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逆旅.一九四九──臺灣戰後移民文學展

異鄉變家鄉(4)

我們(WOMEN)的故事流動的鄉愁

 

展板4-1

我們(WOMEN)的故事

一九四九年大逃難期間,大多數的士兵都無法攜家帶眷來臺灣,僅有少數條件較好、比較幸運的家庭可以在臺灣團圓(或大陳義胞等全島遷臺的家庭),因此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根據一九六六年統計,當時的戰後移民的男女比高達1.63:1。
政府開放士官兵結婚之後,不少士官兵會跟本省閩客族群的女性結婚,跨族群的婚姻,也為臺灣社會帶來不少文化衝擊。特別是本省女性,由於本省人的宗親關係非常穩定,傳統家族普遍都有幾十名成員,相對於戰後移民組成的核心家庭(夫婦與小孩),本省女性必須適應兩種截然不同的族群文化,甚至要承擔雙重的刻板印象,或許多有辛酸難言之處。
我們(WOMEN)的故事,無論是在戰亂中輾轉流亡來臺的戰後移民女性、嫁到眷村努力適應外省文化的閩客女性、還是因貧窮而與老兵結婚相互扶持的原住民女性。這些媽媽們,都是撐起戰後移民家庭最重要的一群人;卻也是大時代裡,最常被遺忘的一群人。

 

展板4-2

「番婆」、「山地人」早已是母親習以為常的稱呼,儘管與父親語言不通、習慣不同,但是為了尚在襁褓的小女兒們,母親仍是咬著牙撐過在眷村中最難過的頭幾年;慢慢地,濃厚的外省腔她聽得懂了,滿是辣椒、大蒜的菜她也吃得下了,彷彿一切都可以習慣了,但是村子裡有色的眼光仍像母親身上排灣族的膚色一樣,怎麼努力也洗不掉。黑色的眼光不但照射在母親的身上,也同時投射在我們幾個小孩的童年印象裡,「山地人的小孩會吃人喔!」的謠言,不斷重複地出現在我黑色的童年裡。保護子女應該都是人的天性吧!儘管別人如何地污蔑母親,她卻不允許她的孩子受到一絲委屈,在幾次我與妹妹帶傷回家之後,母親便嚴格的禁止我們再與眷村的孩子玩耍,也不只一次的諄諄告誡身為長女的我,要確實盡到保護妹妹安全的責任,雖然如此,我們卻仍是不時帶著傷回家,在每次母親為我們包紮傷口的同時,我也看到母親的眼淚落下。

利格拉樂・阿𡠄《祖靈遺忘的孩子》〈眷村歲月的母親〉(2015)

利格拉樂・阿𡠄的父親是戰後移民,遭白色恐怖所迫害;母親是原住民,因為膚色而受到臺灣社會的歧視。她從小在眷村被當成「番仔」,在部落卻又被當成「平地人」,承受著多重的歧視與認同難題。利格拉樂・阿𡠄以自身經驗,說出臺灣歷史這一段糾結難解的悲劇。

 

展板4-3

卡門,這個士官與山地少女的獨生女,從小以後就背負著雙重的自卑感。他知道平地人背地稱她為番仔,她母親的族人很多被賣到平地。她在花蓮住的士官眷舍,屋簷低矮,讓她難以抬頭。她粗壯的父親為大官開車,供人使喚。七歲那年,她那比父親年輕二十歲的母親跟一個外鄉人跑了,從此再無音訊。父親為此開始酗酒,但每次爛醉發酒瘋時,哭喚的不是她的母親,卻是在湖南家鄉,來台前先娶的另一個妻子的名字。

孫瑋芒〈卡門在臺灣〉(1995)

許多經濟條件不好的戰後移民,只能透過仲介,花錢迎娶弱勢的原住民女性、或者與有身心障礙的女性結婚。這些嫁給戰後移民的婦女,除了要面對語言文化截然不同的丈夫之外,還必須生兒育女、操持家中所有事務,更被迫概括承受社會上的族群與階級歧視。孫瑋芒描述卡門的父親始終掛念著「家鄉的妻子」,是否也是妻子崩潰逃離的原因之一?

