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文學展示/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
我們之間竟如此近──1930-1940年代知識分子與大眾的相視
返回文學展示

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

我們之間竟如此近──1930-1940年代知識分子與大眾的相視

線條與色塊才有你的模樣──臺灣文藝聯盟接棒的繪畫活動同心,向民間跑去──1930年代的民間文學文化運動情感有速度,我們的耳朵靠在一起──1930年代的聲音展演場舞臺上下,戲棚內外,以戲劇貫穿戰爭前後的文化運動

 


1930年代是臺灣文藝:美術、繪畫、音樂、劇場發散熱力的時代。知識分子以具體行動走進民間,記錄大眾的三層聲音:階級的、勞動的、日常的。他們的理想不再只是空談,而是直接面對土地,化成文藝創作。這時代氛圍是知識分子與民眾從未有過的近距接觸。

1932年留日的臺灣青年創立文藝團體「東京台灣藝術研究會」,1933年發行雜誌《フォルモサ》(福爾摩沙),發刊宣言訴諸這樣的理想:「從心裡新湧出我們的思想及感情,決心來創造真正臺灣人所需要的新文藝。我們極願意重新創作『臺灣人的文藝』」,三句話強力宣告以民間的歌謠傳說開展自己的文學。這個生自土俗的民間文學,是臺灣前所未有的文學概念。

1934年張深切、賴明弘等人集結全島文藝人士成立「臺灣文藝聯盟」高呼:「看我們的藝術之花在世界心臟上開放吧!」臺灣文藝聯盟的成員也是臺灣話文戰將廖漢臣,提到取材過去,在現代人的立足點書寫。1930年代文學運動、文化運動逐漸成熟,擴增文學的寬度、文化的深度,熱情邀請大眾一起為臺灣文學及藝術「共筆」。

 

我們祖先的遺產,只有臺灣的民間文學算得是最為純粹,我們不但在文學上有保存他的義務,在民俗學上也有整理他的必要。……誰也有幫忙的責任,我們很望大家不斷地繼續這些的工作──蒐集歌謠謎傳說故事──盡量的發表出來。

──廖漢臣,〈編輯後記〉,《第一線》

 

✒ 線條與色塊才有你的模樣──臺灣文藝聯盟接棒的繪畫活動

1934年5月6日臺灣文藝聯盟成立。臺籍的畫家,經過臺展、帝展接連肯定,已漸能與日人畫家平起平坐。畫家們在《臺灣文藝》刊物上抒發自己的美術創作觀,繪製封面、插圖與作家的文字唱和。廖繼春〈我的製作態度〉、陳澄波〈製作隨感〉、李石樵〈最近的感想〉、楊三郎〈我的製作心情〉、顏水龍〈素描的問題〉,都是畫家與大眾一起面對無情的社會經濟,在心底流露出悲哀與徬徨的悸動。

這樣的悸動就是畫家的力道,他們畫礦工、畫街景、畫日常食物,姿態、眼神、表情都是飽滿的世道。顏水龍投身工藝美術,陳澄波投入美術學校,第一線深入社會,他們的彩筆浪漫又實際。

 

____.¸¸.¤·.¸¸.·´¯`·.¸¸.¤ ¤·.¸¸.·´¯`·.¸¸.¤·.¸¸.____

 

你真的很特別,不管在哪裡我都能看見你,即使在如此擁擠的地方,你的生活和勞動都讓我深深著迷,來吧,讓我用藍色、紅色、黃色、以純真的感受,盡力將你的姿態一筆一畫留在畫布上,這一瞬間即是永恆。

 

參考文本:陳澄波畫作《群眾》

 

📪️ 陳澄波(1895—1947),嘉義市。就讀國語學校時受教於石川欽一郎,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畢業,曾任教於嘉義第一公學校、上海新華藝專、昌明藝專。
1926年以《嘉義街外》入選第七回帝展,為臺灣首次入選帝展的西洋畫家。1933年自上海返臺定居,與畫友組織臺陽美術協會,二戰結束,曾計劃籌建美術學校,1946年當選第一屆嘉義市參議會議員,受難於二二八事件。


 

我們觀察自己,研究自己,了解自己的長短,並且向正確的道路精進,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事吧!絕對不可以擺出老大的態度。經常以活潑的朝氣,盡全力不眠不休地開拓新天地。

──陳澄波,顏娟英譯,〈製作隨感〉

 

ღ 郭水潭〈評陳植棋、陳春德、陳澄波〉| 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家郭水潭,戰後成為埋頭撰寫通志稿的作者,1940年代《民俗台灣》時期,培養出田野調查以及史料整理書寫的能力,戰後初期在眾多文人面臨語言轉化的斷層之際,自幼學習漢文的郭水潭無縫接軌的從文藝青年成為臺灣文化史的文獻研究者。在這一篇手稿中可見郭水潭以條列式的方式,為每位畫家精要的寫出特色,例如陳植棋是一位天才、雄辯家,對於繪畫有絕大的愛情等。(郭昇平捐贈)

