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樂寓毫端──臺灣文學的毛筆時代捐贈展

匾聯敘意

對聯和橫幅,是作者之學識、品德、誠意的試金石,既要砥礪自己,也可勉勵文友,都是張開來、掛出去,供眾人賞析,不容差錯丟臉的。這些匾聯,規律又有韻味,在書本封面題字,在居家大門對聯,在官商招牌匾額,一句一對,以筆墨承載,即成力量。

 



𓇬   𓇬   𓇬


 

🖌 周定山〈隸書「事能、人到」對聯〉

「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聯文一說為清代陳伯崖所撰,1964年周定山書。隸書,呈現用墨乾濕濃淡和結體的寬博緊密的巧妙變化與呼應。(周定山家屬)

  釋文  

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款識  

甲辰秋日
周定山書時六十有七

  作家介紹  

周定山(1898-1975),本名火樹,字克亞,號一吼。彰化人。少入公學校就讀,課後則在私塾學漢文,後因家貧輟學,曾學木工與營商,亦曾輾轉在中部地區教授漢文、擔任報社編輯。也曾從軍,開設中藥行,在霧峰林家擔任家庭教師,為生計奔波。戰後加入櫟社、自創半閒吟社。詩作數量極多,並經自己多次抄寫謄錄,繫年整理,有《一吼居詩存》六集與《倥傯吟草》、《大陸吟草》等詩稿,手稿文物今均存於本館。

  想跟你說  

此聯作於1964年周定山67歲,正是書家書風漸為成熟之時。上下聯的單字無論在用墨乾濕濃淡和結體的寬博緊密,都可見到變化與呼應,是一件藝術價值極高的作品。



𓇬   𓇬   𓇬


 

🖌 朱景英〈隸書「學續.家鄰」木刻對聯〉

「學續一鐙傳孟縣,家鄰三島占凔洲」對聯,為朱景英書贈尚老學兄,乾隆年間。隸書,波磔出鋒,結字寬綽,筆力雄強。此木刻對聯為日治時期鈴村串雨贈予尾崎秀真之物,尾崎以「溫雅蒼古」盛讚之。(魏清德家屬捐贈)

  釋文  

學續一鐙傳孟縣,家鄰三島占凔洲

  款識  

尚老學長兄清鑑
茞汀朱景英

  鈐印  

朱景英印(朱文);幼芝(白文)

  作家介紹  

朱景英(?-?),字幼芝,一字梅治,號研北。為湖南省武陵縣人。乾隆15年(1750)解元,乾隆34年(1769)臺灣海防同知,駐鹿耳門,著有《海東札記》四卷,記述當時臺灣的山川、海洋等地理形勝與氣候、物產等。在臺詩作編入《全臺詩》第3冊。

  想跟你說  

朱景英為乾隆年間人,約於1769年來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此隸書木刻對聯雖非紙本墨跡,仍可看到朱景英在隸書用筆的講究,強調波磔出鋒之意趣,結字寬綽,筆力雄強。

一百年前的報紙已經討論過這件作品了。1916年7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第5版,尾崎秀真的專欄〈讀古莊清談〉,介紹朱景英這件木刻對聯,並有照片。



𓇬   𓇬   𓇬


 

🖌 洪鐵濤〈行書「萬事.中年」螺鈿對聯〉

「萬事不堪回首,中年多所負心」對聯,1934年秋日洪鐵濤撰書。行書,筆力雄健,螺鈿精緻富貴。(洪淑昭捐贈)

  釋文  

萬事不堪回首,中年多所負心

  款識  

甲戌秋日
鐵濤

  鈐印  

燉煌氏(朱文);洪坤益章(朱文);鐵濤之印(朱文)

  作家介紹  

洪鐵濤(1892-1947),名坤益,字鐵濤,以字行。另有洪荒、剃刀先生、霜猿等多個筆名。為南社、采詩會、春鶯吟社社員。1930年與社友創設《三六九小報》,同趙雅福兩人為主要編輯員。長於詩,為擊缽健將,尤長詠物,並擅書法。作品輯錄為《洪鐵濤文集》、《洪鐵濤小說集》刊行。詩作編入《全臺詩》第55冊。

