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魔幻鯤島・妖鬼奇譚──臺灣鬼怪文學特展

當代鬼怪的進化論

後現代的鬼怪混搭華麗島的妖鬼踏查本土妖怪的嶄新創作妖鬼魔怪VS.多媒體藝術

流傳數百年的鬼怪故事,是臺灣悠長歷史中引人遐想的奇妙軼聞,更象徵在地文化的黑暗結晶。當這些不可思議的故事繼續流傳於當代,也成為文學創作時,極為重要的奇幻元素,豐富了臺灣文學的幻想性質。

戰後,因為全球化的影響,外國文化中的鬼怪傳說滲透進臺灣,鬼怪故事因此充滿多元形象,呈現混搭風格,並且在消費主義的潮流中,具備商品化的傾向。

八〇年代末期開始的本土化運動,也促成創作者、學者開始回頭觀視臺灣歷史、民俗上的鬼怪文化,並且進行古文獻中鬼怪紀錄的整理與辨認。除此之外,在文學創作上,也在歷史小說、通俗小說的文類,逐步擴展臺灣鬼怪妖異的奇幻潛力。尤其與繪畫、音樂、影像……等等多媒體藝術進行跨界合作,展現臺灣妖鬼的多元性。
 


 


    後現代的鬼怪混搭

戰後,司馬中原承繼聊齋傳統,引起說鬼故事的流行,例如「軍中鬼故事」在1990年代蔚為風潮。孫叔叔說鬼故事系列改編中國、世界鬼故事也成為七年級的童年回憶。

除了中國傳統影響之外,經由大眾文化的滲透,來自西洋、日本的鬼故事傳統也影響著臺灣鬼怪文學創作。在1960年代時,西洋哥德小說開始譯介入臺灣,直到1980至90年代大量翻譯的哥德羅曼史,加上以希區考克為首的驚悚電影,使得西方恐怖的風格深入人心。日本漫畫於1970年代大舉佔據臺灣的閱讀市場,其中恐怖漫畫即為一大重要分支。以及1990年代引入臺灣的日本怪談作品,透過類型小說及電影方式讓臺灣觀眾享受驚嚇的快感,也使日本鬼怪文化隨之影響臺灣創作。值得一提的是,來自香港的恐怖電影也在1980年代開始流行,殭屍、鬼新娘等等獨特風格形成另類次文化色彩。

如今在通俗化、消費主義的潮流之下,鬼怪故事也經由兒童書籍、便利書的形式來發展勢力版圖,不只拓展更多讀者群,也具備商品化的明顯傾向。

 

▶︎ 司馬中原《醫院鬼話》|皇冠,1994。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司馬中原捐贈

司馬中原(1933-),籍貫江蘇淮陰,參與國共內戰後,隨國軍遷徙來臺,1962年退役後,專事寫作,書寫範圍包含懷鄉、武俠、鬼怪故事,尤以鄉野鬼故事為人熟知。在八〇年代,司馬中原陸續出版「收鬼錄」系列,包含《鬼話》(1988)、《吸血的殭屍》(1989)、《藏魂罈子》(1990)等書,並且主持「午夜奇譚」的廣播劇,塑造出「司馬中原講鬼」的強烈形象。陳國偉評論於七〇年代創作的《荒鄉異聞》等書,觀察到他試圖在「傳奇」與「恐怖小說」之間尋找平衡,認為這是「臺灣恐怖小說的發軔」。司馬中原在1994年出版的《醫院鬼話》,則以醫院作為故事場景,投射出現代人對於死亡恐懼的心理反應。

 

 

▶︎ 蝴蝶《禁咒師》卷一|雅書堂文化,2016年二版ㄧ刷。

蝴蝶(1968-),又稱「Seba」,小說家,在九〇年代崛起於網路。創作初期的題材為都會女性故事,在2002年專職寫作之後,開始撰寫靈異小說,字裡行間展現殘酷風格,橫跨奇幻、武俠、恐怖等類型文學。

 

 