 

《臺灣文藝》創刊號| 1934年5月6日,張深切、賴明弘等人成立「臺灣文藝聯盟」,同年11月創刊機關刊物《臺灣文藝》,創刊號封面為畫家楊三郎速寫威尼斯作品,《臺灣文藝》連結起1930年代文學與美術、音樂等文藝人士,為臺灣新文學運動帶來新局面。(黃得時捐贈)

 

ღ 第三回台陽展台中移動展會員歡迎座談會| 1937年5月8日,第三回台陽展台中移動展會員歡迎座談會。一排右起:洪瑞麟、李石樵、陳澄波、李梅樹、楊三郎、陳德旺;二排右起:張星建、林文騰、李獻璋、田中保雄、楊逵;三排右起:吳天賞、莊遂性、佚名、葉陶、張深切、巫永福、莊銘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典藏)

 

 文協動知識

Q:1937年5月3日台陽美術協會成員剛結束於臺北教育會館的第三回台陽展,旋即來至臺中。協會成員中,美術與文學交會的關鍵人物會是誰?

 

【提示】1937年5月8~10日,第三回台陽展臺中移動展時,台陽美協畫家等藝文界朋友與楊肇嘉同遊。前排右起:呂基正、洪瑞麟、陳德旺、陳澄波、李梅樹、楊肇嘉、佚名、張星建;後排右起:楊三郎、李石樵。(圖片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典藏)

#台陽美術協會#臺灣文藝聯盟

 

A:張星建。張星建為中央書局營業部主任、臺灣文藝聯盟成員、《臺灣文藝》發行人與編輯。在尚未編輯《臺灣文藝》之前,就大力支持臺灣美術家,如畫家、臺灣文藝聯盟嘉義支部成員的陳澄波至中央書局舉辦洋畫講習會;李石樵為巫永福、賴和父母繪製肖像畫等,皆是張氏牽線。

《臺灣文藝》封面或是刊登關於臺灣美術的文章,皆能見臺陽美協與臺灣文藝聯盟的交流。

目前所存兩張拍攝於1937年第三回台陽展臺中移動展的照片,雖當時《臺灣文藝》已停刊,楊逵也脫離臺灣文藝聯盟,另創辦《臺灣新文學》,仍可見當時藝文界的情誼。

 

《臺灣文藝》2卷1號─封面顏水龍| 《臺灣文藝》除了作家投稿外,畫家也有相當程度的投入,為封面、內文作品繪製插畫。「《臺灣文藝》北部同好者座談會」在1934年聯盟成立那一年舉行,集結美術、音樂及舞蹈等討論議題。顏水龍彼時有不少素描插畫的發表,那是他在1936年開始投入工藝產業、生活工藝前的創作重心。(周定山家屬捐贈)

 

  

ღ 顏水龍《工藝技術草圖》| 此作品由莊松林先生所藏,從戰前的臺灣文藝聯盟,到戰後1950年代所籌組的「臺灣生活工藝研究所」,莊、顏兩人分別從田野調查的文字紀錄以及繪畫,為民間文學、生活工藝留下重要的紀錄。(莊明正提供)

 

ღ 張星建〈臺灣に於ける美術團體とその中堅作家〉,《臺灣文藝》2卷10號| 張星建介紹由在臺日人東洋畫家鄉原古統所成立的栴檀社,鄉原為東洋畫的畫家及研究者,有鑒於當時臺展每年只展一次,無法積極鼓勵有志者創作,於是成立該社,每年春季舉辦展覽,與秋季的臺展錯開,增加畫家展覽畫作的機會,同時徵求各方批評,以增加畫家視野及畫風的寬廣度。(吳守禮家屬捐贈)

 

✒ 同心,向民間跑去──1930年代的民間文學文化運動

1935年10月,李獻璋送印《臺灣民間文學集》,這是他三年多來向大眾徵集的歌謠與民間故事。還等不到書籍的出版,他便因疲累致病而住院療養。賴和了解他的苦心,代筆寫下向民眾徵集的意義:「這些被一部士君子們所擯斥的民間故事與歌謠,到了現在,還能夠在民眾的嘴裡傳誦著,這樣生命力底繼續掙扎,我們是不敢輕輕看過的;何則?因為每一篇或一首故事和歌謠,都能表現當時的民情,風俗,政治,制度;也都能表示著當時民眾的真實底思想和感情,所以無論從民俗學,文學,甚至於語言學上看起來,都具有保存的價值」。

1930年代中期,新文學的啟蒙運動持續,知識分子更進一步辯論著,誰是作為閱聽者的「大眾」──是苦勞的底層勞動者?還是泛指一般百姓?這裡開啟了另一個思辨,有人決定轉向,跳到大眾讀者的角度,追求別出一格的創作方向。1930年代,像李獻璋這樣的知識分子,感受到一股力量,「只有沒有受過多大的腐儒的薰治的民眾,才能把自己的生活與思想,赤裸裸的表露出來」。啊,民間文學、俗文學,原來就是與大眾承裝共同情意的載體。