 

 

母親是個敏感又熱情的人。外婆過世得早,在戰火蔓延整個中國大陸之際,外公眼看時局不穩,囑咐母親去尋找戰場中的未婚夫,只有依隨丈夫才有未來可言。於是,母親拎著簡單行李告別外公後,隻身在煙硝彈雨中走遍大江南北,終於尋得父親,並在破瓦頹垣的營房裡草草舉行了簡陋寒酸的戰地婚禮。

崔翔雲〈繁花正盛,怎懂離枝痛〉(2010)

 

展板4-4

什麼時候開始,那種連幢平房成為妨礙都市現代化的毒瘤,七〇年代傳出改建合建重建措詞不一,但結果是全指向——你們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再屹立不搖的戲碼,也有下臺的一天。最好別頑抗,眷村流傳著一些耳語,不同意改建的強悍老娘們大剌剌跨在村口等上頭派人解決,來了輛吉普車,「來將」下車,「二毛?」此起彼落的聲浪:「這娃娃穿開襠褲我就認識了,今天居然要來砸老娘的家!」一巴掌就往頭皮搧去:「窩裡反啊?不認人了?替你去世的媽教訓教訓你!」挨了白挨。誰教以前他媽揍人時,「老娘」來拉過。

蘇偉貞〈眷村的盡頭〉(2004)

 

從小聽母親說她們江西有句土話:「女兒聽說回娘家腳打連踏,說到回婆家腳爬沙。」這或許是所有嫁出去女兒的心聲吧!但是她卻從十四歲躲日本鬼子開始,就再也沒有腳打連踏的機會了,故鄉成為她午夜夢迴、淚濕枕巾才能重溫舊夢的地方。

畢珍麗〈貴溪〉(2004)

外台會出版,趙慶華主編的《混搭:我們(Women)的故事》,以工作坊的形式,鼓勵婦女們透過書寫的方式,回憶並紀錄大時代下女性與家族的故事。相對於國仇家恨、以男性為主的「宏大敘事」,陰性書寫呈現了婦女們堅毅與脆弱並存的真實面貌。溫暖及真摯的筆觸,也更能促進族群間的對話與理解。

 

 

  書籍 26

  書籍 27

  書籍 28

  書籍 29

 


展板4-5

流動的鄉愁

中國的南肴北菜,時常穿梭交織在戰後移民文學裡,朱天心在〈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誇張描繪出,眷村人憑著打嗝的氣味,就可以辨別出每個鄰居背後代表的省籍文化。而陳黎〈魯豫小喫〉中,則是訴說戰後移民家庭的複雜身世,動靜悲喜,都融化在一碗冒著熱氣的大滷麵裡,既單純,又無比深沈。
戰後移民的鄉愁,建立在對於食物的味覺記憶之上。透過日常的烹調行為,移民們渴望的不僅是重現家鄉味,也是召喚著原鄉的認同,甚至是創造出了一套新的文化想像。所以,食物不再只是食物,而是具有豐富政治隱喻的投射之物,訴說著戰後移民對於過去生活的眷戀之外,也是與臺灣本地社會既衝突又融合的情境縮影。

做小籠包子的這位師傅,是山東大漢,十足表現了他那籍貫的傳統性格。個子大,勁頭兒足,耍在他手裡的那塊發麵,總有十幾斤吧,他把它放在案板上,翻過來掉過去地揉它、拍它,叭叭叭的,那塊麵,就像一個白胖女人的肉體在挨揍。小籠屜疊了十幾層高,層層冒著熱氣。他不像蟹殼黃那樣怕熏,熱煙直向他只穿著一件線背心的胸脯上吹,也不當回事。

林海音〈蟹殼黃〉(1957)

 

展板4-6

多想念與他們一起廝混扭打時的體溫汗臭,乃至中飯吃得太飽所發自肺腑打的嗝味兒,江西人的阿丁嗝味其實比四川人的培培要辛辣得多,浙江人的汪家小孩總是臭哄哄的糟白魚、蒸臭豆腐味,廣東人雅雅和她哥哥們總是粥的酸酵味,很奇怪他們都絕口不說「稀飯」而說粥,愛吃「廣柑」就是柳丁。更不要說張家莫家小孩山東人的臭蒜臭大蔥和各種臭蘸醬的味道,孫家的北平媽媽會做各種麵食點心,他們家的小孩在外遊蕩總人手一種吃食,那個麵香真引人發狂……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1991)

