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
共創文章
返回共創文章

創意不是腦袋上突然冒出的燈泡――發想「餐桌上的文學」二三事

作者:林阿炮
2023/01/05
瀏覽人數:358

 

 

文:林阿炮(專案總策劃)圖:臺文館

 

前言:

今年度國立臺灣文學館「餐桌上的文學」,邀請林阿炮擔任總諮詢/顧問,推出「食秋,流連蔬適圈」與「文・學・咖」兩項企劃。林阿炮分享取材自「飲食文學」、「非飲食文學」的差異,並回顧發想、構思與執行過程,傳達「創造力與其說是產生新事物,不如說是將已存在腦子裡的資訊進行新的連結」。

 

 

今年度「餐桌上的文學」計畫,臺文館在所有提案最終採納了三種,並將豆腐漢堡(雅舍小堡)、紅蘿蔔蛋糕(紅色珠寶盒)組合為一主餐一甜點的套餐,定名「食秋,流連蔬適圈」;而另一有關文學咖啡的提案,幾經調整,最終確定為由四位日治作家作品所發想的「文・學・咖」。

 

文學飲食 = 飲食文學?

 

欲討論這些提案的構思規劃,首先值得釐清的是,或許由於今年度文本擇取的關係,不少人在想像上容易把「餐桌上的文學」與「飲食文學」直接畫上等號,但其實將文學作品、史料或館藏加值應用為「文學飲食」,卻未必一定要與「飲食文學」有關。就以今年度的「蔬適圈」、「文・學・咖」為例,前者確實是發想自梁實秋《雅舍談吃》、蔡珠兒《紅燜廚娘》等飲食文學,但後者的四款咖啡,則取材於日治時期作家的小說或歌詩,皆非飲食之作;此外,如前年「餐桌上的文學」計畫所端出的法式甜點,乃脫胎於「風車詩社」同名詩刊第3號,亦與飲食文學無涉。

 

這兩種發想或取材的路徑,都有它們各自需要面對的課題:由非飲食文學出發,揮灑創意和聯想的空間或許較大,但文學作品與飲食成品之間的縫隙也較寬廣,有待綿密的論述去填補織就 —— 如「文・學・咖」向翁鬧〈天亮前的戀愛故事〉致敬,所凝結出的文學風味「愛欲的酸甜泛苦,整夜不眠的後勁」,是否足夠貼合作家作品精神?咖啡師拼配的綜合豆風味,又能否精準呈現?都是需要考慮與調整。而取材自飲食文學者,由於篇章經常已指涉某飲食、菜式或食材,優勢在於方便聚焦、收攏提案,且成品易收象徵資本之效(如蔡珠兒的紅蘿蔔蛋糕);但必須考量的是,除非該飲食現今已罕見甚至失傳,否則僅僅是重現文本中的食物,其實甚為乏味也無意義,它需要更多的創意巧思(俗稱的哏、梗)去鋪設串聯。此外,有些飲食書寫專注於描繪食物本身的味道、典故、烹飪手法或介紹知名店家,近似食譜或觀光導覽,「文學」成分較為稀薄,就「餐桌上的文學」計畫之特性而言,那也是在文本選擇上會避免的。

 

落實到提案的發想,我始終相信創意是不會憑空而來的,在「蔬適圈」方面,其構思基礎仍是來自於個人的閱讀和飲食經驗:在尚未接觸梁實秋與蔡珠兒的作品以前,我已品嚐過豆腐漢堡、紅蘿蔔蛋糕,當時印象並不理想,該漢堡的豆腐排使用嫩豆腐,除了軟爛易碎外,外層醬汁與豆腐也兩相分離、各行其是;而紅蘿蔔蛋糕確有樸素溫暖的田園風格,但缺點是過於乾澀粗粕。是以日後閱讀到蔡珠兒書寫其蛋糕為「豐潤厚實」、「不像一般的粗淡甜膩」時,便覺得既親切又無比嚮往。我一直在追尋美好的豆腐漢堡與紅蘿蔔蛋糕。

 

從發想變成可以吃的文學

 