 

____.¸¸.¤·.¸¸.·´¯`·.¸¸.¤ ¤·.¸¸.·´¯`·.¸¸.¤·.¸¸.____

 

最近你告訴我〈十八攜籃〉驚奇故事,還有〈林大乾兄妹〉,我已經對海盜林道乾有不同的印象。
你說鄰里大家都曉得這些事,我很驚訝,我徒然地活這麼久,竟然不知道。
我回去跟朋友王詩琅、廖漢臣講這些故事,他們聽完都覺得很有興趣。
下次,聽你再講一次,紀錄下來,研究一下,我想這是我該做、應做而且易做的事。

參考文本:李獻璋《臺灣民間文學集》

 

📪️ 李獻璋(1914—1999),桃園大溪。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哲學科畢業。

1930年代開始因有感民間文學之價值,採集民間故事作品散見《南音》、《第一線》等,1934年加入大溪革新會,主編《革新》,1936年編輯出版《臺灣民間文學集》為其代表作品,內容收錄民歌、童謠、謎語的「歌謠篇」與各地作家搜集民間故事改編而成的「故事篇」。戰後曾受聘於東京、香港學校擔任講師研究員等。
 

 

ღ 李獻璋編著《臺灣民間文學集》| 1936年4月由臺灣新文學社出版《臺灣民間文學集》。全書收錄歌謠篇、故事篇,歌謠篇分民歌、童謠、謎語三類,故事篇集結賴和、廖漢臣、楊守愚等各地14位作家,共23篇傳說故事。賴和〈序〉提到每篇歌謠或故事皆能表現當時民情、風俗、政治,也能表示民間真實的思想和感情。(林瑞明捐贈)

 

➹ 文協動知識

Q:《臺灣民間文學集》中,被撕掉的〈壽至公堂〉背後有什麼小故事?

A:由楊守愚撰寫的〈壽至公堂〉,描繪清代阿罩霧林家第五代橫死公堂的傳說故事。據《楊守愚日記》記載,書發行後,李獻璋收到林幼春的來信,林表示因關乎祖先,認為與事實不同。但楊守愚認為自己只是將傳聞記載下來,並無扭曲故事,兩人因皆不耐乘車,未曾碰面,期間則透過楊逵、賴和、李獻璋多人的奔走調和。

最終,李獻璋將〈壽至公堂〉從書中抽起,楊守愚得知此事,便在日記寫下:「獻璋君真是非凡的人物!不知他記不記得此篇傳說乃他於存本君家,特意央求我執筆的麼?」以此表達他的不滿。

 

ღ 楊守愚〈壽至公堂〉《臺灣民間文學集》| 楊守愚以採集地方傳說撰寫〈壽至公堂〉,隱射霧峰林家第五代「意圖謀反」、「佔人田產」惹殺身之禍的故事。原收錄於《臺灣民間文學集》,然引發林氏子孫不滿,最終將此篇抽出。此本《臺灣民間文學集》為難得一見保有最初版本。(李獻璋家屬提供)

「臺灣民間故事特輯」《第一線》| 1935年1月6日出刊的《先發部隊》,第2號改名為《第一線》,黃得時在卷頭言〈民間文學的認識〉提到,臺灣對於民間文學普遍缺乏關心與認識,缺乏傳說故事的收集。因此《第一線》推出「臺灣民間故事特輯」,刊載由廖毓文、李獻璋、陳錦榮、蔡德音等人收集的臺灣各地(艋舺、鶯歌、臺南等)民間故事與傳說,題材包含地方歷史、傳說性人物、過年習俗等。(黃得時捐贈)

 

ღ 童謠─歌─曲─謎《南音》1卷2號| 《南音》創刊於1932年2月,為歌仔戲、臺灣台語流行歌文化盛行的年代。發刊詞提出:「文藝浸透於一般民眾的心田,這是本誌應當努力的一個使命。」1卷2號刊登童謠、歌、曲、謎4種歌謠,呼應一般民眾日常娛樂之用意。(黃得時捐贈)

 

ღ 賴和〈兒歌〉| 賴和現存手稿留有篇名〈兒歌〉創作,創作日期不明,寫著:
歡喜啦 歡喜啦!有人要受罵啦
看啊 看啊 弄汙了衣衫啦
壞囉 壞囉 有人要挨打囉
來囉 來囉 碰破了飯碗囉
可憐啊 可憐個小乞丐啊
我肚子餓了 一點來賞賜啊 要買個紙球打啊
(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提供)

 