 

 

盧先生的菜裡,我總要加些料;牛肉是腱子肉,豬肉都是瘦的。一個禮拜我總要下一次廚,做碗冒熱米粉:滷牛肝、百葉肚、香菜麻油一澆,撒一把油炸花生米,熱騰騰的端出來,我敢說,臺北還找不到第二家呢。

白先勇〈花橋榮記〉(1971)

 

做蔥油雞的好看在最後。蒸好、剁好的白斬雞齊齊整整地排在大盤子裡,上頭鋪滿細蔥絲,蒸出來的雞汁另外在小鍋裡煮滾了,刷的一下淋在雞肉上,蔥絲立即被燙軟了,噴出香氣。媽媽會把雞汁過出來,再煮滾了,再澆,如此三次,不多不少。然後小鍋裡放三大匙油,用大火煮滾了,把滾燙的油刷的一聲澆在雞肉上,油亮亮的噴香,這才上桌。

丁凡〈母親的廚房〉(2004)

 

展板4-7

魯是山東,豫是河南
濱海的中學
地理課本上這麼說
像他們的國文老師綦書晉
來自山東青島
像他們的歷史老師鄭中鼎
來自河南鄭縣

五塊錢一碗的大滷麵片
一片片拼起來,比教室裡
中華民國的地圖還大塊
喧騰的熱氣溢出碗外
掩蓋了我整付眼鏡
以及眼鏡外,濤聲迴旋的
太平洋的冬日

精忠七村,影劇四村,大陳一村的
伯伯們走進這
朦朧的鄉愁中取暖
他們的阿美族鄰居
他們的泰雅族妻子
他們說台灣國語的兒子——正把辣椒
加進麵中的我們的同學

陳黎〈魯豫小喫〉(1970)

 

不曉得媽媽是否依然活著                   
不知道她是否依舊咳嗽
在如此寒冷的凌晨時候
公雞叫過頭遍
媽媽便已起身了 她作
她有一雙和豆腐肉丸一樣
白裡泛紅而蒼老的手

如果咳嗽 她也會忍住
忍得了咳嗽就禁不住手抖
豆腐湯丸就會跌進湯鍋裡
靜夜中聲音傳進臥室來
也傳來爐火的溫暖
我總是瞪著屋頂的黑暗
直到雞叫二遍的時候

商禽〈豆腐湯丸〉(1971)

 

展板4-8

春天有粉蒸肉,粉蒸肉是家鄉名菜,只要是湖北人大概都知道這道菜。我最愛吃的是墊在肉下的材料,因季節不同而改變,有去皮去子的南瓜、蕃薯、馬鈴薯、莧菜、菠菜、茼蒿菜等。那些易出水的青菜,媽媽也不知用什麼方法,先將水給去除後,拌上蒸肉粉擺在底下,放入蒸籠;蒸好以後,那些墊底的蒸菜常常都是先吃完的,剩下的肉,媽媽也有辦法讓它很快地被掃光。第二天,她會用小火慢慢地把肉煎得焦焦的,肥油被煎出來以後,吃起來一點也不膩,所以很快就能讓我們搶著下肚。

周蘭新〈四季之味〉(2004)

 

去年雙十節在臺北,有人介紹東門福利中心餐廳對門,有一家鼎泰堂吃蟹黃湯包(原來是油行,現在做起了麵點生意來了)。他家既賣粽子鬆糕,又賣油豆腐細粉餛飩湯包等等,這些麵點不過爾爾,並無特色,所做蟹黃湯包每籠十隻,售價五十元,雖然價不算廉,可是包子非常地道,蟹七肉三,毫不偷工減料,可惜蟹黃略少,因為所用蟹肉是石門水庫豢養的河蟹,自然沒辦法跟大陸湖蟹相比啦,不過此時此地能有這樣的螃蟹吃,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唐魯孫《故園情(下)》〈北平・上海・臺灣的包子〉(1957)

 

 

  書籍 30


  書籍 31

  書籍 32

  書籍 33

 

前往分區(5)→因為書寫,不致遺忘 

上一篇
唐山在臺灣(3)
下一篇
因為書寫,不致遺忘(5)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