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 常設展

爆炸,每個人都飆出高音


  


 


ヽ(‘ ∇‘ )ノ 終於來到的合唱:議題爆炸

「關懷現實」從日本殖民到戰後戒嚴的時間裡,都是危險的禁忌。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是作家的再一次試探禁忌。他們大聲辯論「文學不應該關心鄉土嗎」,迂迴表達了關懷現實、衝擊政治的渴望。

論戰引起了社會注目,1980年代民間社會的思想能量勃發,終於在1987年衝出「解嚴」的新局。自此,臺灣文學迎來了「大聲說自己的故事」的年代。過往被掩蓋的聲音、議題、思想,統統噴湧而出。族群政治,有原住民文學和母語文學;性別議題,有女性文學、同志文學;環境關懷,有海洋文學、自然書寫。寫作形式的觸角也伸向「報導文學」,直接描寫社會的傷口、闖入過去的禁區、挑戰黨國的威權,而有了「政治文學」。
 



1980年代,林燿德、羅青等人喊出「後現代」文學運動。他們引介、模仿西方理論,轉化為適合自身的版本,在文學上抱持開放態度,主張一切均可解構、均可挑戰。這樣的「玩心」使得「後現代」作品帶有戲謔靈動的氣質。詩人夏宇、零雨的語言「特技」,強力解構日常文字。即便是最嚴肅的政治議題,黃凡、張大春、舞鶴這樣的作家,也保持插科打諢的餘力。

禁忌一一打破,弱勢一一現身,這是一個充滿爆發力的年代。

 

《眾聲喧嘩》多媒體裝置。
錯落垂掛的螢幕,循環播放作家談論自身作品的影音。於展間走動時,你將感受到被各界議題包圍的視讀意象。歡迎走進眾聲喧嘩的台灣文學新時代。

 


小男孩問我:「後來呢?」我問:「你說呢?」小男孩搖搖頭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現在很不快樂,她一定也像我一樣不快樂。」男孩的母親在車廂的另一頭叫著小男孩,提醒他要下火車了,小男孩快速的跑步過去,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事,又折回來告訴我,「Jada,我還是不想作山地人。」我看著因為坐火車而相識的小男孩慢慢的自我視線消逝,才驚覺到,這一句話十幾年前我也曾經對媽媽說過,只依稀記得媽媽當時好像哭了,那個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我終於知道了。

──利格拉樂.阿[女烏]〈JADA,我不要做山地人〉

 

 


Koh 來 tsit̍ 對枕頭
請出價,sió 等……
睏過數十年 ê 恩愛
guán 兄弟姊妹 lóng 來出世
Lín beh 出 juā-tsē
來,聽詳細
Tsi̍t̍ 對舊枕頭
睏過大東亞戰爭
睏過二二八事件
孤枕難眠 ê 目屎
緊張驚惶 ê 歲月
睏過台灣 ê 歡喜 kap 心酸
Lín beh 出 juā-tsē

──陳明仁〈拍賣老台灣〉

 

 


我不曉得把弗氏海豚形容為「迷途羔羊」是否恰當,從有限的資料上得知,弗氏海豚是深潛型海豚,牠們潛水深度深達五百公尺。海水裡,或許牠們擁有堅強的意識及堅定的方向。海面畢竟只是一個表象空間,我們能夠理解的範圍及深度的確相當有限。

海上茫茫,何況海面下的無底深邃,忽然間,我覺得迷惘。

也許,在牠們眼裡,我們才是迷途的羔羊。

──廖鴻基〈迷途羔羊──弗氏海豚〉

 

 


我父親是個善良的人,嗜好酒和胡琴,但這兩件事不能湊在一起。我父親作古許久,我還保存著他的照片,每張照片裡他都咧著嘴笑,好像知道日後他的兒子會在一篇小說中描述他的笑容。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覺得虧欠他。

[讀者諸君如果對他發生興趣,可以寫信到這個地址──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五五五號 聯合副刊(我預備把這篇文章投給這家報紙。)]

──黃凡〈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

 

 


後設形式本身始終不是我的目的,它是讓某些事物得以存在、顯現的一種權宜方便。它是某些事物的居所。它或者是一組套箱、單一牆面上許多大小、樣式各異的抽屜、無限延伸的數列、不斷增值的病原體、某隻壁虎一生中掉下來的尾巴的總和、畫壞了的一百粒富士蘋果、風流皇帝的三百個同父異母的親生(?)兒女……它可以侵入任何文類,探討任何問題。

──黃錦樹〈再生產的恐怖主義〉

 


 