ღ 大溪革新會主催漫畫展覽會紀念| 1934年6月16至18日,大溪革新會主辦漫畫展覽會,此為日治鮮少見的漫畫活動,展示漫畫上寫著「革新」、「擊退城隍爺」、「解放婦女」、「匡治盲目的一切成見」等標語,呼應著大溪革新會打破迷信、改除陋習之趣旨。(李獻璋家屬提供)

 

ღ 1934年臺灣文藝大會合照| 張星建與好友張深切、賴明弘等人,談論「臺灣文學如何建立的問題」而發起全島文藝作家聚會,1934年5月6日舉行第一回全臺文藝大會,成立「臺灣文藝聯盟」,當日從各地趕來參加大會高達八十人之多。

一排:張深切(左一)、林文騰(左三)、周定山(左九)、林糊(左十)、黃純青(左十一)、莊明璫(右一);二排:張維賢(左六)、郭水潭(左十)、趙櫪馬(左十一)、張星健(右三);三排:廖漢臣(左六)、陳君玉(左七)、黃得時(左八)、蔡秋桐(左十三)、李獻璋(右二)。(李獻璋家屬提供)

 


ღ 莊松林〈鴨母王〉| 鴨母王朱一貴的鄉野傳奇眾多,莊松林採集民間傳說改寫創作〈鴨母王〉,收錄於《臺灣民間故事集》,以庶民史觀的官逼民反、天意所致。在文字使用上,引用臺灣台語俗諺,甚至以羅馬拼音註明讀音的作法,相當程度反映莊松林的立場。(莊明正提供)

 

ღ 賴和〈農民謠〉| 1931年1月1日賴和以筆名甫三於《臺灣新民報》發表〈農民謠〉,同時刊登由李金土作曲的簡譜。從手稿括弧說明「霖讀南 沾讀東 辛讀艱」,推估〈農民謠〉應以臺灣台語讀唱。(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提供)

 

✒ 情感有速度,我們的耳朵靠在一起──1930年代的聲音展演場

 

▍女性與音樂

文藝,是醫治社會創傷的良藥,也是臺灣向世界的伸展臺。林好,新時代的音樂才女,與文協成員盧丙丁相識、結婚。林好嚮往正統音樂而到日本接受聲樂訓練,她吸收到世界的最新思潮,為臺灣的文化運動帶來不一樣的刺激。然而,盧丙丁1932年被捕入獄,林好因為生活,成為流行唱片大廠「古倫美亞」旗下的專屬歌手。當年一起在「古倫美亞」還有純純等歌手,有聲樂背景的林好與學歌仔戲的純純,各展不同唱腔聲線的樂章。

1935年4月新竹及臺中大地震,蔡培火等人發起全島36各鄉鎮震災音樂會,以西洋音樂為主,許多女性音樂家如高慈美、林秋錦等人都有精彩的演出。林好則與鄭有忠的管弦樂團全島巡迴,演唱〈咱臺灣〉鼓舞人心,〈月夜愁〉、〈離別詩〉撫慰人心,安慰創痛,藝術歌曲〈野玫瑰〉、義大利民謠〈Funiculi-Funicula〉則是開闊眼界。
 

____.¸¸.¤·.¸¸.·´¯`·.¸¸.¤ ¤·.¸¸.·´¯`·.¸¸.¤·.¸¸.____

 

相約在公會堂,或是在厝內放78轉,為你唱出〈織女〉、〈一個紅蛋〉、〈春怨〉,當你感到低潮時,這是我能為你做的事。不要看不起這些歌曲,音樂的力量能撫慰人心,讓我們一起為臺灣歌謠的地位,飆高音。

 

參考文本:林好〈織女〉、〈一個紅蛋〉、〈春怨〉

 

📪️ (1907—1991),臺南市。又名林是好,藝名林麗梅。臺南新樓女學校畢業,曾任臺南第三公學校音樂教師、臺南第二幼稚園保姆,因夫婿盧丙丁參與社會運動被迫辭去教職,曾組織臺南婦女青年會。

1932年參加古倫美亞歌手考試,開啟演唱生涯,先後任古倫美亞、泰平唱片公司歌手,並前往東京拜關屋敏子為師,二戰後與女兒林香芸培育臺灣音樂、舞蹈人才。

 

 

➹ 文協動知識

Q:1930年代音樂界的四大天后是誰?

