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

活字印刷與出版的誕生

日文讀者大眾的出現臺灣人也有書店戰爭催生的本土出版業臺灣人文出版史年表重大記事
 

臺灣史上最早的出版業,是19世紀初臺南府城的「松雲軒刻印坊」。這家雕版印刷工坊的業務,是代印善書經文、譜牒籤詩、童蒙讀本、科考範文,偶也為文人「客製化」個人詩集。後來,店主受到噍吧哖事件波及,1922年轉手停業。

臺灣第一部活字印刷機,是由英國長老教會帶來,其所印刷報刊主要在教會信眾間流通。

進入日治時期,臺灣逐步採用活版印刷,如1905年的《臺灣日日新報》,已使用高速活字印刷機,不過仍僅限日語讀者圈。

臺灣民間的漢文出版,至遲於1915年改用活字印刷。1927年《臺灣民報》由東京移回臺灣的印刷廠代印,連雅堂1932年〈印版考〉記有「海通以來,歐洲輸入印書機器,用鉛製字,則今之活版也」,都顯示臺灣已進入現代印刷時代──文字標準易讀、書籍成本下降,出版物成為商品,也培養出大眾讀者。

1930年代以前,臺灣雖有活字印刷術,但現代概念下的「出版社」卻極少;讀者大眾所看的書籍,主要仰賴東京、上海進口。

先有臺灣人大眾讀者,在戰時才意外出現自主的出版社,是臺灣特殊的「殖民地出版狀況」故事。

 

 

⁍ Albion印刷機
1880年基督教長老教會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1836–1921)自英國捐贈此印刷機,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1849-1935)用以印製臺灣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今《臺灣教會公報》),發行延續至今。此印刷機歷經百年歲月,仍能持續正常運作,為臺灣第一台活字版印刷機,亦是現存唯一一台。由巴克禮牧師設立的印刷機構「聚珍堂」及其發行的《臺灣府城教會報》,透過羅馬拼音增加人民識字率,普及教育及資訊,承載著臺灣人印刷、出版並自我發聲的使命。

有關印刷機的保存與操作資訊,可觀看相關影片:https://reurl.cc/j1N03y  (本印刷機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提供,現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修復保存。)

 

 

日文讀者大眾的出現

 

日本統治臺灣之後,很快施行國語教育。臺灣人的就學率、識字率因而穩定提升。至1930年代末,學童就學率已逾五成,臺灣人也累積出上百萬讀得懂日文的「大眾讀者」。閱讀,不再是士紳階級的專屬。

臺灣閱讀人口的增加,反映在漢文與日文圖書市場規模的消長。1920年代是漢文圖書銷售的高峰,但隨後供需逐漸降低,日本輸入的書本雜誌攻佔更大的市場。即使1937年捲入戰爭、圖書經銷販售被嚴格管制,但日本進口圖書不減反增,1942年甚至有七成的成長率。

誰說臺灣人不愛讀書!但愛讀書又如何催生愛出版的臺灣?

楊逵:
我們一向都認為臺灣的出版業撐不下去。然而,就在這個臺灣,卻突然冒出資金十萬元的出版公司。……有兩三次,我和赤本出版社老闆一起去市區的書店繞了一圈,書的暢銷情形讓我看傻了眼。我親眼看到市場裡一丁點大的書店,每個月都賣掉幾千本書。

──〈臺灣出版界雜感〉,《臺灣時報》26卷7期,1943年7月。

 

此文章發表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楊逵指出大眾對閱讀的渴望,以及眾多出版社的勃發,並非發生在1920年代的新文化運動,而是突起於1940年代的戰爭期。

 

 

臺灣人也有書店

 

閱讀市場既出現,出版和賣書當然就成為一門生意。先來看看書店──1905年以後雖有獨霸全島的日文書店「新高堂」,但臺灣人在1920年代出現文化自覺,開始經營書店。嘉義的蘭記書局,臺北的文化書局、國際書局,臺中的中央書局、臺南的興文齋,是最早期的先鋒。

他們引進社會、人文知識的好書,在報紙刊登廣告招徠讀者,當然也靠通俗雜誌、生活用書來衝銷量。可惜殖民時期的漢文書販售不易,這些書店多數三、五年就退場,只有極少數奮力拼到幾十年後。

這裡,可以看看蘭記書局和文化書局的狀態。

「蘭記圖書部」由黃茂盛1919年創立於嘉義,主要理念是傳承漢字文化,包括書譜法帖、善書佛經、醫學用書、新舊小說等,範圍無所不包。蘭記不僅賣書,也成立出版社印製漢文讀本,至2004年才結束營業。「文化書局」則是由蔣渭水1926年創立於臺北大稻埕,漢文書和日文書兼售,特別是社會科學思想、勞動農民問題、孫逸仙著作。兩家書店的書,不只由中國進口,也由日本大量輸入。