▶︎ Div《地獄列車》|春天出版國際,2012年初版四十一刷。

Div(1978-),小說家,風格橫跨奇幻、恐怖類型。2005年,Div在明日工作室經營的「明日便日書」的系列中,撰寫《抽鬼》一書。書中結合校園傳說與神祕死亡事件,劇情曲折離奇,是校園恐怖小說的經典作品。此後,Div便著力發展恐怖、靈異相關的故事。

 

 

▶︎ 笭菁《返校》|尖端,2017。

笭菁,小說家,擅長靈異、恐怖故事,在「明日便利書」嶄露頭角,以外國恐怖地點為題材的「異遊鬼簿」聞名,之後在奇幻基地出版社發行「都市傳說」系列,在春天出版社發行「惡童書」系列,引起極大迴響。笭菁在2017年與赤燭文化合作,以遊戲《返校》的情節為主幹,出版《返校:惡夢再續》。



 


    華麗島的妖鬼踏查

近年來,臺灣興起研究妖怪鬼神的風潮,許多學者、創作者將目光聚集於本島的妖鬼文化,致力搜尋以往躲藏在暗處的鬼怪歷史,並且以當代視角重新檢視。例如,《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考察臺灣魔神仔的信仰、《唯妖論》考察在地文化的妖鬼傳聞、《妖怪臺灣》爬梳古文獻中曾出現過的妖鬼蹤跡。

在這一波妖鬼踏查的熱潮中,研究者不只承襲日治時期的民俗學、人類學研究,更將目光集中於本土妖怪的生成與傳述過程。藉由文獻資料的梳理,重新回顧數百年之間的臺灣妖鬼文化脈絡,並且結合實地田野訪查的資料,以嶄新的眼光來建構出臺灣妖鬼世界的系譜。

 

▶︎ 林美容、李家愷《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五南,2018年初版四刷。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林美容(1952-),文化人類學家,現任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中研院研究員,2014年與李家愷合寫《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此書是臺灣魔神仔研究的第一本專書,同時也是近代臺灣妖怪學術研究之先聲,首度以嚴謹的科學方法建構在地妖鬼文化的理論。

書中的妖怪資料,不只以日治時期的報章文獻為基礎,更在臺灣各地展開廣泛的口訪調查,並且輔以在福建收集到的傳說故事,作為主要的田野材料,加以論證魔神仔故事的起源與流傳過程。根據文獻與田野資料,推論魔神仔傳說是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的集體無意識迸發而出的妖異經驗,當代社會之所以流行此傳說,其文化功用是用來「提醒」人類與大自然的共生關係。

 

 

▶︎ 行人文化實驗室《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行人,2015。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行人出版社成立於1998年,後更名為「行人文化實驗室」,致力於文創發展,並開發多元型態的書籍企劃,《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因應而生,為臺灣新世紀的妖怪研究風潮的先驅之一。臺灣妖怪以往在古書文獻中多有紀錄,但並未被重視,此書的研究視角跳脫臺灣民俗單以「鬼」詮釋靈異故事的脈絡,首次以更廣義的「妖怪」來觀看臺灣獨特的怪譚脈絡。

 

 

▶︎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唯妖論》|奇異果文創,2017年初版四刷。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成員來自政大、臺大的奇幻社,包含瀟湘神(羅傳樵)、高珮芸、青悠(許雅婷)等人,以「城市還魂」的概念為核心而聚集,致力於臺灣神怪考察、實境遊戲設計。其著作《臺北城裡妖魔跋扈》(2015)首次將臺灣民俗結合城市歷史,創造出妖異的臺灣平行時空故事。2016年發表臺灣神怪文化考察書《唯妖論》,並在2017年發起臺灣妖怪踏查計畫《尋妖誌》。

 

 

▶︎ 何敬堯《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聯經,2017。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何敬堯(1985-),畢業於臺大外文系、清大臺文所,著有《怪物們的迷宮》(2016)、《妖怪鳴歌錄Formosa》(2018)。近年致力採集臺灣鄉野奇譚,此書摘錄臺灣於1624-1945年之間的數百本古書中的妖怪文獻資料,企圖以歷史學、民俗學的視角建構臺灣妖怪史,提出「妖怪」一詞可以容納「妖精、鬼魅、神靈、怪譚」的文化脈絡,羅列出兩百二十九種妖鬼神的故事。摘選文獻包含十七世紀以來的西方人紀錄、清朝時代的文人筆記與方志書、日治時期的民俗調查與報章雜誌、原住民神話傳說。作者在序言中說明,希望藉由此書促進大眾對於臺灣妖怪的「再想像」與「再創造」。