A:在臺語流行歌曲百花齊放的時代,以歌仔戲戲班出身的純純,曾唱過〈跳舞時代〉、〈雨夜花〉等;本名簡月娥的愛愛,以〈滿面春風〉為人所知;不同於歌仔戲唱腔的唱紅〈一個紅蛋〉、〈月夜愁〉,三人將臺灣歌謠唱進大眾生活。

1935年發生新竹臺中地震,音樂家、歌手巡迴演出,作為震災基金。由《臺灣新民報》董事蔡培火發起的「震災義捐音樂會」,邀請當時就讀東洋音樂專門學校的高慈美,擔任鋼琴獨奏,其他另有林秋錦、高約拿、林澄沐、李金土、高錦花、陳信貞等人。

原本在公會堂表演的歌手、音樂家,從臺上走向臺下,共同為1930年代臺灣音樂留下璀璨一頁。

 

ღ 震災影像,林好獨照| 1935年4月臺中州發生大地震,造成臺中州與新竹州共計3000多人死亡,12000多人受傷,臺灣各界人士紛挺身籌募賑災物資,林好則以她擅長的歌唱作為襄助同胞的心意。這是她獨唱音樂會的現場,後方小提琴演奏為鄭有忠。(林章峯捐贈)

 

ღ 中北部震災慈善音樂會傳單、現場照片| 1935年6月5日星期五晚上七點,在花蓮昭和紀念館,由花蓮港音樂同好會主辦「中北部震災慈善音樂會」邀請ソプラノ(女高音)林好、ビアノ(鋼琴)林進生、サキソフオーン(薩克斯風)兼ヴアイオリン(小提琴)鄭有忠出席演出。當日林好獨唱多首曲目,其中臺灣歌謠演唱鄭有忠作曲:〈紗窓內〉、〈雨悽悽〉二首。(林章峯捐贈)

 

ღ 震災義捐音樂團慰勞會紀念於草屯合影| 1935年8月12日,震災義捐音樂團慰勞會紀念於草屯合影。由《臺灣新民報》董事蔡培火發起的「震災藝捐音樂會」,自1935年7月3日至8月13日在臺灣各地巡演,義演所得皆作賑濟災民之用。

一排左起:蔡淑慧、高慈美、林秋錦、蔡培火、陳信貞、林澄沐、高約拿。(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   ♪♪ヾ(´〇`)ノ♪♪  ♫  ♩ .•
 

▍曲盤

於日治時期盛行的蟲膠唱片,取材東南亞的膠蟲分泌物製成。每分鐘78圈的轉速,單面可錄製約三分鐘歌曲,1910年代中期引進臺灣。當時臺灣無錄音室等設備,歌手要錄音,須渡船至日本的錄音室,再由臺灣唱片公司進口販售。日治時代留下眾多曲盤,這裡展出三個「第一」:臺灣第一位三項全能音樂人姚讚福作詞、作曲、演唱的〈遊子吟〉;隱埋多時第一次公開由黃得時作詞的〈田家樂〉;臺灣第一首聖歌〈至好朋友就是耶穌〉。

 

     

〈怪紳士〉曲盤、歌詞| 《桃花泣血記》開啟電影搭配主題曲的宣傳方式,增加曲盤銷售商機。1933年由良玉影片公司出品的《怪紳士》,也推出同名主題曲,由李臨秋作詞,王雲峯作曲,純純演唱,古倫美亞出品,在歌詞上印有電影《怪紳士》劇照。(曲盤聽講文化工作室提供)

 

   

ღ 純臺灣生產的影片《怪紳士》宣傳海報、怪紳士小信封| 1930年代於電影換帶之際,歌手登臺演出主題曲,又稱「隨片登臺」。1933年電影《怪紳士》於高雄壽星座演出時,宣傳海報印製寫著特聘林好擔任演唱電影主題曲歌手,原唱為純純,推測林好與純純同屬古倫美亞公司,高雄場商請林好演唱。

而寫著怪紳士信封,推測為當年林好演唱,壽星座與良玉影片公司贈送的謝禮。(林章峯捐贈)

 

ღ 泰平唱片〈月下搖船〉、〈紗窓內〉歌單| 1934年泰平唱片公司文藝部在陳運旺、趙櫪馬主持下,開始灌製、發行臺語流行唱片,曲盤編號82002,由林好獨唱、泰平管絃樂團伴奏,A面為守民(盧丙丁)作詞〈月下搖船〉;B面同樣為守民作詞、鄭有忠作曲〈紗窓內〉。這是林好與夫婿盧丙丁另一種形式的同臺演出。(林章峯捐贈)

 

〈至好朋友就是耶穌〉封套、曲盤| 1937年日東唱片公司出品,臺灣聖歌普及會發行,音樂作曲家陳泗治根據臺語聖詩第275首編作,臺南醫生音樂家林澄沐獨唱錄音,為日治時期唱片目錄上,增加聖歌曲目。

陳泗治、林澄沐兩人皆為基督教,此首歌並非兩人第一次合作,早先於1934年兩人旅日就學時期,便共同參與楊肇嘉「東京臺灣同鄉會」、《臺灣新民報》舉辦的「鄉土訪問演奏會」,亦投入1935年由蔡培火籌畫的「震災義捐音樂會」。(曲盤聽講文化工作室提供)

 

