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成為人以外的──臺灣動物文學特展

書寫靈光的眼睛

初民動物神話尋找臺灣特有種動物是圖騰?我們是與蟲魚鳥獸共存的人

 

動物與人類的初相遇。初民社會的大地萬物,各有靈性,共同構成完整的宇宙。臺灣原住民族亦是。口傳文化的禱詞和傳說,盡是尊重生命的豁達思維;即使當代的文學創作,一樣飽含平等看待萬物的態度,生命互有因緣羈絆、樂與蟲魚鳥獸共存。

 

 

 

 
✧  初民動物神話

原住民眼中的動物,可能是部落的圖騰、彷如藏身神話的祖先;也可能是漁獵文化的珍寶、彷如勇士直面自然的考題;幾乎都具有集體表徵的神聖性:魯凱族,雲豹和老鷹領著祖先翻山越嶺建立部落;邵族,追捕美麗白鹿的祖先竟然發現奇妙的日月潭;排灣族,太陽生下的四個蛋是交給了百步蛇孵育為人類;鄒族,白頭翁其實是部落的孩子。動物圖騰,是多數部落的禁忌與神話之來源。
 

插圖:英國插畫藝術家沃爾夫(Joseph Wolf)根據博物學家斯文豪(Robert Swinhoe)提供之皮毛標本及描述,於1862年所繪製之臺灣雲豹。(引自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
 

 

 

熊和豹於途中偶遇,並互競染色技術的巧拙。熊把自己全身染黑;豹除了染色優美,還留下一些白色斑點。熊看見了,很羨慕地說:「你染得非常好,我技不如你。」有一天,熊和豹一起去抓野豬,結果熊被野豬咬了一口,可是豹卻俐落地抓到野豬,並把野豬埋到地下,然後留下一個標誌,就離開了。自此以後,熊深切領悟自己的能力確實比不上豹。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熊和豹〉《生蕃傳說集》,1923

 

這是日本殖民時期,「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核心成員所記錄的一則泰雅族神話。本書為針對臺灣原住民族口傳敘事,所完成的第一部專書。這個故事解釋了臺灣黑熊和臺灣雲豹的毛色生理特徵,說明兩者不同的獵食習性,同時也反映了兩種動物在原住民世界觀中所佔據的文化位置。

 

 

  

⁍《臺灣蕃族圖譜 第二卷》
此件與《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皆由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所編輯出版。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是臺灣日治初期明治34年(1901年)所成立的官方組織。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出任會長,為確立當時對臺灣的統治,首先進行舊慣調查以便制訂各種政策。(國立臺中一中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   ✢
 

他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心裡就想要戲弄他的妻子,就把癩蛤蟆丟到左邊正在埋頭除草的新婚妻子。妻子嚇了一跳,先生在右邊哈哈大笑,調戲著她,她也羞答答的紅著臉笑了,也把癩蛤蟆丟到她先生那裡去……上天看到這一對新婚夫妻戲弄癩蛤蟆,非常生氣,在天空中放了一聲巨雷,擊中那一對夫妻,又從天上降下沙土,把這一對夫妻覆蓋掩埋,他們變成了兩堆小山丘。

──達西烏拉彎・畢馬、達給斯海方案・娃莉絲〈癩蛤蟆的禁忌〉《布農族口傳神話傳說》,1998

 

在布農族的傳說中,心地善良的癩蛤蟆曾經幫助布農族人「取火」,所以應該對這種動物心懷感激。故事中的年輕夫婦冒犯了這種神聖的動物,因此遭到天神處罰。本故事有不少類似版本,但教訓都相似:人類不可以輕易狎褻其他生命。

 

 

  

⁍ 卜袞〈界〉
全詩以布農語與漢語對照書寫,具傳承布農語及描繪布農族心靈圖像之文化意義,為作者所寫12首「布農語詩」的第一首,充分表現布農詩歌「朗誦的音調」與「報戰功的輪迴形式」之風格特色。詩題「界」具分割、撕裂、侷限、人為、對立、區別等多重意涵,作者藉「人為」改變「自然」的演化過程,表達喟嘆。(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延伸資訊 ⚒︎

🎵〈報戰功歌〉羅娜村布農族打耳祭報戰功malastapang
「報戰功」為布農族打耳祭儀式之一,勇士會以歌舞向族人展示獵物和優異的狩獵技巧,顯示武勇精神。吟唱報戰功歌時,領唱者以「HU HO HO」先開始,接著以規律性之四個音節為一句,而眾人亦齊聲覆誦之。歌詞敘述狩獵之地點、原因、過程及狩獵的戰利品。(提供者: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明立國、呂志宏)


✢   ✢   ✢
 

「我親愛的土地,沒有經過祢的允許,我擅自的決定,我用謙卑的心向祢祈求,希望得到祢的允許……」

──亞榮隆・撒可努〈山豬博士與獵陷〉《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2002

 

他走了,走得很遠了,這裡是他的地方,他太熟悉了,他知道我們在芒草堆裡,父親鬆開掛在腳後跟的芒草,芒草又重新的讓風吹動著,黑夜裡的風涼涼的吹來,吹在我們的臉上、身上,我翻轉身,躺在里古飂的土地上,心裡想著,這裡是屬於他的。

──亞榮隆・撒可努 〈走風的人〉《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2002

 

《走風的人》敘述臺東縣金鋒鄉的排灣族獵人父子與山林共生、與動物鬥智的狩獵情事。在撒可努筆下,父親是善於借用現代化思維來表達對動物尊敬的一流獵人。在獵陷與鐵夾之間,父親鍛鍊的不僅是身為獵人的判斷能力,也在在提醒後人唯有節制及約束,才能與自然相互依存。