 

 

▶︎ 林美容《台灣鬼仔古》|月熊出版,2017。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林美容(1952-),文化人類學家,臺灣文史與宗教研究者。林美容研究魔神仔傳說的過程中,在臺灣各地展開長期的田野口訪調查,雖然目標是想採錄魔神仔的精怪故事,但同時也聽聞諸多泛指鬼類的「鬼仔古」(臺灣台語的「鬼故事」之義),因此集錄成《台灣鬼仔古》。



 


    本土妖怪的嶄新創作

在本土化的風潮中,以獨特的臺灣妖怪來進行書寫,是當代創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

純文學領域,王家祥以歷史小說的基底,開創妖鬼元素的嶄新應用。甘耀明與連明偉也以地方奇譚,鋪寫鄉野記憶。在大眾文學的領域上,諸多通俗作家書寫在地文化時,經常將臺灣獨特的妖鬼奇譚放入作品之中。例如,星子便試圖將本土民俗與奇幻小說進行融合。並且,原住民作家也將魔怪、巫術等等魔幻元素,融入於小說之中,洋溢原住民文學的獨特氛圍。

除此之外,新世代的妖怪文學,也開始進行跨領域的合作。例如,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說妖》,不只有小說作品,更以「桌上遊戲」的通俗形式與大眾接軌。何敬堯的《妖怪鳴歌錄Formosa》,則是小說與音樂的跨界合作,後來也改編為手機遊戲。

 

▶︎ 王家祥《魔神仔》|玉山社,2002。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王家祥(1966-),高雄岡山人,筆名雲水、李詳,小說家、自然散文作家,並從事臺灣保育工作。著有《文明荒野》(1990)、《自然禱告者》(1992)等書,倡導生態環保概念,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九〇年代陸續出版數本歷史小說《小矮人之謎》(1996)、《倒風內海》(1997)、《魔神仔》(2002)等書,揉合臺灣歷史文化、傳說故事,其歷史創作聚焦於鄉土議題與生態環保。此書的創作,立基於臺灣史前矮黑人歷史的想像,虛構出矮黑人族的文化興衰史。

 

 

▶︎ 甘耀明《殺鬼》|寶瓶文化,2009。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甘耀明(1972-),小說家,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所碩士,現為兒童創意作文班教師。因從小在苗栗家鄉聽聞諸多鄉土野談、家族史話,其作品融入濃厚的客家文化,講述關於鬼神、信仰、傳說等等客家民俗。最大特色便是擅長使用譬喻法、轉化法等等修辭,讓小說充滿爆炸性的戲劇張力,歷史小說《殺鬼》便以奇特的「魔幻寫實技法」寫成,描述日治時期關牛窩中天生神力的少年「帕」的命運,及村裡客人、閩人、原住民的斷代歷史。

 

 

▶︎ 連明偉《青蚨子》|印刻文學,2016。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連明偉(1983-),小說家,畢業於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所,作品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林榮三文學獎。曾任職菲律賓尚愛中學華文教師,將異地見聞濃縮為成長小說《番茄街游擊戰》(2015)。以充滿魔幻奇想的鄉野傳說和村閭閒話,撰寫出富含鄉土特色的《青蚨子》,書中藉由孩童與成人互相穿插的觀點來審視故鄉傳統與生死議題。

 

 

▶︎ 乜寇・索克魯曼《東谷沙飛傳奇》|印刻出版,2008。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乜寇・索克魯曼(1975-),漢名全振榮,布農族人,出生於南投縣望鄉部落,畢業後回鄉創建高山嚮導聯盟,推動部落高山生態旅遊產業。乜寇在2008年出版以布農族神話中的大洪水傳說為基底的《東谷沙飛傳奇》,作者曾言撰寫起因是受到托爾金《魔戒》的影響,想以奇幻小說的形式述說己身的部落經驗。其故事背景「東谷沙飛」(Tongku-Saveq),即是臺灣第一高峰玉山主峰的布農語音譯。