•. ♩   ♪♪ヾ(´〇`)ノ♪♪  ♫  ♩ .•
 

▍笑詼

民間文學是否屬於文學?是1930年代知識分子討論的議題。走入里巷採集的民間文學,包括民間故事、傳說、神話、歌謠、笑詼、俚語諺語等。1930年代唱片公司錄製唱盤不僅是民間娛樂二大主流:流行歌、歌仔戲,亦有「笑詼」錄製,「笑詼」多為二人對話,你一言我一句、帶有節奏韻律,價值觀與內容都不同於讀書士人,是庶民真實的嘻笑怒罵、時事針貶,互虧之中也微微藏著世道關懷。目前最早的「笑詼」為收錄在同一張曲盤的〈北兵拞路鰻〉、〈烏猫格烏狗〉。

 

   

〈烏猫格烏狗〉封套、曲盤、歌詞| 1932年由東洋唱片公司出品,編號分別是T101B、T101A,曲盤圓標有代表東洋唱片公司的駱駝商標,為臺灣最早發行的笑詼唱片。正反面收錄兩首笑詼:〈烏猫格烏狗〉、〈北兵拞路鰻〉,〈烏猫格烏狗〉演出者之一滿臺紅,為清香,即為純純。(曲盤聽講文化工作室提供)


•. ♩   ♪♪ヾ(´〇`)ノ♪♪  ♫  ♩ .•

 

▍童謠

1931年1月1日黃周在《臺灣新民報》發表〈整理「歌謠」的一個提議〉一文,因為發覺街上孩童都在哼唱日本兒歌,心感不妙──臺灣兒歌明明就很有趣!於是他慎重提出整理臺灣歌謠的文化保存意義,並廣邀大眾響應投稿,凡是歌謠、民間故事、傳說、各種民俗,都在徵集範圍。

黃周的徵稿文末,標記了注意事項之一:「歌辭文俗,最貴其真,不可加以潤飾,俗字俗語不可改為普通語或文言。」是的,臺灣文學沒有雅俗之分。所有歌謠,也都深入人心而琅琅上口,我們依舊能唸唱:放風吹放風吹,草仔圃人真多,有的站有的坐,咱們來去放風吹。

 

ღ 醒民(黃周)〈整理「歌謠」的一個提議〉《臺灣新民報》| 1931年1月1日黃周在《臺灣新民報》發表〈整理「歌謠」的一個提議〉,慎重提出整理臺灣歌謠的文化保存意義,廣邀大眾響應投稿。1月1日正逢日本新年,在文末也舉例臺灣過年歌: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無通巧、初四頓頓飽⋯⋯(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臺灣新民報》歌謠採集刊登| 在黃周在1931年元旦發表〈整理「歌謠」的一個提議〉的投稿邀請後,隨即在《臺灣新民報》新增「歌謠」專欄刊登來稿。1931年2月14日,元長「愁童」採集歌詞相當熱鬧,雞、羊、鴨、檨仔、荔支、蟋蟀各種農村意象。花壇「夢華」採錄「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南塘、南塘水深未得過、掠貓仔來守歲」是至今可聽到的兒歌童謠。(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月兒歌〉封套、曲盤、歌詞| 約1935年,由奧稽唱片公司發行童謠〈月兒歌〉,為潘石頭作詞,姚讚福作曲,歌詞內「立在電柱邊」,可見當時臺灣已有公共電燈設備;「暗咯咖」(追迷藏),表現孩童們玩樂的童趣。

〈月兒歌〉另一面為〈遊子吟〉,由姚讚福詞曲、演唱。姚讚福本是牧師,父親不支持其在音樂的發展,一度將姚趕出家門,在此之際寫下〈遊子吟〉。隨著此張曲盤的發現,世人首度聽見姚讚福的聲音。(曲盤聽講文化工作室提供)
 

•. ♩   ♪♪ヾ(´〇`)ノ♪♪  ♫  ♩ .•


▍流行歌

1929年日本蓄音器商會發行〈烏貓行進曲〉,為目前所知最早在圓標印上「流行歌」三字的曲盤;1932年,電影《桃花泣血記》引進臺灣,宣傳歌曲〈桃花泣血記〉意外大受歡迎,古倫美亞因而收音灌片,成為第一暢銷的唱片公司。1933年起古倫美亞創製多首流行曲〈望春風〉、〈紅鶯之鳴〉、〈跳舞時代〉、〈閒花嘆〉,一躍成為臺語歌的代表。

除了古倫美亞,1934年泰平唱片由陳運旺、趙櫪馬主持文藝部,也投入灌製臺灣流行唱片。其中,黃得時作詞、朱火生作曲的〈美麗島〉,早熟地展現臺灣土地意識。1935年勝利唱片公司成立,聘用張福興主持文藝部,1936年姚讚福改編歌仔戲作曲「新式哭調仔」〈心酸酸〉,陳君玉曾描述這一盛況:「無疑他這一哭,竟哭得滿城風雨,到處都著『心酸酸』呢。」

 