黃茂盛:
竊願世之有志者,以實心求實學,俾古今聖經賢傳,物理科學,靡不了然於胸中,然非博覽群書,何由而得此。

──陳江山《精神錄》扉頁廣告,1929年。

 

陳江山《精神錄》為蘭記書局暢銷書,創辦人黃茂盛在扉頁提及自己的經營方針與對知識的看法。

 

 

戰爭催生的本土出版業

 

有讀者、有書店的臺灣,直到1940年代才爆發「自己的」出版社創業潮。

1930年代以來,從日本輸入的大量平價出版品(例如圓本)養大讀者胃口,但1943年戰爭前夕,輸入臺灣的日本出版品驟減,因而創造臺灣人開出版社的一波熱潮。盛興出版部、清水書店、臺灣藝術社等,都是這個時代的著名出版商。

他們主動拓展市場,為臺灣讀者量身打造,綜合型文庫、大眾文學、純文學、學術知識,都是主力商品,也造就不少文學明星。呂赫若短篇小說集《清秋》,不但是清水書店的成名作,也是臺灣出版史最早的「本土自製書」。

此時,臺灣的出版界,才脫離對日本圖書市場的高度依賴,進化為有能力自製書籍的產業。

吳新榮:
之後,到楊逵君擔任編纂委員長的盛興書店去。戰爭以來,日本送到臺灣的書物很少,以致臺灣的出版業者激增,盛興書店就是其中之一。

──《吳新榮日記》,1943年11月12日。

 

吳新榮北上參加「臺灣文學決戰會議」的日記片段,由於戰爭導致輸入的讀物減少,促成當時臺灣出版界的盛況。

 

⁍ 龍瑛宗,《孤獨な蠧魚》臺北:盛興出版部,1943.12。
本書為龍瑛宗日文文學評論與隨筆集,由楊逵主辦之盛興出版部發行。收錄〈二つの「狂人日記」〉、〈ゴオゴリとそつ作品〉、〈臺灣文學の展望〉、〈孤獨な蠹魚〉等共15篇;多為作者對世界作家作品的賞評介紹、對臺灣文壇的意見,以及個人創作的感想。
(龍瑛宗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呂赫若,《清秋》臺北:清水書店,1944.3。
《清秋》於1944年由臺北清水書店印行,是日治時期臺灣作家首次出版的日語純文學作品,收錄呂赫若1941至1943年間的重要小說〈鄰居〉、〈柘榴〉、〈財子壽〉、〈合家平安〉、〈廟庭〉、〈月夜〉、〈清秋〉共7篇。
許素蘭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華麗島》創刊號臺灣詩人協會,1939.12。
《華麗島》為戰爭期成立之「臺灣詩人協會」機關刊物,由西川滿擔任發行人,北原政吉主編,僅出刊一期。所刊作品均為日文,以詩為主,另有散文若干篇。臺灣作家有楊雲萍、黃得時、郭水潭、王育霖、龍瑛宗等。
黃得時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文藝臺灣》創刊號臺灣文藝家協會,1940.1。
1939年9月,西川滿集結日本在臺學者、官員詩人及少數臺籍作家組成臺灣文藝家協會,並發行機關刊物《文藝臺灣》。內容包括小說、詩、劇本、徘句、短歌、繪畫,是日治時期最長壽的綜合文藝雜誌。1944年1月發行終刊號,與同時期停刊的《臺灣文學》等雜誌合併為《臺灣文藝》。
黃得時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臺灣文學》創刊號啟文社,1941.5。
《臺灣文學》為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雜誌,由張文環擔任發行人,主要成員多為「啟文社」同仁。活躍其中的作家包括呂赫若、黃得時、吳新榮、楊逵、吳天賞、張冬芳;曾刊載呂赫若〈財子壽〉、張文環〈藝妲之家〉、楊逵〈無醫村〉等重要作品,1943年12月停刊。
龍瑛宗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特別專欄   

    外貌協會:書要衣裝

 

當人們接過一本書,封面往往搶先吸引讀者目光,然後才是內容。因此封面不只要美觀,也要有個性,才能彰顯這本書的獨特性。

「書籍設計」在日文統稱「裝幀」。日治時期設計觀念尚未成為一門專業,書封設計多為畫家利用創作閒暇時所作,包括李石樵、王白淵、林之助、顏水龍等都曾跨足設計。最著名的是自製限量手工書的西川滿,搭配立石鐵臣和宮田彌太郎的版畫,在書籍設計中融入宗教民俗元素。

