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
-
首頁/作家平台/
林海音
返回作家平台

林海音

林海音(1918~2001)原籍台灣苗栗縣的客家人,幼年時舉家遷居北京。 北京的成長經驗,成為林海音小說《城南舊事》的重要背景來源。1948年,林海音和家人回到台灣。從1953年到1963年期間,她擔任《聯合報》副刊編輯,同時從事散文、小說、兒童文學之創作。1967年林海音創辦《純文學月刊》,隔年又成立純文學出版社。林海音的一生從事編輯、寫作、出版三項工作,從未間斷。她提攜了許多作家,對臺灣現代文學的推展,深具影響。《城南舊事》、《婚姻的故事》、《綠藻與鹹蛋》、《冬青樹》等等都是林海音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 范銘如撰 2016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地理標記
大事紀
著作資料
線上閱讀
簡報集錦
作者聲影
外譯作品
評論資料
計畫緣起
3
加入收藏

地理標記

事件群組
-
-
-

大事紀

1918

林海音(1918~2001)原籍台灣苗栗縣的客家人,幼年時舉家遷居北京。 北京的成長經驗,成為林海音小說《城南舊事》的重要背景來源。1948年,林海音和家人回到台灣。從1953年到1963年期間,她擔任《聯合報》副刊編輯,同時從事散文、小說、兒童文學之創作。1967年林海音創辦《純文學月刊》,隔年又成立純文學出版社。林海音的一生從事編輯、寫作、出版三項工作,從未間斷。她提攜了許多作家,對臺灣現代文學的推展,深具影響。《城南舊事》、《婚姻的故事》、《綠藻與鹹蛋》、《冬青樹》等等都是林海音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 范銘如撰 2016

1918

生於日本大阪。原名林含英。父林煥文(號彬南,1888-1931),苗栗頭份人。母林黃愛珍。

1921

隨父母返台。

1923

全家赴北京定居。

攝於北京。(國立臺灣文學館提供)
1925

就讀廠甸師大第一附小。

攝於北京中央公園(國立臺灣文學館提供)
1931

詩作〈獻給茶花女〉刊載於《世界畫刊》。

1931

父親病逝。

1934

就讀北平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1934

結識夏承楹(何凡)。

1937

任《世界日報》正式記者。

著作資料

全部
散文
小說
其他
兒童文學

線上閱讀

作者聲影

《回憶林海音》
國立臺灣文學館授權使用
《他們在島嶼寫作-兩地》中英文預告
目宿媒體授權使用

外譯作品

全部
德文
英文
日文
韓文
瑞典文

評論資料

全部
專書/專書論文
學位論文
期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