到底那一種歌謠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歌謠呢?以我的愚見,要誠實做我們臺灣一般民眾的歌謠,定規,要叫我們一聽便可以知道這是在唱什麼,那個曲韻又要順適我們臺灣的特殊性,俾給一般容易習得,大眾便可自由自在拿來當作消愁慰安的隨身寶,那才是我們一般的歌謠。

──陳君玉,〈臺灣歌謠的展望〉,《先發部隊》

 

 

〈美麗島〉封套、曲盤| 1935年由泰平唱片公司出品的〈美麗島〉,在曲盤封套中央,以一名原住民少女腳踩高跟鞋,手彈月琴的形象,為日治時期曲盤封面創新設計。(曲盤聽講文化工作室提供)

 

   

〈心酸酸〉封套、曲盤、歌詞 1936年由勝利唱片公司出品的〈心酸酸〉,編號F1076,為日治時期銷售最好的曲盤。作詞人陳達儒,為勝利唱片公司的臺柱,寫下許多男女情感之詞,作曲人姚讚福受過西方音樂教育,從歌仔戲哭調汲取靈感,以「新式哭調仔」作曲,動人心弦。從〈心酸酸〉歌詞背面,能看出同時期勝利唱片公司製作的流行曲。(曲盤聽講文化工作室提供)

 

〈勞働節歌〉| 1929年5月1日,推論由臺灣工友總聯盟的創辦者蔣渭水所做的〈勞働節歌〉,歌詞中提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賤富貴,責任依一互助……」,呼籲勞動者團結起來,社會資源需要共享等心願。這樣的思想明顯受到社會主義影響,在當時左翼運動興盛的時局,工友總聯盟帶有的民族主義色彩也有所變化。(莊明正提供)

 

〈落花流水〉套譜| 目前〈落花流水〉有(上)(下)兩版本,並有不同作詞作曲人。一版本為鄭有忠作曲,守民(盧丙丁)作詞,另一版本作曲、詞者為黎錦輝。(上)像是不知何故漂流在外無法歸鄉的異鄉人,對年邁母親訴說思念;(下)則是向長期等候的情人寄予歉意及情意。

〈落花流水〉(上)歌詞:「好時候 像水一般不斷地流,春來不久要歸去也, 誰也不能留,別恨離愁,付與落花,流水共悠,想起那年高的慈母,白髮蕭蕭已滿頭。」充滿惆悵情懷。(林章峯捐贈)

 

•. ♩   ♪♪ヾ(´〇`)ノ♪♪  ♫  ♩ .•
 

▍歌仔戲

1920年代「歌仔戲」大為興盛、流行,由野臺演入劇場成為大戲,題材也漸轉向悲傷、俠義的基調。然而在成為大戲之前,略帶情色的〈三伯英台〉、〈陳三五娘〉早在民間傳唱,並在各地發展出獨到的歌仔調,恆春調、臺南調、七字仔、各地哭調都是。1930年代歌仔戲備受爭議,文人雅士視歌仔戲低俗、傷風敗俗,蔣渭水創設的「臺灣民眾黨」就在黨綱斥責歌仔戲。然而並不影響民間的盛行,唱片公司甚至聞到商機而錄製歌仔戲曲盤,吸引廣大群眾。

 

➹ 文協動知識

Q:歌仔冊是什麼?

A:從清代開始流行於閩南、臺灣間有一種說唱藝術──「唸歌」,歌仔冊為「唸歌」的文本。唸歌為大眾的生活娛樂,題材包羅萬象,有勸人為善的「勸世歌」,改編時事的《最新運河奇案》、《基隆七號房慘案》,梁祝故事的《三伯英台歌集》等。內容以七字一句(七字仔)、長短句(雜唸仔)最多,以臺灣台語、臺灣客語為語言,因兩者本就有音調,故唸起來具有音樂性,歌仔冊可視為反映民間的史料。

延伸閱讀:台灣民間文學歌仔冊資料庫


✒ 舞臺上下,戲棚內外,以戲劇貫穿戰爭前後的文化運動

文協創立之初,就有「為改弊習涵養高尚趣味起見特開活動寫真會音樂會及文化演劇會」的決議事項。這是臺灣戲劇的新紀元,新戲,成為有別於舊戲(如歌仔戲)的啟蒙情書。1920年代的星光劇團、安平演劇會,再到1930年代張維賢、民烽劇團、林摶秋、厚生演劇研究會,奠定了臺灣現代劇場雛形,也扣連社會運動的需求。

1940年代,皇民化運動席捲,提倡鄉土文學的作家如黃得時,重新召喚舊戲──歌仔戲、布袋戲,不惜加入日本劍俠、歷史小說元素,只求這一類鄉土味的文化延續。戰爭時期,臺灣文化運動看似消失,實際上卻透過扮裝成地方、民俗文化的方式悄悄存活。