戰後1950到1970年間,美工設計逐漸從藝術領域中獨立,文學書籍封面大抵為手繪形式加上攝影。像是廖未林替大業書店設計封面;楊英風設計《豐年》雜誌與《孤獨國》等詩集封面;龍思良擔任《文星》雜誌美術編輯;黃華成以《劇場》雜誌樹立「自由文字」排版的前衛風格;高山嵐擔任《皇冠》系列叢書封面畫家......。他們的作品都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質。

1980年代後,隨著數位工具普及,複合媒材配合加工技法,當代裝幀形式更加不設限。國內設有「金鼎獎」與「金蝶獎」表揚傑出書籍設計師,著名代表有蕭青陽、王志弘、聶永真等。

 

⁍ 西川滿,《華麗島頌歌》臺北:日孝山房,1940.9。
《華麗島頌歌》由西川滿自行設計裝幀,出版數量限定500冊;第1至第75冊為麗姬版,第76至第500冊為公女版。麗姬版封面有藍色和黃色兩種,本館所藏之公女版(書衣下)則為紅色封面。本書由立石鐵臣繪製插畫,內有西川滿於臺南開元寺所拍攝的照片,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詩集。
龍瑛宗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臺灣人文出版史年表重大記事

- 日治出版萌芽

1821年 臺灣第一家雕版印刷機構「松雲軒刻印坊」創立於臺南,主要刊印善書與詩文集。
1881年 臺灣第一臺活字印刷機「Albion印刷機」啟用,由基督教長老教會馬雅各醫師捐贈。
1885年 7月,基督教長老教會發行臺灣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TÂI-OÂN-HÚ-SIÂⁿ KÀU-HŌE-PÒ),為今《臺灣教會公報》前身。

1898年

5月,《臺灣日日新報》創刊,由《臺灣日報》與《臺灣新報》合併,為日治時期臺灣發行量最大的報紙。1905年獨立發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村崎長昶以「新高堂」商號開設文具店,兼售書籍。後轉型為全臺最大書店,以經銷圖書及出版業務為主。
1900年 兒玉源太郎總督公佈《臺灣出版規則》,規定臺灣出版品皆須檢查。
1917年 安東貞美總督公佈《臺灣新聞紙令》。
1918年 臺灣文社出版《臺灣文藝叢誌》,為臺灣首份漢文雜誌。
1919年 黃茂盛創辦「蘭記書局」,1922年開始編輯圖書的出版業務,是當時最具代表的漢文書店。
1920年 林獻堂等人在東京共組「新民會」,發行《臺灣青年》雜誌,1922年改名《臺灣》。
1921年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林獻堂出任總理。
1923年 4月,《臺灣民報》創刊於東京,站在臺灣人立場從事報導,1930年更名為《臺灣新民報》。
1924年 2月,連雅堂創辦《臺灣詩薈》月刊。

1925年

3月,楊雲萍、江夢筆創刊《人人》雜誌,為新文學運動初期的藝文刊物。
12月,張我軍詩集《亂都之戀》於臺北自費出版。
1926年 6月,蔣渭水在臺北大稻埕創設「文化書局」,是一間引進革命思潮與民族運動的新式書店,1932年歇業。
1927年 1月,臺中「中央書局」成立,以莊垂勝為負責人。

1932年

1月,郭秋生等人創辦文藝性刊物《南音》。
4月,《臺灣新民報》開始發行日刊,為臺人經營的唯一漢文報紙。
1933年 10月,楊熾昌等「風車詩社」同仁發行詩誌《風車詩刊》。

1934年

5月,臺灣文藝聯盟成立,發行《臺灣文藝》。
9月,西川滿創辦「媽祖書房」,後更名「日孝山房」。
1935年 12月,楊逵脫離臺灣文藝聯盟,另外發行《臺灣新文學》。
1936年 6月,李獻璋編《臺灣民間文學集》出版。
1937年 4月,臺灣總督府宣布廢止報刊漢文欄版面。
1939年 西川滿籌組「臺灣詩人協會」,發行《華麗島》詩誌。1940年改組為「臺灣文藝家協會」,發行《文藝臺灣》。

1941年

5月,張文環等人籌組「啟文社」,發行《臺灣文學》。
7月,金關丈夫、池田敏雄等人創刊《民俗臺灣》。
1943年 戰爭統合機構「臺灣出版會」成立,規範企劃審查、用紙配給及出版物配給。
1944年 5月,臺灣總督府發行《臺灣文藝》,初步統合戰爭時期藝文刊物。
1945年 8月15日,日本投降。

 

下一篇
禁錮與掙脫的交響樂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