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館慶二十 文物賦活」特展

文物律動:徵集之路

延續島群的文化生命,最強大的故事敘事是博物館徵集路上,最重要的價值。

本館在主被動文物捐贈的歷程中,累積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攸關於生命,也關聯著歷史,這些都積累聲響在物件的紋理,也在蒐集整理的歷程中。

仔細閱讀,細細端詳,可以聽見文物的心跳。在遷徙的過程中,他們靜靜的等候,帶著某種信念開始下一個旅程。

 

 


⭔ 姚一葦書桌
1949年自中國廈門來到臺灣臺北,移居到木柵安定家庭後,姚一葦在這張木桌上伏案書寫,他的創作與教學筆記,打開了臺灣戰後戲劇史精彩的一頁。(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那是一個午後的辦公室裡,家屬與館員們相對而座,桌上擺放的文物入藏的程序以及典藏後的規劃,這是作家畢生的心血,是子女守護父母一生為文壇拚搏的回應,個人力量有限,博物館集聚文學研究與典藏之力,延續世代的心意,開展下一時代的精采篇章。

徵集而來的文物中,以紙質類創作手稿、文友往來的信件、照片為主,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如林海音收藏的各式象偶。這是家屬夏祖麗女士和其夫婿張至璋先生費盡極大的心思自老家整理出來,也為「半個文壇」的林海音客廳描繪最清晰的樣貌。

 

 


⭔ 林海音《來信記錄登錄冊》
物件上的標籤紙為夏祖麗的筆跡,信件往來登錄冊記載著1990年代文友通信的紀錄,這是林海音眾多信件中所記錄一部分,全部典藏信件千餘封,自1970到1990年代,見證了林海音在《聯合報》副刊、《純文學》雜誌上所打造的文學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劉枋陳香梅華嚴、林海音、徐鍾珮張明等人合照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林海音、
何凡收藏文友照片

林海音與何凡夫婦相合相隨,有他們在的地方,就是文友齊聚之處。右起隱地、何凡、鄭清文鄭清茂。(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黃得時與何凡、林海音、林良等於林海音家合影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林海音、何凡收藏文友照片

林海音的客廳,人稱半個文壇。左前一林文月,左後一楊牧,右前一齊邦媛,右二殷張蘭熙,中座者為臺靜農。(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張明、劉枋、
琦君、林海音、郭晉秀合照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承載文學的弧線

 


⭔ 葉石濤藤椅
葉石濤習慣坐在此藤椅寫作,自1960年代於書房使用,超過30年,極具紀念價值。陳芳明描寫1989年拜訪葉老時的情景:「原來他文字所說的天譴,並不只是精神層面而已。一把陳舊的藤椅緊貼斑驳的書桌,玻璃窗外是喧嚷的市聲……從前在書裡看到他坐在桌前寫稿的照片,由於是黑白印刷,我以為那是優雅的空間。」 這座承載著文學力量的藤椅徵集入館之後,經過細密的修復作業與3D掃描,並成為《夢獸之島》VR射擊遊戲中的破關道具,完整經歷了文物進入博物館後的奇幻旅程。(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臺灣作家的書房中,總有一把藤椅,其材質與編製,適合熱帶氣候下的消暑,在寒冷時節鋪上毛毯即能感受溫熱,是作家一年四季、夜半孤燈、黎明破曉的陪伴者,是創作的思緒孕育靈感、召喚缪思的見證者。

 

一個作家坐什麼樣的椅子,不必然因此創作什麼樣的文學。但作家對器物的選用或不得不用,有時還是會讓這些器物長出特有的靈魂

—— 陳令洋〈一直都在,只是沒有存在感——籐椅和它的葉石濤〉

  

葉石濤的藤椅,陪伴他落腳高雄左營後的每一天,手把上煙燻的痕跡,像是萬縷心思自手指的頂端蔓延到支撐身驅的脊椎,直到思想中樞。這把藤椅在葉石濤的晚年捐贈至本館,當時他仍日日書寫與閱讀,館方另外購置了看似舒適的多功能椅子供其所用,卻被婉拒,「還是藤椅覺好[ˊKa Hoˊ]啦」葉老老痰滾動的笑聲,充滿在素樸的書房兼臥房,外頭車水馬龍聲,作家與來訪者的談笑聲,數十年的寫作,這些聲響、文字、成就、萬種心思,通通收進籐椅的紋理裡,為後人銘刻記憶。

以修護紀錄片重現葉石濤藤椅的修護紀實,作為文學史上具有獨特意義的一張椅子,修復師如何權衡文物的歷史意義與物件功能性,評估修復程度,並以穩定現況為首要目標,執行適切的修復與維護。留下的物件它不單單只是尋常藤椅,更承載著夙人風範。

 

 

⭔ 承載文學的弧線——葉石濤藤椅修護記
國立臺灣文學館製作

 

 

 

 


⭔ 匠人魂・再現筆墨靈光
修復師穿梭於文物間,一點一滴累積,在重組與修整中,重現文物的璀璨風華,延續文學的恆久靈光。

 

下一篇
文物再現:守護永恆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