✢   ✢   ✢
 

飛魚神見了又對石祖先說:「這些飛魚的翅膀是深藍色的,名叫馬法ㄥ所巴你旨(mavaengsopanid),這些飛魚是飛魚群中最珍貴的。你們不可以用火烤牠們來吃,因為你們會馬上生病死亡的,也不可以隨便吃,只有在慶典時,最佳宴食。牠們是在飛魚群中最少的,但牠們是帶領全體飛魚群在海洋中游行,你們可以在晚上用火把照著捕牠們,也可在船上釣。你們要珍惜,為牠們行祭。」

──夏本・奇伯愛雅〈飛魚神的邀請〉,2006

 

由於地理環境影響,位於蘭嶼的達悟族很早即體認自然資源的有限。從其傳說中可以看到,看似被動受到捕撈食用的飛魚,同樣有和族人一樣的領導者。飛魚的頭目託夢耆老食魚規則,再代代傳授,不只與當代尊重生命的概念殊途同歸,更蘊含人與自然的對話關係。

 

 

⁍ 夏本・奇伯愛雅的手稿
作家1946年生於蘭嶼,中年之後因從事達悟文化之保育,而步入寫作,更以其為終身志業,寫作不懈,至今已出版多本書,紀錄達悟族的文化傳說與生命觀。(夏本・奇伯愛雅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尋找臺灣特有種

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原只是口傳的文化;但當代不少作家吸收部落的精神內涵,也展現別具一格的文學風格。

他們寫臺灣的特有種動物,映照臺灣獨特的地理與生態,構成象徵意義豐富的符號,例如石虎、黑熊、雲豹,都是臺灣動物書寫的神秘之心。
 

 

 

石虎轉臉朝著朝陽,牠的眼瞳瞇成一條線,一會兒後牠轉臉對著樹林朝林子舉步前去。……

雄牯和老鼠湘都為石虎美麗的皮毛和姿態迷惑了,他們一意欣賞著石虎。這時,雄牯眼看著石虎的前足跨出網外,心頭猛然清醒,立刻拉動細繩。

──徐仁修〈頑童與石虎〉《家在九芎林》,1979

 

徐仁修將自身的童年經歷,轉化為這部被譽為「東方的頑童歷險記」的《家在九芎林》。基於對狂犬病的憂慮,主角雄牯用陷阱和標槍殺了石虎。即使如此,石虎所散發的野性之美,仍使他目眩神迷。透過孩童的眼睛所折射出的,則是五六零年代臺灣鄉村,與動物既共生又衝突的生活日常。


✢   ✢   ✢
 

把握牠離我最近的當頭,我將第二針戳入牠的右邊臀部,牠立即回頭朝我大吼一聲。我瞬間和牠正面相望,相隔兩公尺,一雙如嬰兒般純真無辜的黝黑、圓滾滾眼珠子瞪著我。

──黃美秀〈第一隻熊〉《尋熊記》,2012

 

作者是臺灣第一位入山研究臺灣黑熊的學者,本書記錄她在田野調查過程中與黑熊相遇及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可以感受與黑熊的近距離互動及氛圍。除了呈現學者面對山林自然的謙卑,也間接打破一般讀者對熊科動物「布偶化」的呆萌刻板印象,重新認識黑熊的生活習性。


✢   ✢   ✢
 

獨罵日怎麼死的?
牠橫死山林的軀體引發人類世界紛紛議論
是誰殺了獨罵日?
是居住山上的人?
是登山的人?
是狩獵的人?
但你別忘了
是你帶來了文明
帶來了國家
以及破壞
早在獨罵日還未開始呼吸之前

──乜寇.索克魯曼〈一位獨罵日之死〉《我聽見群山報戰功》,2015

 

布農族稱黑熊為 Tumaz(獨罵日),意思是孔武有力的大英雄。布農族對黑熊抱持敬畏的心情,故遵從嚴謹的狩獵禁忌。詩中拋出「獨罵日怎麼死的?」之問,乍看之下是無解之謎,作者批判之意卻在字裡行間。


✢   ✢   ✢
 


雲豹會跟蹤山羌,等待最適當的時間咬住牠們的喉頸直至斷氣,撕開溫暖的肚腹,把牠們叼上樹,用舌頭舔血水,磨擦樹幹留下身體的氣味。人可以這樣活嗎?

雖然是同一座森林,但雲豹看到的跟我們不一樣。

──吳明益〈雲在兩千米〉《苦雨之地》,2019

 

由臺美生態學者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2013年發表調查報告,宣告臺灣雲豹已然滅絕。但林務局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仍將其名列為「瀕臨絕種」,顯現大眾仍期待臺灣雲豹再現的奇蹟。吳明益以科幻筆法融入神話元素的小說形式,刻畫了雲豹的魅影如何深植人心。不同角色的人生軌跡,在山林內共同交織出對雲豹蹤跡的追尋。


⨈⨈⨈  ⨈⨈⨈  ⨈⨈⨈


✦ 動物是圖騰?我們是與蟲魚鳥獸共存的人   𓆧 𓆜 𓅃 𓃹

現代文明籠罩臺灣全境,也影響部落的傳統領域。原住民文化權?動物生命權?文化和法律有如兩條歷史平行線,在今天糾結矛盾。那麼,試著翻開原住民的動物文學吧!山野海濱的漁牧狩獵,或許蘊含大自然和生命的價值判斷。
 

 

 

下一篇
古典田園交響曲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