接下「餐桌上的文學」計畫後,我首先設定的幾項前提為要符合臺灣文學館的需求取材由臺灣文學作品、史料或館藏出發;接近合作餐廳 Minimou Brunch 現有菜單的性質;以及推出可長期販賣、長效性的餐點商品。

 

在符合前提且依據經驗下,紅蘿蔔蛋糕是其中比較早確立的企劃,因為那即是蔡珠兒《紅燜廚娘》的名篇,對象明確且情緒飽滿,指向人世間難解的習題。它需要斟酌的並非製作蛋糕本身,而是有無消費作家私密情感的疑慮?爾後在臺文館人員的聯繫下,蔡珠兒欣然同意且大方提供其配方,使我與合作餐廳得以於其上進行巧思設計。

 

而豆腐漢堡亦是來自飲食與閱讀經驗,過往研究使我知曉梁實秋對於西方飲食(尤其三明治、漢堡等速食)並無排斥態度,這在同時代遷臺作家裡可說是絕無僅有、相當特殊,故決定將〈「麥當勞」〉及〈豆腐〉兩篇章連結而推出豆腐漢堡。此項企劃的關鍵課題是在其中漢堡/豆腐排的選材和處理,我的原初發想係使用整塊老豆腐,沾上蛋液煎製烹調為「鍋塌豆腐」;但 Minimou 餐廳於試作時便發現,即使是老豆腐依然富含水份,不易調理及調味,故最終調整為「豆腐搗成泥」、實以(未來)肉的「羅漢豆腐」方式製作。由此可知在「創意」提出之後,後續的琢磨與測試也非常重要。

 

文學與咖啡風味

 

另外,在「文・學・咖」方面,合作的對象為歐舍咖啡(ORSiRCOFFEE)。其與「蔬適圈」比起來相對單純,並非全新的發想,而是在臺文館「文學摘句」計畫上再行構思文學咖啡,可謂「文學加值應用的加值應用」。

 

我們擇取四位日治時期作家作品 —— 讀文學成為一心只想談戀愛的人(翁鬧)、讀文學成為本色無垢的人(石中英)、讀文學成做咱臺灣上媠ê人(蔡培火、林氏好)、讀文學成為燃燒孤獨的人(楊熾昌)—— 進行發想。事實上作家的背景、寫作風格皆有特色,聯想咖啡風味並不難,困難的是一盒商品中將有四款咖啡存在,其彼此味道須有明確區隔 —— 這真是不執行不會知曉的實務課題;而在幾番修正、試飲、微調之後,四種路線逐步確立。再者,由於此為臺文館企劃,當時的館長蘇碩斌提議應於一般常見的咖啡風味描述外,特別打造結合文本的「文學風味」,故現今成品方有向〈咱臺灣〉致敬的「篳路藍縷的苦盡回甘」、向《燃燒的臉頰》致敬的「熱鬧而朦朧的暖甜」等標示;甚至「文・學・咖」的主題標語「啜一口文學,讀一頁咖啡」,亦採用文學與咖啡的互文修辭,這些都是本企劃頗為自信的構思。

 

以上僅是快速簡略地回顧本年度「餐桌上的文學」計畫的發想和執行。在整理這些經驗時,我經常想起在書籍報刊上曾經閱讀到的概念:創意不是腦袋上突然冒出的燈泡創造力與其說是產生新事物,不如說是將已存在腦子裡的資訊進行新的連結。

 

我認為「餐桌上的文學」計畫也是如此,而且其中所謂「進行新的連結」,在實務上除了有賴於跳脫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外,其實各方的需求、現實條件的制約、前提的設定⋯⋯等,有時雖不免是限制,但有時卻也是激發創意的來源。毫無限制的發散式腦力激盪,經常導致散漫而無有結論,反倒是因應諸種條件而走出來的蜿蜒道路,也許特別有味道。

 

「文・學・咖」以咖啡風味詮釋摘句,讓品嚐咖啡彷彿讀一頁文學。

 

 民眾可以邊吃,邊閱讀豆腐漢堡是如何發想的。

 

*原刊載於《臺灣文學館通訊 —— 閱:文學》77期。

瀏覽人數:358
推薦文章
標籤
我要留言
您需要登入才能留言。如尚未成為會員,請先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