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
共創文章
返回共創文章

【臺文天文臺】許雅婷:民俗愛好者的生涯紀念——《臺灣民俗》和書名銅刻

作者:許雅婷
2021/02/20
瀏覽人數:617

that wanaka tree

(藏品/吳瀛濤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選這個藏品】

  臺灣研究在這幾年蔚為風潮,許多人都懷著飢渴,迫切想瞭解這塊土地上的民俗、傳說、妖怪等文化。吳瀛濤的《臺灣民俗》出版在1969年,即使距今有段時間了,背後的精神卻或許歷久彌新,與如今的潮流遙相呼應。

  身為作者,吳瀛濤留著好幾本《臺灣民俗》,但除了書籍本身,「臺灣民俗」的銅刻也令人感興趣。這片銅刻是凸版印刷的銅版,而凸版印刷的原理像是蓋印章一樣,製作好的印刷版上,欲印刷的圖文處是凸起的。印刷時,將那塊圖文版固定在印刷機,讓墨刷過版,再蓋壓上一枚枚的紙張,圖文便會被印刷到指定的位置上,俐落整齊。

  燙金也是運用凸版印刷的原理,只不過印刷時,版材必須均勻加熱,隔著燙金箔在書封上壓燙,如此燙金箔的顏色便會轉印過去,留下發亮的烙印。

  精裝版的《臺灣民俗》封面上,書名以及中央的小插圖都經過燙金或燙黑處理,這塊「臺灣民俗」銅刻版,或許就曾這樣碰觸過某一版次的封面們,熾熱又貼近。


that wanaka tree

(藏品/吳瀛濤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王詩琅評吳瀛濤的《臺灣民俗》時,說是「臺灣民俗的集大成。」翻開《臺灣民俗》目錄就能知道,裡頭收錄的資料豐富非常,有歲時祭儀,有婚喪禮俗,有歌謠謎語,有傳說笑話,還有種種其他,簡直是臺灣民間俗信的百科全書。但有趣的是,本書作者並不算是赫赫有名的民俗大家——吳瀛濤雖然詩名在外,但在盤點「民俗學家」時,多半不會特別算上他。這也許是因為他並未身處民俗學界之中,只能算是民俗研究的業餘個體戶。

  但也許就是因為身處非中心位置,吳瀛濤反而能透過民俗書寫,進行一次次的文化突圍。

  吳瀛濤生於日治臺灣,儘管從小受日語教育,二十三歲就開始發表日文詩作,但在戰後跨越語言一代的文人之中,他卻身懷特別的優勢:吳瀛濤在戰前就學了「國語」。吳瀛濤在1943年時曾前往香港工作,期間和當時的詩人們以文會友,程度好到已經可以發表中文詩,終戰後,甚至進到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當了一陣子通譯。在那個轉變的年代裡,如此精通多語的文人理應能迅速站穩發聲位置,吳瀛濤也正如所有心懷抱負的知識分子,在報章雜誌積極投稿詩、隨筆,也不吝發表對臺灣文化時局的評論,試圖嶄露自身才華。

  直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

  二二八事件給吳瀛濤相當大的衝擊,事件後,不曾因語言轉換而失語的詩人,卻陷入了啞然,此後數年,幾乎沒有再發表作品,要到1953年,才終於出版了詩集,重返文壇。

  雖然經歷數年空白,不過吳瀛濤並非頹然喪志。他必定經歷一番冥想整頓,心裡某些部分反應了、重組了,才得以用不畏怯的步伐重出江湖,一步步走上根植本土的詩路。

  而除了詩的創作,「民俗採集」也許同是他經年思索後,決心投身的領域。

that wanaka tree

(藏品/吳瀛濤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戰前,吳瀛濤便對民謠諺語深感興趣,到了戰後,他更有意識地投入採集,希望保存臺灣民間文化。當時,民俗研究的領域正承受新舊時代交接帶來的劇變。語言一夕轉換,去日本化、強調中華文化的論述成為主流,而政府儘管主持了一些文獻採錄工作,卻隱隱然有收編之意,要讓本省籍知識分子安於整理資料,不要批判時政。面對這個本土文化受到擠壓,生存空間逐漸流失的時代環境,曾經針砭時局的吳瀛濤不可能無所知覺,而沉潛過後的他,以務實的方式尋找著出路。