 

 

▶︎ Nakao Eki Pacidal《絕島之咒:台灣原住民族當代傳說|第一部》|前衛,2014。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Nakao Eki Pacidal,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荷蘭萊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定居荷蘭,從事研究、翻譯及跨國原住民族運動。Nakao在2014年出版的《絕島之咒》,以「咒」為名,一開始先鋪陳鄒族洪水神話,以此為線索,一名布農族人前往天湖調查,卻意外死亡。藉由這樁死亡案件起頭,描述數名原住民青年尋找詛咒的存在,並且將之化解、與之共存的過程。

 

 

▶︎ 巴代《斯卡羅人:檳榔陶珠小女巫》|耶魯國際文化,2009。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巴代(1962-),漢名林二郎,臺東縣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人,其作品《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榮獲2008年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巴代的創作,以歷史小說為主,探索歷史情境下的卑南族文化情境,作品經常將史實融合傳說、神話。2009年出版的《斯卡羅人》則以大巴六九巫女絲布伊為主角,描述卑南族巫術、遷徙史的奇幻歷史小說。

 

 

▶︎ 星子《太歲》|蓋亞文化,2009年初版二刷。

星子(1979-),本名嚴拱銘,小說家,創作類型包含奇幻、靈異、恐怖故事。星子於2003年開始撰寫網路小說《太歲》,便以台灣民間傳統信仰為題材,敘述天上的「太歲鼎」崩壞之後,神仙墮落為邪神,精怪化為惡煞的故事。

 

 

▶︎ 紀羽綾《林投記》|磐石文誌,2015。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紀羽綾(1979-),曾以長篇小說《天使守護的城市》(2010)入圍第一屆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2015年出版的《林投記》,取材自臺南的民間故事「林投姐」,故事表面講述厲鬼索命,實際上則是土地徵收議題的深入思考,2017年被公視改編為影視作品。

 

 

▶︎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說妖》卷一|蓋亞文化,2017。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長期耕耘臺灣民俗、歷史與妖怪議題,希望能以娛樂性故事、實境遊戲,將現代人與失落的臺灣歷史進行連繫。秉持這個理念,他們在2017年創造出「說妖」的世界觀,並陸續推出桌上遊戲與小說作品。本書結合臺灣妖怪、解謎與時事,執筆作者為小波(楊海彥)、清翔(楊昀)、長安(謝宜安)、瀟湘神(羅傳樵)。

 

 

▶︎ 何敬堯《妖怪鳴歌錄Formosa:唱遊曲》|九歌,2018。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何敬堯(1985-),創作包含奇幻小說、歷史考察,致力於研究臺灣妖怪傳說,以奇幻小說的筆法寫成《妖怪鳴歌錄Formosa》,此書是臺灣妖怪與音樂界的跨界合作,不只呈現奇幻冒險劇情,並與音樂家邱盛揚共同譜寫妖怪歌曲,2018年也改編為手機遊戲。



 


    妖鬼魔怪VS.多媒體藝術

鬼怪故事的改編,並非新時代的產物,如歷史悠久的林投姐傳說,早在1956年便已改編成電影,其後1979年、1988年又各重新改編一次,足見其如何深植人心;在八〇年代嬰靈傳說盛行後,1989年也出現以嬰靈為題材的電影。

古典的鬼怪傳說,本就是很好的恐怖電影取經之處,直至近幾年也如此,如2015年、2017年上映的《紅衣小女孩》。新世代的妖魔鬼怪,經由多媒體藝術的詮釋,更有了五花八門的多元樣貌。

無論是插畫或漫畫,創作者開始以臺灣鬼怪傳說為材料,透過圖像說自己土地的故事;而遊戲方面,無論是桌上遊戲、電腦遊戲、手機遊戲,都各自以臺灣鬼怪為題材,轉化為娛樂元素;音樂方面,改編鬼怪故事早有閃靈樂團《永劫輪迴》之先聲,隨著近幾年的臺灣妖怪風潮興起,以妖魔為題材的音樂作品也逐漸浮現。

上一篇
鬼怪文學的起源與擴展
下一篇
臺灣鬼怪文學年表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