去的根,釐清過去與社會的互動關係,重新脈絡化過往遭忽視的產銷觀點—對於出版,仍有太多的記憶等待挖掘,尚有太多的故事亟需採集,這些未竟之處,都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當年收購「文星書店」,裡頭也包含了當時出版社如何與作家簽署合約。

 

當年遠流曾想邀請三毛擔任雜誌總編輯,雖然最後沒成,但可以了解當時出版社、編輯,以及作家是如何溝通往來。

 

 

備註:出自《臺灣文學館通訊——閱:文學》76期。

 

瀏覽人數:535
推薦文章
標籤
我要留言
您需要登入才能留言。如尚未成為會員,請先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