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

禁錮與掙脫的交響樂

報禁時代的春天──「兩報」副刊及文學獎們他們為什麼辦雜誌?──文藝雜誌的爆發印出一頁一頁傳奇──人文出版社的爭鳴臺灣人文出版史年表重大記事
 

二次大戰結束,臺灣再度迎來另一個新政權。接續日治時期已有的基礎,戰後初期臺灣出版市場曾有短暫榮景,但很快就因語言、政治等因素,導致書籍供應短缺。直到1950年代,隨國民政府來臺的「五大書店」:正中、中華、世界、商務、開明,加入出版市場,大規模翻印圖書,才有所改善。

在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期間,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教育等方面漸趨開放,臺灣的出版業,雖難以完全掙脫黨國力量的干預,但我們可以看到在官方掌握不到的縫隙裡,作家、出版人是如何小心翼翼地伸展拮抗的枝枒,以幽微的姿態默默衝撞。無論是報紙的文學版面、文藝雜誌或是專營人文主題的出版社,除了「量」的快速增加,更有「質」的大幅提升。

與日本時期相似的是,由於「國語政策」和九年國教的施行,中文閱讀市場也在各種傳播媒介的灌溉下逐漸成熟。隨著閱讀人口增加,投入出版產業的人數也增多,致使少數出版社主導市場的盛況不再,而是以群雄並起的態勢,或策略結盟、或合縱連橫。

本土出版社的崛起、第一波大規模的世代交替、改組、出走與另創新局,都發生在經濟高速成長的1970、80年代。民間出版社成為臺灣出版主力,戰後嬰兒潮世代也開始站上檯面,不少人往後都成為主導並影響臺灣出版業的關鍵人物。而圖書出版從1970年代的平均每年八百餘部,到1990年代的四萬餘種。這些數字告訴我們,在當時,「出版」可能的確是門好生意。

 

⁍ 楊逵著,胡風譯,《送報伕》臺北:東華書局,1947.10。
《送報伕》,日文題名《新聞配達夫》,1932年5月19日起連載於《臺灣新民報》,不久即遭總督府查禁。兩年後,楊逵將小說投稿至日本《文學評論》,獲得二獎。1936年,胡風將其翻譯為中文,發表於上海《世界知識》雜誌,繼而收錄於《山靈─朝鮮臺灣短篇集》和《世界弱小民族小說集》,同年4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戰後初期為了讓民眾學習「國語」,因而有此中日對照版本。
(龍瑛宗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葉石濤:
光復當初,臺灣知識分子昧於知悉唐山的政治現實,連什麼叫「中共」也搞不清楚。在這個情況下,又沒有任何禁令,那一本書可讀,那一本書不可讀,誰又能下判斷?

──《一個臺灣老朽作家的50年代》,1991年。

 

葉石濤回憶1950年代,因渴望了解唐山(中國),搜購相關書籍,結果卻因「檢肅匪諜條例」知匪不報罪入獄。

隱地:
以前苦惱的是,那些為我所喜愛的出版社不肯出版我的書;現在苦惱的是,一些作家的好文章,我不一定有勇氣把它們印出來。

──〈一個出版工作者的沉思〉,《出版社傳奇》,1981年。

 

隱地自述從「讀者」到「出版人」,改變最大的一點是必須面對現實,也就是要維持出版社的財務營運。出版一本冷僻、預期銷量不佳的書,需要十足的勇氣。

隱地:
啊,這就是臺灣的七十年代,一個現在回想起來令人感覺滑稽突梯的年代,然而在當時那一刻,可一點也不滑稽,……幸虧有我的老處長幫我頂著,不然那種山雨欲來的陰沈空氣,你不知道會有什麼恐怖的情況發生!啊,只不過登了一篇介紹於梨華的書評,提了於梨華的名字,如此而已!

