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航向浩瀚──臺灣海洋文學特展

文化之海

討海人與海海洋的子民-達悟族與海女性與海


 

討海人與海

「漁村、討海人」的意向可謂海洋文學最普遍的寫作題材。臺灣位居大海之上,從南至北,即至離島都有港口設立。傳唱港口的歌曲、描寫漁村的人情風土、刻畫討海人在海上為了生存而努力的拼搏,織就了臺灣庶民生活的海洋文學。

 


〈港都夜雨〉

今夜又是風雨微微 異鄉的都市
路燈青青 照著水滴 引阮心悲意

青春男兒不知自己 要行叨位去
啊~漂流萬里 港都夜雨寂寞暝


想起當時惦在船邊 講甲糖蜜甜
真正稀微你我情意 煞來拆分離
不知何時會再相見 前情斷半字
啊~海風野味 港都夜雨落抹離


海風冷冷吹痛胸前 漂浪的旅行
為著女性費了半生 海面做家庭
我的心情為你犧牲 你那抹分明
啊~茫茫前程 港都夜雨那抹停


- - - - -

◎ 以港都基隆為背景的臺灣台語抒情歌。呂傳梓作詞、楊三郎作曲。1958年。
 

 

〈補破網〉


看著網 目眶紅 破甲這大孔
想要補 無半項 誰人知阮苦痛
今日若將這來放 是永遠無希望
為著前途弄破網 找傢司補破網


手拿網 頭沈重 悽慘阮一人
意中人 走叼藏 哪沒來逗幫忙
姑不利將網振動 舉網針接西東


天河用現做橋板 全精神補破網

(魚入網 好年冬 歌詩滿漁港
阻風雨 駛孤帆 阮勞力無了工)
雨過天晴魚滿港 最快樂咱雙人
今日團圓心花香 從今免補破網


- - - - -

◎ 以修補漁網象徵戰後重燃希望的臺灣台語歌。李臨秋作詞、王雲峰作曲。1948年。

 

⚓︎《風雨海上人》|杜披雲著,九歌出版社出版,2000年7月。書中以基隆八斗子的傳統漁村為場景,以日治時代到終戰後為背景,描述八斗子一群討海人的故事。(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討海人》|廖鴻基著,晨星出版社出版,1996年。此書為廖鴻基的第一本著作,作者以親身的海洋經驗,描寫討海人的艱辛,以及面對海洋生活的哲學。(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海煙〉手稿|呂則之著,《海煙》第一章前五頁,完稿於1980年。(呂則之提供)

 

 

⚓︎《海煙》|呂則之著,1983年,自立晚報社出版。本書以澎湖為背景,以圍繞著澎湖周圍的海洋為主題,描寫澎湖居民風土人情受到海洋影響的小說。葉石濤評論此書為:「一部臺灣文學史上未曾出現的海洋為主題的小說,暗示在臺灣文學的領域上可以開拓的一條新路。」《海煙》確立了八〇年代之後臺灣海洋文學的旗幟,本書亦晉入自立晚報百萬長篇小說最後決選。(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葉石濤捐贈)

   


 

海洋的子民-達悟族與海

世居在蘭嶼的達悟族人與海洋的關係相當密切,舉凡生活飲食、祭儀文化、生存勞動,都與大海脫離不了關係,達悟族人可說是與海共生的海洋子民。例如在魚的分類上,包含了「男人魚」和「女人魚」的區別,每年一次的飛魚季,更呈現了達悟族人對於海洋、大自然、生態、生命體系的價值觀。相較於漢人的海洋文學,達悟族作家筆下的海洋文學則顯出其自然、純樸又深具生活化的豐富面向。

 

⚓︎《老海人洛馬比克》|「閱讀時光」I 臺灣文學改編戲劇影片,改編自夏曼・藍波安原著《老海人》,由鄭有傑編導。影片敘述老海人洛馬比克在蘭嶼孓然一身的成長故事,其平靜語調的敘事方式,使老海人在少年時期歷經處境變動的無奈與內心壓抑的情感,形成了強烈對比。(文化部提供,2015年)

 

 

⚓︎《行於路上的舟——館藏蘭嶼十人拼板大船建造紀錄》|透過典藏的機緣,解構達悟族人千百年來傳承的手工造舟細節過程與智慧,並運用科學掃描,提供學者拼板舟的特性與力學數據等資訊,也藉此將流傳的精神及故事,以另一種方式傳播、延續。(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提供,2013年)

 

 

⚓︎ 拼板舟|由蘭嶼作家夏曼.藍波安親手製作。

 

 

