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
共創文章
返回共創文章

1986年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出版緣起:聶維斌的臺灣文學調查

作者:陳柏旭
2023/12/29
瀏覽人數:151

1986年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出版緣起

聶維斌的臺灣文學調查

 

The Origin of the Public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in 1986: Neal Robbins' Investigation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文|陳柏旭.圖| Neal E. Robbins

 

說起臺灣文學的外譯,在1950、1970年代曾有過兩波系統性的計畫,分別透過美國新聞處與學者藉出版社的力量推動。不過,在此之後,還曾出現過今天臺灣文學史上名不見經傳的人士,在缺乏奧援的情況下,憑著對學習中文及對鄉土文學的一腔熱忱,以一己之力進行調查、編選、註解,讓臺灣文學作品得以進入美國的語文課堂……。

 

 

一個今天在臺灣文學史上頗為陌生的名字

 

1978年年中,大批的信函如雪花般湧入位於臺北市舟山路的臺灣大學數化宿舍,來函中不乏已位列經典作家如白先勇、朱西甯、鍾肇政、葉石濤、蔣勳、王鼎鈞,學者齊邦媛、柯慶明,乃至當時還是研究生、後來成為教授的黃毓秀、周樹華等人也在列。他們不約而同將信件寄給一個今天在臺灣文學史上頗為陌生的名字——聶維斌。

 

聶維斌何許人也?原來,聶維斌是美籍研究生Neal E. Robbins的漢名。聶氏於1954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的一個猶太家庭,祖父母是從當時屬於俄羅斯(今天則屬於烏克蘭領土)的範圍移居美國,母親的家人則於19世紀中先後從歐洲各地移民到美國。也許是移民家庭的多元文化背景,使得聶維斌從青年時期起就對異國文化抱持開放學習的態度。1972年,聶維斌前往威尼斯當交換學生。自義大利返美後,聶維斌赴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學習中文與亞洲區域研究,於1976年畢業。聶維斌在大學的期間正好是尼克森訪華後、中美關係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之際,同時也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前的最後幾年。當時,美國學生對以第三世界國家龍頭自居的中國,都深深感到好奇 。

 

由於當時中國尚未對美開放,因此,對於想進一步瞭解中國的美國學生而言,臺灣就是最可行的替代方案。大學畢業後,聶維斌於1976年前往臺灣。起初,聶維斌自費在臺灣生活,靠著教英語、擔任編輯賺取零用。第二年開始,聶維斌進入臺灣大學攻讀中國文學碩士學位,但也立即意識到中文學習的困難。同儕中,有一名來自蘇格蘭的學生,據說花了八年還無法完成學業,而過不了關的科目竟是大學部的中文課程。聶維斌也因此打了退堂鼓。不過,從這段期間留存的剪報資料來看,聶維斌相當有心地搜集了顏元叔教授在《時報週刊》上所發表「我國當前的社會寫實主義小說」系列評論。至今留存著的剪報上,都寫上滿滿的註記、注音符號與中英單字對照。

 

這種註解的方式與聶氏後來編輯出版《現代中文小說讀本》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的格式不謀而合。也許是有感於在美學習中文之困難以及臺灣文學教材之不足,在臺大就讀期間,聶維斌對鄉土文學產生興趣,遂興起編輯英文的臺灣文學讀本的念頭。因此著手開始計劃選擇讀本應當收錄的文本。

 

土法煉鋼的文學意見調查

 

不過,聶維斌並沒有藉著自己是英語母語人士之便,擅自決定收錄的文本,而是選擇尊重本地讀者的意見做問卷調查。首先,聶維斌先鎖定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作家,請他們推薦心目中的小說前十強。中文系的學生也幫忙列出文壇知名人物,乃至幫忙蒐集到地址。這份不無生澀的中文問卷是這麼開頭的:

 

我是在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念書的美國學生,我覺得西方讀「中國文學和中文」的學生雖然接觸過五四運動到一九四九年的中國文學,但大半忽略了一九四九以後的中國文學。特別是非中共的文學。我打算以編纂方式,並加註解來補充這方面的缺失,以便減少其他外國學生研習這個時期文學的困難。

 

接著,聶維斌進而將調查的範疇分為四組,包括(一)1949年後中國大陸以外短篇小說;(二)1949年後中國大陸以外「最能代表現代中國生活及思想」;(三)「以臺灣為背景且最有文學藝術價值」,以及;(四)「能幫助西方正確了解現代臺灣」。不過,在56封回函當中,許多來信並未加以區分,乾脆一併回覆心目中的短篇小說前十強,有時也會附上選擇的原因,對我們理解當時讀者的閱讀喜好,頗有史料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聶維斌廣發問卷,但問卷的回函卻未必代表普通讀者的意見。畢竟,調查的對象幾乎僅限於臺大、師大等校文學系的師生與海外學者,當中對現代文學、鄉土文學幾乎一面倒的偏好代表了學院派的傾向。幾乎沒有任何回函提及當時可能更受到廣泛閱讀的三毛、瓊瑤等作家的作品。

 

文學與新聞之間:《當代中文小說》的出版

 

1978至1979年間,聶維斌返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就讀。畢業後前往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news agency)在香港的辦事處實習,並在此結識後來結褵的蘇文瑜(Susan Daruvala)。與此同時,聶維斌繼續利用香港外國記者會(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的圖書室資源為文本作註。實習結束後繼續留在合眾國際社擔任編輯與通訊記者直到1983年。

 