  從1958年開始,吳瀛濤在《臺灣新生報》經營〈臺灣民俗薈談〉專欄,一連載便是十多年,總數將近六百則,在一片〈錦繡河山〉、〈大陸之憶〉的方塊文字之間,硬是替本土文化佔下了一方展示版面。

1963年時,國民政府對日本宣傳的月刊《今日之中?》開辦,應龍瑛宗之邀,吳瀛濤開始協助雜誌的翻譯工作。在將中文文學作品譯為日文的同時,吳瀛濤也在雜誌上發表了不少臺灣文化的介紹文章,臺灣的民俗、民謠於是又得以面對更寬廣的方向,朝外突破界線。尤其,吳瀛濤在紀錄民間歌謠時,用了片假名標注閩南語的發音——在日語、閩南語皆受壓抑的年代裡,吳瀛濤在官方媒體裡出此一手,真可算是叛逆之舉了。

  除此之外,甚至在農業雜誌或軍方期刊裡,都能見到他的民俗短文。吳瀛濤似乎從不放過展演民俗文化的機會,而這一次次的游擊出擊,都是一次次的宣示,是吳瀛濤除了詩作之外,展現本土性格的另一種方式,更是基於土地認同而生的熱情分享。

  這多年來的點滴積累,最終才成了《臺灣民俗》一書。這本書在吳瀛濤過世前兩年出版,說是他民俗努力的成果發表之作,應該當之無愧。而王詩琅在評《臺灣民俗》時,也特別點出了吳瀛濤的本省籍身分,如今想來這個「集大成」之譽,或許隱隱秤量著書籍內容以外,屬於那個時代的包袱之重。

that wanaka tree

(藏品/吳瀛濤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民俗》在吳瀛濤心中,想必也有特別的重量,而將書名印刷版留作紀念品,也真像是民俗愛好者會有的浪漫情懷。不知道吳瀛濤是否曾將這塊銅刻拿在手上把玩?他也許曾看著銅刻,想像著這本書印刷的時刻,那時這枚銅刻曾一次次押上書的封面,就像是一次又一次對臺灣斯土表露情感的深深親吻,每一次,都留下了清晰印跡。


★作家小傳

吳瀛濤(1916-1971),臺灣臺北人,臺北商業學校畢業,臺灣商工學校北京語高等講習班第五期結業。吳瀛濤是跨越日據時代末期的本省籍重要詩人之一,吳瀛濤認為詩離不開生活,對於詩的本質上要求應該具備時代意識和批判性,創作文類以詩為主,另有小說、散文、兒童文學以及臺灣民俗相關研究等。

吳瀛濤編纂綜合記述臺灣民俗的專書,1969年出版。其編纂形式與片岡巖所編輯的《臺灣風俗志》相彷。內容涵蓋廣泛,編有20章:歲時、祭祀、家制、生育、冠、婚嫁、喪葬、俗信俗習、衣食住、工藝製造、音樂、戲劇、遊戲、猜謎、地名、民俗薈談、地方傳說、民間故事、民間笑話、山地傳說。其中有關民間文學的資料,記載於「音樂」單元中的歌謠,以及「猜謎」、「地方傳說」、「民間故事」、「民間笑話」和「山地傳說」等各章。

★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許雅婷 1991年生,臺大園藝系研究所畢業,現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地縛靈兼打雜工,平常用青悠這個名字走跳。《唯妖論》、《城市邊陲的遁逃者》、《尋妖誌》的共同作者之一,曾獲時報文學獎小品文獎。

瀏覽人數:617
推薦文章
標籤
我要留言
您需要登入才能留言。如尚未成為會員,請先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