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眾聲喧嘩──1980年代以降的臺灣文學風貌

在家園與異鄉之間──旅行文學
作者:簡義明(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

「旅行」的目的與方式,不管從時間上的古今,還是空間上的東西,皆有其不同的型態與因緣,所有的移動本身,都構成自我認同與他者對話的起點,也牽涉到條件不一的政治、經濟條件。臺灣的「旅行文學」非從近代、當代開始,解嚴之前,無論是1957年陳之藩《旅美小簡》,或是1966年鍾梅音《海天遊蹤》,都是受到當時讀者歡迎的窺探世界之作。此外,三毛在1976年出版的《撒哈拉的故事》則是充滿異國情調的旅行書寫,形塑了一種獨立、勇敢又浪漫的文體風格與吉普賽情懷。
 


胡錦媛編,《臺灣當代旅行文選》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1990年代末期,臺灣兩家航空公司分別與報刊媒體合作,舉辦了旅行文學獎,帶動了旅行文學的書寫風潮,從歷屆得獎作品的內容與性質可以看出,這些作品及其背後所寓含的觀看與審美意識,多半還是跟全球化浪潮中,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所形塑、散佈的進步意識型態密切相關;亦即,比較容易抵達,並具備濃厚商業、文化與藝術氣息的旅行路線與地點,比較受到作者與讀者偏好,影響所及,目前臺灣出版市場中大量且頻繁的旅行相關出版品,也多以文化商品的姿態呈現。這也注定了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在發展上的若干侷限,這些觀看世界的目光看似多樣與多元,實則多半被商業與文化帝國的牢籠給牽絆。
 


劉克襄《11元的鐵道旅行》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

 

如果參照同一期間,臺灣若干出版社所推出的外國旅行文學書系,就可得知,臺灣當代旅行文學比較缺乏硬派、冒險與高度反省式的作品型態。還好,依舊有若干別出心裁的作者,帶領讀者看到了這世界的另一種風景。比如,不斷在路上、彷彿擁有班雅明筆下「漫遊者」身影的舒國治,他可算是承繼1960年代Jack Kerouac「垮掉世代」的旅行者,是在尋常事物與巷弄中皆能看出一番趣味與意義的老靈魂;或者像劉克襄,始終以非常緩慢的姿態,在鐵道與小鎮中來回穿梭,企圖替島嶼上庶民的生活場景,描繪出這片土地的細緻與遼闊。又比如年輕世代的謝旺霖與伊苞,不管是為了解答自身精神的困惑、或者回應族群與女性的困境,他們的西藏轉山之旅,彷彿替當代臺灣的旅行文學探索了一條艱難、但意義較為深遠的路徑。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土地的心跳與文學的胎動──自然文學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