──《漲潮日》,2000年。

 

1974年於梨華的小說《考驗》出版不久,就因到中國探親而被列入黑名單,作品成了禁書,於梨華的名字也在臺灣銷聲匿跡。隱地描述被牽連其中的回憶。

 

   特別專欄   

    小心誤觸警鈴:禁書的歷史

 

翻開1982年由臺灣省政府與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合編的《查禁圖書目錄》,你會看到裡頭列著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魯迅的《阿Q正傳》、史明的《臺灣人四百年史》,或是李敖、雷震、柏楊等人的作品。這些還算好理解,你大概知道這些書是哪裡踩到統治者的痛腳。至於,《日用計算手冊》、《現代英語對話》、《中國貨幣制度往哪裡去》……?這恐怕只有恐龍問號了。

臺灣的禁書管制,源於1949年5月《臺灣省戒嚴令》,由此所衍生的《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辦法》為其子法。彼時剛剛遷臺的國民政府,為了防止共產主義思想的入侵,最早是大力掃除帶有左翼思想或作者「附匪」的反動書刊;接著擴及「赤、黃、黑」三害書刊,而後還有武俠小說的「暴雨專案」,或是特別針對異議知識分子著作的查禁……。在此高度壓縮言論空間的態勢下,政論、文史哲、傳記、甚或是小說,只要一不小心,都有被查禁的可能。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等編印,《查禁圖書目錄》1975.6。
戒嚴年代對言論、出版自由的箝制有多嚴密?根據1975年出版的這本《查禁圖書目錄》編印體例提示,凡違反出版法施行細則、刑法235條、內政部臺(47)內警字第二二四七九號函所規定的社教法、戒嚴法,以及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辦法和臺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之圖書出版品,皆會被列為查禁書刊。
(梁景峯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福羅倍爾(Gustave Flanbert)著,啟明書局編譯,《聖安東尼之誘惑》臺北:啟明書局,1958.5。
啟明書局1936年成立於上海,早期出版許多世界名著,卻因先後出版美籍記者Edgar Snow的Red Star Over China、以及帶有左翼論調的《中國文學史》,而陷入白色恐怖的陰影。1957年臺灣啟明所印行的《聖安東尼之誘惑》,連同封面圖像和作者譯名「福羅倍爾」,均沿用1936年上海啟明出版、錢公俠的譯文。
(姚海星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廖清秀,〈《無花果》出版與吳濁流老〉,手稿
吳濁流1968年寫下以二二八事件為主題的《無花果》,並連載於《臺灣文藝》19到21期。然而,當吳濁流出資請林白出版社代為印行單行本時,旋即於1970年10月10日遭警總查禁。本文是廖清秀敘述其與吳濁流就此書遭禁一事的談話內容。文中第一段述及取締沒收的時間為1976年應為誤植。(文學台灣雜誌社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杜陵,〈變相的言論箝制開始了〉,手稿2001.5.8。
立法院在1999年1月通過廢除實行將近70年的《出版法》,此後出版品出版前不必登記,出版後的扣押沒入、停止發行、罰鍰等處罰也一併廢除。然而,作者在此文中指出,隨著出版法的廢止,卻有企業主成立「臺灣廣告協會」,試圖以廣告制裁媒體節目、新聞報導,此舉與威權時代的言論管控並無二致,應有所戒慎。
(姜穆(牧野)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郁達夫全集」查禁始末〉,《縱橫》第四卷第五期1983.2,頁40。
《縱橫》月刊1981年由鄭臨安創刊,宋文誠主編,是1980年代的黨外雜誌之一。這篇短文詳述文化圖書公司出版的《郁達夫全集》於1982年底遭警總查禁的原委──主要由於收錄的「茫茫夜」、「二詩人」、「達夫日記集」等文章,對當時衛道人士及國民黨政府有所「冒犯」,而遭受查禁。
(姜穆(牧野)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文字雲(荃澄藝術工作室 藝術家蔡坤霖)
雲朵形體上的經緯線,呈現鉛字隨著時代應用的流變。字體有陰刻陽刻、有高有低、有凸有凹、也有爆炸狀等表現,加上顏色變化展現出版歷史的多元狀態,也象徵此時期出版市場的蓬勃活力與暗潮洶湧,「投稿投兩大,出書找五小」,既是文壇生態,也是出版的江湖。閱讀作品過程中可以自由拼湊文字,達到觀者與作品以及展覽意涵的結合。

 

 

報禁時代的春天──「兩報」副刊及文學獎們

 