戰後初期簡國賢與宋非我合組聖烽演劇研究會,1946年演出獨幕劇《壁》,反映了戰後臺灣社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形,引起熱烈迴響,遭受警察當局扣上「挑動階級鬥爭」罪名而強迫停演,劇團也因此形同解散。戲劇的文化運動,在戲棚內外,一直未離開大眾。

 

____.¸¸.¤·.¸¸.·´¯`·.¸¸.¤ ¤·.¸¸.·´¯`·.¸¸.¤·.¸¸.____

 

在大肚山紅土下,土地的芬芳,彎著腰將根扎於土壤,只要為人民的理想依舊,就算我這代無法完成,還有下一代,下下一代堅持下去,我會在花園,等著你到來。

 

參考文本:楊逵〈愚公移山〉


📪️ 楊逵(1906—1985),臺南新化。本名楊貴。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今臺南一中)、日本大學文學藝術科夜間部。

1927年加入臺灣農民組合、臺灣文化協會,1934年以〈送報伕〉獲《文學評論》第二獎;1935年創辦《臺灣新文學》雜誌。其創作以小說為主,亦有戲劇、評論等,作品呈現關懷普羅大眾精神。戰後因起草〈和平宣言〉被捕,拘於綠島12年,著有〈春光關不住〉(後改名〈壓不扁的玫瑰花〉)。

 

 

真正的鑑賞藝術的是大眾,只有少數人理解的不是藝術!真正的藝術是擄獲大眾的感情、撼動他們心魂的作品。

──楊逵,〈藝術是大眾的〉

 

ღ 楊逵〈撲滅天狗熱〉(デング退治)| 楊逵〈撲滅天狗熱〉發表於1943年1月《臺灣公論》第8卷第1號,天狗熱為登革熱,研判為第一幕之初稿殘稿。第一幕描寫林大頭一家為了兒子的聘金向李天狗借了二百圓的高利貸,卻沒有能力償還,農作收成期間林大頭罹患「天狗熱」,禍不單行的是女兒們也陸續病倒,為李天狗工作的林傳旺,看見林家的情況,對於自己必需不斷向堂兄弟林大頭催債也懊惱不己。(楊建捐贈)

 

《閹雞》(前篇二幕六場)節目單、舞臺劇劇照| 1943年9月3日與9月5日,《閹雞》前篇於臺北永樂座上演。節目單看到原作張文環、角色演出林摶秋、作曲指揮呂泉生、裝置吳學文。節目單陳列演出負責人、顧問、演員名單等,可見到1940年代活躍於文藝圈的幾位重要人物:王井泉、呂赫若、吳天賞、畫家李石樵、楊三郎等。

在舞臺劇照中,劇場家屋格局、道具、布幕等細節布置安排,重現張文環小說中的寫實色彩。(林金泙家屬捐贈)

 

雖然如此,可是每逢村子裡有了熱鬧的節慶,月里的心便亂成一團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連她自己都莫名其妙,但覺一股勁地在慌亂著急。這一次的祭禮,好像也是被看透了這種不能平衡的心情吧,月里被邀請當遊行的弄車鼓的「車鼓旦」,竟一口答應了。

──張文環,〈閹雞〉

 

 

《呂赫若日記》| 三年連用日記本,為呂赫若現存文物之一。紀錄呂赫若在1942-1944年三年間,於日本東京、臺灣兩地的生活瑣事。內容包含創作小說、劇本,觀看電影、戲劇、書籍心得、家人生活等,透過日記亦可見1940年代臺灣美術界、音樂界、戲劇界的活動與交流。(呂芳卿捐贈)

 

 

ღ 黃得時〈娛樂としての布袋戲〉,《文藝臺灣》3卷1號| 黃得時〈娛樂としての布袋戱〉提出發揚布袋戲七大優點。一、以臺灣話演出大多數人皆可理解;二、內容大多為忠孝節義可教化人心;三、以人偶演出男女間的互動,可讓大人安心帶小孩觀賞;四、一人演出包辦動作與臺詞;五、人偶易於攜帶;六、不需花費大量經費;七、舞臺佈置簡易。(龍瑛宗捐贈)

 

ღ 紗蓉之鐘(海報)| 1958年臺語電影《紗蓉》(中文或譯莎韻之鐘)上映,周金波為編劇,故事根據1938年一位泰雅族少女救了日籍教師搬運行李,意外落水失蹤的新聞,因正值皇民化宣傳時期,被大肆宣傳報導。1942年臺灣總督府委託電影公司拍攝成電影,1958年周金波改編日文劇本成臺語電影。(周振英捐贈)

 

🎬《全臺灣》
1934臺灣總督府委由日本團隊拍攝介紹臺灣影片。此處擷取中一卷的舊曆五月十三日城隍爺祭典片段,影片中可見七爺八爺、布袋戲等庶民文化,也保留了當年戲班、遶境隊伍各式聲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上一篇
在啟蒙的浪頭上我等你──1920-1930年代文協人的情書邀請
下一篇
起身一起回望光源的影──100年後回返文協人的足跡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