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文學展示/群星閃耀──美國及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特展/
創意寫作班的始祖:愛荷華寫作班
返回文學展示

群星閃耀──美國及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特展

創意寫作班的始祖:愛荷華寫作班

 作家工作坊與國際寫作計畫  新批評  臺灣作家赴美愛荷華進修一覽表  

 

 

作家工作坊與國際寫作計畫

1936年,威爾伯・施拉姆在愛荷華大學創立「作家工作坊」,希望世界各地寫作者以一年的時間,專注於翻譯與創作,並授予藝術碩士學位,以鼓勵文藝寫作者持續不輟地寫作。1941年,第一批獲得創意寫作碩士學位的學生之一保羅・安格爾接手愛荷華作家寫作坊,將其分為「新詩創作組」和「小說創作組」。值得注意的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對創意領域很感興趣,自 1944 年以來,一些小額援助、贈款已通過機構提供給個別作家和批評家。」 


1967年,安格爾與聶華苓創辦「國際寫作計畫」,更積極地向全世界各國邀請超過一千兩百位的作家前往愛荷華。美國學者艾力克・班尼特檢視安格爾捐贈給愛大的檔案後發現,愛荷華國際寫作班的創辦經費來自美國國務院、洛克斐勒基金會和亞洲基金會等非政府組織。

 


◪ 聶華苓與琦君合照,背景為美國愛荷華大學校園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聶華苓與丈夫保羅・安格爾於家中合照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照片攝於1974年,左起為:聶華苓王禎和林懷民朱西甯殷允芃

此為聶華苓自《自由中國》1960年停刊、赴美定居後,首次返臺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楊逵〈土包子放洋〉手稿,1982年
在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IWP)的邀請下,楊逵以 77 歲高齡首次赴美交流,同行有長媳蕭素梅陪伴照料。(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新批評

我在愛荷華大學接受的訓練,對我後來寫小說,及批評文章,當然有很大的影響,那就是,我對小說的藝術形式,特別重視。——歐陽子

愛荷華寫作班提倡以「新批評」(細讀)的方式分析學員的作品,而這一套文學評論方式影響後來臺港作家的創作、評論和教學。保羅・安格爾的作家創作坊教室,是在愛荷華河邊搭建的簡陋營房,在課堂上,大家熱烈討論「不具名」的學員作品,辯論熱烈,毫不留情。

 

 

 


◪《文學雜誌》第2卷第3期,1957年

1956年由夏濟安吳魯芹、劉守宜創辦,其揭櫫的「現代小說」概念,對於後來臺灣的現代主義文學發展影響甚鉅。本期主題為新批評。(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劉還月〈親炙土地・關愛文化——訪愛荷華歸來的向陽〉,1986年

刊於《臺灣文藝》99期,內容談及向陽對美國文化及國際交流的看法,並深刻體認唯有重視自己的文化,才能讓世界看到臺灣。(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楊青矗《楊青矗與國際作家對話》,1986年

敦理出版社發行。(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張香華《愛荷華詩抄》,1985年
張香華1984年與柏楊赴美參加「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後於1985年出版本書。詩人張默曾評價「從生活出發」、「挖掘新的經驗」,並能在「生活、經驗、真摯」中展示其多樣性。(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臺灣作家赴美愛荷華進修一覽表

1958年:余光中(在亞洲協會資助下,余光中赴美愛荷華大學進修,為臺灣作家中的第一人)
1963年: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葉維廉
1964年:聶華苓楊牧/葉珊
1967年:瘂弦
1968年:陳映真鄭愁予
1969年:商禽
1970年:林懷民
1971年:姚一葦
1972年:王禎和
1973年:尉天驄
1974年:敻虹
1976年:司馬桑敦
1978年:東年秦松
1979年:高準
1980年:吳晟
1981年:宋澤萊蔣勳
1982年:楊逵袁瓊瓊管管
1983年:陳映真七等生
1984年:柏楊張香華高信疆
1985年:楊青矗向陽
1986年:王拓
1987年:李昂黃凡蔣勳
1988年:季季蕭颯
1992年:蓉子羅門
1997年:張大春
2007年:駱以軍
2010年:應鳳凰
2011年:蘇偉貞
2012年:林俊穎
2013年:童偉格
2014年:陳黎
2015年:鍾文音
2016年:陳克華
2017年:顏忠賢
2018年:黃崇凱
2019年:瓦歷斯
諾幹
2022年:朱和之
2023年:陳思宏李琴峰

上一篇
美新處與《文學雜誌》、《現代文學》
下一篇
用西方的技巧・說自己的故事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