◦°˚\(*❛‿❛)/˚°◦ 浪漫就是你做不到的:言情小說

1990年代,臺灣的本土言情小說重新崛起,與武俠小說一起在「租書店」滿足了相對被主流文壇忽略的讀者。言情小說其實早在1960年代初就有郭良蕙的《心鎖》、瓊瑤的《窗外》開啟先鋒,並帶動亦舒、玄小佛等女作家掀起第一波風潮,但本土創作卻出現中斷,臺灣進入一段長達十年的「外國羅曼史」稱霸的時代。言情小說勇於混血、跨界、吸收不同養分。

1990年代初期,席絹《交錯時光的愛戀》開啟了歷史穿越小說的類型、左晴雯《烈火青春》跨入了男男關係的「BL小說」領域,言情小說創作能量爆發。以都會生活、性別權力、女性情欲為題材的各種作品,可以看見社會脈動的劇變、性別的不平等、以及相伴而來的欲望。所謂「浪漫」,往往建立在日常生活的遙不可及之上。
 


 


莫名的淚水湧上楊意柳的眼眶。這婦人是蘇幻兒的母親呢!瘦骨如柴的她依然美麗,錦衣華服也掩不去淒愴受難的心……這是一個在男性至上的社會中倍受欺凌的弱女子呀!被那暴怒老人施以拳腳應該不是第一次了,而那男人丟下的威脅似乎比剛才的傷害更為可怖。

天!宋代的男人都是這樣的嗎?她竟然來到這樣的年代!唉,她反正是來了,代蘇幻兒活下來,就有義務幫助蘇幻兒的母親。楊意柳呀楊意柳!你未免將自己想得太偉大了,目前的你可什麼也沒有呀!而且此刻你存在的時空不是在女男平等的二十世紀,而是在男性至上的古老年代中。男性自尊過度膨脹的同時,就明白顯示出女人的無足輕重!這時代, 女人的價值大概與一件傢俱差不多──心中的聲音冷冷的提醒她。

──席絹《交錯時光的愛戀》

 

 


出乎意料的,展令揚竟坐在草坪上,發出令人不安的笑聲,按著才瀟灑帥氣的自草坪上一躍而起,維持著那張興奮的笑臉,出其不意的撲向向以農,眼神曖昧的瞅住他,雙手更緊緊的繞過他寬厚的雙肩,勾住他的頸項。「太好了!打從一開始,我就一直想嘗嘗和你『打ㄅㄜ』的滋味,只可惜前一回失敗了,這次我不會再錯失良機了,呵呵!」

那兩聲「呵呵」實在夠教人全身發麻、血液頓時冰到最低點。

──左晴雯《烈火青春》

 

 

▸  邱妙津〈假面偶〉手稿|邱妙津(1969-1995)生前未發表的劇本作品〈假面偶〉手稿。邱妙津為臺灣同志文學的代表性作家,《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等著影響深遠。1995年逝世於巴黎,終年26歲。


 

 

୧ | •̀ ل͜ •́ | ୨「讀者」的活躍,分眾的形成:臺灣文學與新媒介

1990年代以後,臺灣富裕而有自信,繁華的文化活動也滲進了商業邏輯。金石堂書店首創「排行榜」,成為出版業的指標;《聯合報》、《中國時報》帶頭企劃有專題的副刊,開始打造作家成為文化明星;傳播科技改變了日常生活,文學作家也要活躍於廣播、電視與網路。

「網路文學」是這個時代的全新現象,最明顯的是「網路詩」形式,另外「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BBS站、「明日報新聞台」網站,都創造了新世代文學人的互動場域,藤井樹、蔡智恆的網路小說走紅,預示了二十一世紀文學新市場。在網路上,作家不僅發表作品、相互交流,更重要的,與讀者直接往來,不再假手中介機構。這是一個讀者活躍、分眾形成的年代,網路一方面連結了所有使用者,一方面分化為性格不同的社群。

「作家」不再是一個絕對崇高的稱號,「讀者」也有更多逆向影響、甚至加入創作隊伍的管道。
 

《文學籤詩機》互動裝置
文學籤詩機運用臺灣傳統宗教的元素,讓文學之神的籤詩解答你的疑惑。他的功用像是西方的樂透詩或幸運籤。上面的文字是從臺灣現代文學作品中,摘錄簡短的句子,可以作為問題的解答,或是指引你一個方向。上面的「大吉」、「中吉」、「小吉」,代表著這支短籤的好運是大量、中等的,或少量的。相信文字語句裡,藏有參透生命的奧秘嗎?歡迎親至現場壓下按鈕,祈求籤詩的指引。作家們的小說選句,將讀出與你目前心境呼應的文學玄機。祝你好運。

 

《秀才燒水新聞台》。
有限的生命、永生的網路。2004年袁哲生離世,創設的新聞台,卻仍蜂擁而至網友的掛懷與問候。無數留言的白紙黑字,是帶不走的數位足跡。現場追溯,請前往「
袁哲生@秀才燒水」。

 

 


 

 前往【未 來】

上一篇
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
下一篇
____,寫我們一起的未來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