  想跟你說  

此聯為洪鐵濤所撰所書,於1934年完成。洪鐵濤學何紹基行書,然筆力雄健更有過之,可想見其人豪俠之氣,此螺鈿對聯另有竹刻版本,由於材質之異,而呈現不同的氣質,螺鈿版對聯工藝精緻帶有富貴氣,竹刻版則有呈現文人風雅氣質,皆有可觀。

此二句未見於《全臺詩》55冊洪鐵濤詩作內,但根據紫珊室主〈花情月意〉(連載於《風月報》)所述,此句確為洪氏所撰。


 

𓇬   𓇬   𓇬

 

🖌 洪鐵濤〈行書「太空.虛谷」對聯〉

「太空橫劍氣,虛谷有書聲」嵌名聯,1930年代洪鐵濤撰書,贈善化蘇東岳。首字所嵌太虛二字,為蘇東岳別號。行書,首字刻意拉長,其餘四字均衡巧妙鋪陳於竹節內。(洪淑昭捐贈)

  釋文  

太空橫劍氣,虛谷有書聲

  款識  

贈太虛君
洪鐵濤

  鈐印  

鐵濤(朱文)

  想跟你說  

此聯為嵌名聯,上下聯的第一字各為「太」和「虛」,兩個字因竹節空間而刻意拉長,然在其他字的大小與字勢的對比中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推測應是洪鐵濤直接於竹節作書。太虛為善化蘇東岳,號太虛逸人。

蘇東岳(1902-1957),號太虛逸人。善化人。為浣溪吟社吟社、淡如吟社社員,從南社林珠浦學詩。有作品《蘇太虛紀念誌》刊行。



𓇬   𓇬   𓇬


 

🖌 洪鐵濤〈行書「萬事.中年」竹刻對聯〉

「萬事不堪回首,中年多所負心」對聯,1934年秋日洪鐵濤撰書。行書,筆勢連綿,竹刻呈現文人風雅氣質,本聯另有螺鈿版。(洪淑昭捐贈)

  釋文  

萬事不堪回首,中年多所負心

  款識  

甲戌秋日
鐵濤

  鈐印  

燉煌氏(朱文);洪坤益章(朱文);鐵濤之印(朱文)

  想跟你說  

此聯為洪鐵濤所撰所書,於1934年完成。此竹刻六字對聯,巧妙地將字刻於竹節之中,推測應是洪鐵濤直接於竹節作書,雕刻功力亦佳,能忠實傳達書法的精妙用筆,與連綿的筆勢,雖非紙絹墨蹟,亦彌足珍貴。



𓇬   𓇬   𓇬


 

🖌 張李德和〈行草書拯世慈航〉

「拯世慈航」四字書於1969年春日,張李德和77歲,行書,以纖弱之力,展現拏雲攫石之勢,是為驚人。(蘇張婉英捐贈)

  釋文  

拯世慈航

  款識  

己酉之春 逸園年七七

  鈐印  

若水(朱文);羅山女史德和(白文);琳瑯山閣主人(朱文)

  作家介紹  

張李德和(1893-1972),字連玉,號羅山女史、琳瑯山閣主人。雲林人,1912年適嘉義醫士張錦燦,共創諸峰醫院,建立產婆講習所。張李德和擅長詩、詞、書、畫、琴、棋、絲繡七絕,為菼社、羅山吟社、玉峰吟社、嘉社、鷗社社員,並加入春萌畫會、鴉社書畫會。除了文化藝術界之外,戰後也活躍於政壇任省議員會員等職。



𓇬   𓇬   𓇬


 

