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眾聲喧嘩──1980年代以降的臺灣文學風貌

多音交響的母語文學
作者:陳慕真(國立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

隨著戰後1980年代政治的解嚴,以及文化主體意志的深化與高漲,將文學回歸本土文化或以母語表達的熱忱促成「母語文學」的興起。語言和文化、族群意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母語文學」的興起除了展現各族群對長期「國語政策」的一種反動外,更積極主張在於以民族的母語為根本,維繫其族群文化的同時,亦建構族群意識。戰後臺灣的母語文學也因此在「臺語文學」、「客語文學」、「原住民文學」的多方開啟下展開了豐沛的面貌。
 

 

1990年代之後,臺灣母語文學逐漸呈現文學語言的轉向,作家們從在文本中夾雜著特殊文化情境的描寫,或是漢語與族語的「混語」文體,到全數以母語進行書寫。這當中經歷了各族群對於書寫文字的討論,以及語言與文化建構的反覆辯證,至今仍是一個持續性開展的議題。

然而,有不少作家卻也呈現了豐富的母語文學創作。原住民語文學方面,如娃利斯.羅干(泰雅族)的《泰雅腳蹤》(1991)、夏曼.藍波安(達悟族)的《八代灣的神話》(1992)及夏本.奇伯愛雅的《釣到雨鞋的雅美人》(1992)等,常以族語書寫或以族語和漢文並行的書寫方式進行母語文學創作。

客語文學方面,杜潘芳格、黃恆秋、利玉芳、張芳慈、葉日松、馮輝岳、劉慧真、陳寧貴、曾貴海、龔萬灶、馮輝岳等作家皆投入客語書寫的行列,創作文字則多以漢字為主。而臺語文學在戰後母語文學的成果更為可觀,舉凡新詩、小說、散文、戲劇等各文類均質量兼備,重要的臺語作家如小說家陳明仁、陳雷、詩人林宗源、黃勁連、胡民祥、李勤岸、莊柏林等。

戰後臺灣作家以母語創作文學的歷程,從八○年代即在社會運動當中開始醞釀,到九○年代逐漸成形,並漸趨發展成熟。在臺灣文學長期被殖民的歷史脈絡中,這些作家無論是透過白話字、漢字,或是漢語與羅馬拼音並用的方式,皆以臺灣本土母語為書寫語言,創造出與族群、生活語言一致的文學語言。這些作品在臺灣文學的發展過程中,正是展現臺灣主體性的具體實例與典範。
 


李喬等編《客家文學精選集》,收錄客家籍作家作品。

 


以刊載臺語文學作品為主的期刊《臺文Bong報》創刊號。(國立臺灣文學館館藏)

 


延伸閱讀

下一篇
用筆來唱歌──原住民文學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