同時,聶維斌也將在臺灣蒐集到的問卷以及編書進度成果初步整理為研討會論文,以〈人民的選擇:中國大陸以外的當代中文短篇小說〉(People’s Choice: Contemporary Chinese Short Stories outside Mainland China)為題,投稿到1980年現代語言學會(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的華語語言教師協會(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專場,被納入「中國文學的隱喻」小組中發表。從留存的議程來看,同場的另外三篇論文都是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由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治晚明文學的洪銘水教授主持。可以見得在當時的海外漢學研究界,現代文學的討論仍往往必須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框架中進行。

 

在這篇論文初稿中,聶維斌開宗明義點出在美的華文教學困境,「從語言教師的觀點來看,要平衡新舊,並非易事。有關新進作家的知識往往有限。而就本文探討的中文而言,諸如教科書等材料似乎落後了數十年。中國(Middle Kingdom)的語調(tongue)往往需要更新,因此永遠不足。」只不過,聶維斌當時已開始在香港工作,難以長途跋涉到美國與會,所以論文由洪銘水代為宣讀。事後,聶維斌還曾致函給當時的華語語言教師協會會長、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語言學教授薛鳳生先生詢問大會現場對他論文的反應,足見他極為重視美國學界如何看待這次文學調查。

 

在這篇論文初稿中,聶維斌開宗明義點出在美的華文教學困境,「從語言教師的觀點來看,要平衡新舊,並非易事。有關新進作家的知識往往有限。而就本文探討的中文而言,諸如教科書等材料似乎落後了數十年。中國(Middle Kingdom)的語調(tongue)往往需要更新,因此永遠不足。」只不過,聶維斌當時已開始在香港工作,難以長途跋涉到美國與會,所以論文由洪銘水代為宣讀。事後,聶維斌還曾致函給當時的華語語言教師協會會長、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語言學教授薛鳳生先生詢問大會現場對他論文的反應,足見他極為重視美國學界如何看待這次文學調查。

 

耶魯大學遠東出版社出版。最後選了張系國的〈香蕉船〉(1976)、王文興的〈黑衣〉(1964)、陳若曦的〈尹縣長〉(1974)、陳映真的〈將軍族〉(1964)等四篇。此前正是臺灣文學的外譯起步階段。在本書之前,已有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於1950年代開始的外譯計畫,齊邦媛教授於1970年推動了《中國現代文學選集:臺灣1949-1979》(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的英譯。隨後,劉紹銘教授於1976年——也就是聶維斌抵臺那一年——編輯出版《來自臺灣的中文故事:1960-1970》(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 1960-1970)一書。

 

與其他臺灣文學外譯的不同之處在於,聶維斌的讀本旨在供美國的課堂上做語言教學之用,因此並未將小說翻譯為英文,而是採取類似國內學習英文的課本格式,為中文的原文附上生字的拼音(使用當時在海外學習中文慣用的漢語拼音而非威妥瑪)與中英對照。從右翻閱本書的話,中文小說文本以豎版從右到左印刷,而從左翻閱則是作者的生平簡介與中文的單字列表。

 

此外,聶氏也視情況提供文化意涵上的註解。例如,在〈黑衣〉的「擱」一字上,聶書以英文補充道,「華人的餐桌禮儀視將合菜餐盤中的食物盛到臨座飯碗中為一種慈愛的表現。在此,此舉也是在幫助可能太年幼無法自己搆到食物的孩童。」王文興在授權作品出版的回函中,特別對聶氏的編註工作予以高度肯定:「讓我再表示一次我對譯註工作的滿意。許多編書的人只求坐享其成,借用別人的作品出一出名,以致我對目前的編書潮流感到寒心。你做的工作證明(你)十分誠懇踏實。而且兩年前說的話你都信守不移,這點也是令我至為感佩的。」從其他作家的信件中來看,他們對於自己的作品如何進入英文世界、應該使用哪一個發行的版本,都頗為審慎。

 

1986年左右,聶維斌離開了合眾國際社,在風城家鄉的羅斯福大學(Roosevelt University)擔任新聞學助理教授。1990年,聶維斌受到哥倫比亞大學母系的教授、也就是該校新聞學院院長喻德基延攬,於1991年至1993年間再度前往臺灣,在喻氏1991年創辦的臺灣大學新聞學院講授新聞學。根據臺大新聞所目前的網頁介紹,「透過當時《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先生以及該報系『美加新聞中心』主任張作錦先生等人的協助,邀請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喻德基教授,返國主持本所的創辦,擘劃出凸顯新聞傳播專業實務訓練的體制,包括專業實務師資、系統性的專業課程、以新聞作品取代傳統學術論文等重要制度。」可見臺大新聞所也意欲借重聶維斌的實務與教學經驗。

 

此後,聶維斌重操舊業,擔任《中國時報》駐倫敦/歐洲通訊記者兩年。未久,蘇文瑜取得劍橋大學東方學系的現代中國文學教職,於是夫妻倆於1995年同赴劍橋生活至今。去年起,已經退休的聶維斌進入倫敦亞非學院的臺灣研究中心攻讀碩士學位,並且計劃撰寫一本關於臺灣的專書。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本新書的問世可以為我們留下更多關於臺灣文學外譯的種種,以及編者本人的第一手見聞。

 

陳柏旭

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博士,現為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學系臺灣研究博士後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文化冷戰、全球左翼、戰後臺灣文學史等。論文、評論散見於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Chinese Literature Today、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等刊物。

 

圖說

1.1976年的聶維斌於漢聲雜誌社(Neal Robbins提供)

 

*原刊載於《臺灣文學館通訊 —— 閱:文學》79期。

 

瀏覽人數:151
推薦文章
標籤
我要留言
您需要登入才能留言。如尚未成為會員,請先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