⚓︎《小男孩與大鯊魚》電子書|改編自夏曼.藍波安原著,由林建享改編、蕭雅綺繪製,講述從前有位達悟族小男孩與大鯊魚成為靈魂好友的古老傳說。(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提供,2015年)◎歡迎點擊連結進入國立公共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平台,加入會員並登入後,即可借閱瀏覽完整繪本內容。

 

 

    

⚓︎〈三條飛魚〉手稿|夏本.奇伯愛雅著,描述作者於飛魚季時,第一次參與家族捕魚行列的經驗,包括製作用來照明飛魚用的火把——「千蘆葦」,並紀錄飛魚季期間的賀語,以及航行在海上的諸多禁忌,此份手稿亦包含了達悟族母語詞彙的呈現。題名「三條飛魚」的數字「三」,在飛魚季內是最幸運的數字,其次是一到十的單數。(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夏本.奇伯愛雅捐贈)

 

 

⚓︎〈海…有多深〉手稿|夏曼.藍波安著,完稿於1999年5月10日。此文流露出作者對於親情的真摯描寫、捕魚過程中與魚群的互動與思考,以及對海洋的熱愛。(夏曼.藍波安提供)

 

 

⚓︎〈黑色的翅膀〉手稿|夏曼.藍波安著,描述達悟族人於飛魚季的豐收。(夏曼.藍波安提供)

 

 

⚓︎《黑色的翅膀》|夏曼.藍波安著,聯經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黑色的翅膀》敘述作為達悟族核心價值的飛魚神傳說故事和知識,以及四個達悟族青年自小對海洋的愛戀和友情,書中人物的對話採用達悟族羅馬拼音和漢語對照,別具意義。(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蘭嶼行醫記》|田雅各(拓拔斯・塔瑪匹瑪)著,晨星出版社出版,1998年6月。本書為布農族醫生作家拓拔斯至蘭嶼行醫的紀錄,書中以散文的筆法呈現「山」與「海」的原住民在文化上的差異。(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冷海情深》日文版|夏曼.藍波安著,魚住悅子翻譯,日本東京:草風館出版,2014年。(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女性與海

海洋與生存的關聯多與男性連結-航行至遠洋的船員、在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出海的水手-多為男性的象徵。然而,在海洋文學中,作家亦關注到了女性的角色-在港口送別丈夫的妻子、在漁村從事漁業勞動的女性、等待遠洋船員回家的子女,凡此皆呈現了女性視角下的海洋文學。

 


          〈安平追想曲〉

身穿花紅長洋裝 風吹金髮思情郎
想郎船何往 音信全無通 伊是行船仔逐風浪
放阮情難忘 心情無塊講 相思寄著海邊風
海風無情笑阮憨 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相思情郎想自己 不知爹親二十年
思念想要見 只有金十字 給阮母親仔做為記
放阮私生兒 聽母初講起 越想不幸越哀悲
到底現在生也死 啊!伊是荷蘭的船醫

想起母子的運命 心肝想爹也怨爹
別人有爹疼 阮是母親晟 今日青春孤單影
全望多情兄 望兄的船隻 早日回歸安平城
安平純情金小姐 啊!等你入港銅鑼聲


- - - - -

◎ 描寫臺南安平港等待荷蘭情郎的女子之傳奇故事。陳達儒作詞、許石作曲。1951年。
 

 

⚓︎《基隆八斗子在地文學家——王拓》|《金水嬸》作者王拓,親自導覽自小生長的八斗子與基隆嶼的海景。這片土地與在此依海為生的人們,是他創作的豐沛能量。而昔時觀海的日常,使他有著如海洋強悍的性格,同時也感同身受於大自然底下人類的渺小。(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提供,2012年)

 

 

⚓︎〈金水嬸和他的兒子們〉手稿|王拓描寫故鄉基隆八斗子漁村的貧苦和生活。(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王拓捐贈)

 

 

⚓︎《金水嬸》|王拓著,香草山出版,1976年。本書題材取自作家王拓的故鄉基隆八斗子漁村,以一位勤勞、純樸、堅忍的傳統婦女「金水嬸」為小說主角,刻畫其在封閉、落後的漁村中,趕不上工商社會多變的生命故事,此部小說於1987年改編為同名電影上映。(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李魁賢捐贈)

 

 

⚓︎《鹽田兒女》|蔡素芬著。1994年5月出版,聯經出版社。本書以臺南七股的濱海漁村為背景,描述鹽田上勞動的婦女與他們的生活,觸及了臺灣於1950至1960年代從農業社會過度到工商社會,漁村的變化與凋零。(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上一篇
歴史之海
下一篇
生態之海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