🖌 蔡蓮舫〈楷書贈古莊嘉門書畫跋〉

1896年,雲林事件之後,蔡蓮舫書此贈呈負責平息安撫事件的古莊嘉門。楷書表現平正、精謹的書寫態度,也是對新政權的表態。這是內涵歷史記憶的筆墨之作。

  釋文  

臺灣自歸併以來,士頌禧年,民歌德政。不意雲林一、二鄉原愚頑,欃槍負隅,擾罹黎庶,殘害生靈。朝廷赫然震怒,興師遏定,有古莊閣下嘉門者,我當島之內務部長也,具悲天憫人之志,抱民胞物興之懷,丙申孟秋巡視南荒,於雲林匪首罪魁儘屬格外招撫,一時倒懸旋解,仁政永行,蚩蚩皞皞,有不風行而草偃者矣。幸適大駕寵臨,茅舍增光,見夫長官循良布化銘感五中,無可奉獻,爰將傳家珍品古書一枚,乃文天祥公號文山,宋之信國公也,并古畫一幅,奉呈座右,以表微誠,俾後之睹是書者,可為心銘之鑒,謹題其額聊以誌不忘云爾。

  款識  

明治二十九年丙申九月呈贈,古莊閣下賜鑒,臺中蔡蓮舫謹跋

  鈐印  

蔡氏蓮舫(白文);蓮舫又字?琴(朱文)

  作家介紹  

蔡蓮舫(1875-1936),名占開,號雪橋,為臺中清水蔡源順家族的後代,與霧峰林家、板橋林家為姻親。日治時期擔任保良局長、臺中廳參事、臺中區長、臺中州協議會員、臺中市協議會員、彰化銀行監事等職。《黃旺成日記》內提及的東家,就是蔡蓮舫。

  想跟你說  

此作書於1896年,蔡蓮舫剛逾二十歲,在傳統士人教育所要求平正、謹嚴的楷書為首要之下,通篇作品以歐陽詢、柳公權的筆意貫串,雖行列間的字形結體或寬或長,缺乏一致性,但是精謹的書寫態度,躍然於紙上。古莊嘉門於1896年6月雲林事件發生後,擔任民政局內務部長,負責事件的平息安撫。

讀書人的腰骨如果能軟能硬,在生命過程中,應該是能比較順利而輕鬆的,此件作品或可作為啟發借鑑。



𓇬   𓇬   𓇬


 

🖌 鄭指陳〈行書條幅蔣和學書雜論〉

文出於清蔣和《蔣氏游藝秘錄.學書雜論》,主張書法應無法,無固定的方法模式,應有自己的體悟。行書,1918年書贈爾瑜兄,線條有趙孟頫的書寫筆意,流暢秀妍,字形略為外拓,摻合顏真卿的向勢結體,符合雅俗共賞的書法審美觀點。

  釋文  

學琴得之海上,參禪得之屠門,既得之後,無法非實,無法非空,實處習,空處悟,到得悟境,觸處天機,頭頭是道矣。豈必人人見舞劍器,聞江水聲耶!

  款識  

戊午元春錄書法正傳學書雜論,以應爾瑜仁兄大雅索書,啟吾鄭指陳

  鈐印  

□□□芳(朱文);鄭印指陳(白文);啟吾(朱文)

  作家介紹  

鄭指陳(1862-1929),字啟吾。臺南人。為清代秀才。曾任職於臺南第二公學校(今立人國小),後轉入商界發展,晚年以舌耕度日。著有《管學簡札》一書。詩作未結集,多見於兒玉源太郎《慶饗老典錄》、妙心寺藏本《省廬剪報》、鷹取田一郎《壽星集》、王炳南手稿《南瀛詩選》。

  想跟你說  

鄭指陳為清末秀才,其書法表現受傳統教育影響,此作寫於1918年元旦,線條透露出趙孟頫的書寫筆意,通篇流暢秀妍,字形略為外拓,摻合顏真卿的向勢結體,落款記為應索之作,切合書風,符合雅俗共賞的書法審美觀點。

傳統教育受科考影響,要求試卷書寫必須審視線條、結構與章法,因此這時期的楷書多取法唐人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行書則以趙孟頫、董其昌為基調。

 

(註:上述□□□因無法辨識,因此以符號代之)

 

上一篇
酬唱傳情
下一篇
冊頁寄念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