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文學拾藏──「拾藏:臺灣文學物語」特展

出口

出口

透過文字,作家將自身的思想、心意等,用沉默卻不可忽視的力量宣示。筆是口,字是他們的話語。文學乘載著奔馳的意念,做出流傳至今的永恆表態。

 

師大台語戲劇社社員合照

照片裡的青年們坐在舞臺邊上,臉龐自信明媚。1949年,一群才華洋溢的熱血青年們,在動盪的時代中,艱難地堅持文藝愛好,組成師大臺語戲劇社,有諜對諜的共產黨青年、藝術家、銀鈴會成員共同合作。這是精彩的首演之後,成員留下合照的經典瞬間。

然而,他們用舞臺展現對於社會的深刻關懷,用臺語傳達捍衛在地文化的力量,表現本土特色,卻在幾次演出風光結束後,四六事件發生,成員有人被槍斃、有人受牽連入獄,其他人則紛紛逃亡,社團匆匆解散。當時的笑容都明麗,而今只剩下一張黑白照片乘載著這段蒼白的歷史。

這群意氣風發的青年們充滿抱負與理想,把對社會的關懷、對文藝的熱情、對土地的愛,投注在戲劇裡,盼望能夠透過這齣《天未亮》,在晦暗不明的時代裡,透出一點亮光。

延伸閱讀-吳映彤:天猶未光,咱用台語搬最後一齣戲

 

賴和詩稿(別後寄錫烈芸兄 三首等篇)

他開始深刻體悟到,自己並不被日本人所接納。擁有臺灣人的血統,竟止於背負一個弱小民族的卑微。這時,自幼學習的漢詩,成為了唯一的抒情出口。

賴和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本土作家,為臺灣文學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也在當時樹立了新文學的基礎,供後輩借鑑而更加茁壯,他被譽為「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在白話文學的成就固然豐厚,但眾人所常未見的是賴和的漢詩,也就是他自幼學習的文學啟蒙:古典漢詩,佔據了他生命中極大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橫貫了他一生的情感紀錄。

漢詩作為賴和的一道抒情出口,卻始終是壓抑的。在當時,新文學運動的走勢往往對漢詩多有批判,因為那被視為一整個舊體制的殘餘。譬如賴和在1936年曾以筆名「甫三」發表〈田園雜詩〉十首於《臺灣新文學》上,馬上遭引了批評:「賴和先生、守愚先生過去在新詩壇已建立了不少功勞,如今他卻做舊詩,豈不是使了後進新詩人起了動搖麼?」然而批評者並不知道「甫三」即是賴和本人。

漢詩一方面代表著賴和的一顆自由的詩心,一股浪漫主義式的情懷。另一方面,卻也正如漢詩逐漸沒落的景況,投影出了賴和人生中的壓抑陰影,以及難訴的情思。在新文學作品中,賴和總是透露出反抗的熱烈、對現世的悲憫,然而賴和的心中還有一塊更加幽微、細膩、矛盾、緊鎖的情感,或許得要透過「漢詩」這把鑰匙,才能開啟他的心門。

延伸閱讀-蕭宇翔:大時代與個人史──賴和詩稿作為一把鑰匙

上一篇
冒險
下一篇
我們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