在報業數量、報紙張數、印刷處所重重受限的戒嚴時期,只要拿起報紙,總是被油墨弄得滿手髒汙;映入眼簾的,是經過篩選、控管的新聞訊息。不過,也有能夠從政府扶植的黨報、官報中異軍突起,成為民眾閱報首選的「兩大」──《聯合報》和《中國時報》。

兩大報不僅有犀利的新聞報導,同時也以獨特的方式,在相互競爭求進步的情況下,提升「副刊」的品質與特色。以貼近現實的眼光,讓閱報者在此休憩喘息,進而帶動《新生報》、《中華日報》、《中央日報》等報紙的副刊潮。

首先是1953年,林海音擔任「聯合副刊」主編期間,開始重視副刊的「文藝性」,使其成為作家發表的重要園地,啟動往後臺灣各報社依循的「文學副刊」模式。中時「人間副刊」不遑多讓,主編高信疆在1970年代中期開設報導文學「現實的邊緣」專欄,透過真實的文字與藝術的寫照,開創副刊新紀元。其後,聯副主編瘂弦採取將「文學副刊」改為「文化副刊」的策略,重視內容多元、形式多樣。兩大報的副刊之戰,由此揭開序幕。

除了比拚副刊,兩大報更透過設立文學獎,來壯大自己的作家陣容。「聯合報小說獎」和「時報文學獎」的創辦相差兩年,皆具體展現副刊的策劃能力,帶動臺灣文壇蓬勃發展;以開放的精神,取代具有特定意識形態的官辦文藝獎,整合文壇資源,建構文學新典律,象徵文學評論體系與品味的轉移,也提升副刊在臺灣文壇的地位。

 

⁍ 林清玄等記錄,〈打開人生新境.邁向文學大路──第一屆時報文學獎決審會議紀實〉,《中國時報》1978.10.2。
1978年,第一屆時報文學獎於5月9日開始徵稿,8月15日截稿,總計收到甄選小說717件,推薦小說50件;甄選報導文學180件,推薦報導文學44件。9月29日在忠孝東路大陸餐廳舉行決審會議,社長楊乃藩擔任主席,執行秘書高信疆報告評審經過,其後便展開評審工作。
(姚海星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曾月娥,〈阿美族的生活習俗〉,《中國時報》1978.10.9。
1978年,《中國時報》創設「時報文學獎」,第一屆徵選獎項為小說和報導文學。阿美族教師曾月娥(Sumi)以〈阿美族的生活習俗〉獲得首屆報導文學甄選獎;作者以其所熟悉的阿美族人生活場域為題材,書寫食衣住行各面向,可說是臺灣原住民獲得文學獎的先聲。
(古蒙仁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聯合報小說獎贈獎典禮〉相關報導,《聯合報》1979.12.10。
(黃文範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李昂所著「殺夫」小說 獲聯合報中篇獎第一名〉,《民生報》1983.9.27。
為紀念《聯合報》創刊25周年,聯副主編馬各在1976年創立「聯合報小說獎」,首開國內報界以巨額獎金鼓勵創作風氣的先河,其評選機制亦奠定國內文學獎的評選模式。作家李昂在1983年以〈殺夫〉獲得中篇小說首獎,由於題材聳動,引發社會各界極大爭論。
(姜穆(牧野)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高上秦主編,《第二屆時報文學獎》(小說獎)臺北:時報文化,1983.4。
在高信疆的主導下,第二屆時報文學獎增設敘事詩和散文獎項。這本作品集收錄該屆小說獎得獎作品,包括黃凡的〈賴索〉,以及保真、張貴興、胡台麗等優等獎作品;朱天心、吳錦發、鍾延豪等佳作獎作品。另有古蒙仁〈雨季中的鳳凰花〉、香港北斗學社冬冬等14位作者合著之〈反修樓〉獲得推薦獎。
(林金泙家屬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蔡文甫主輯,《愛情的故事》臺北:皇冠,1972.7。
1971年,蔡文甫獲聘擔任《中華日報》副刊主編。上任後,開始思考並界定讀者群分布,以相近或是水平略高的文章為副刊主軸,並廣泛向國內外作家邀稿。本書原載於《中華日報》副刊,其後由蔡文甫主編,皇冠出版社集結出版。
(周仲勛(蕭白)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臺灣中華日報社派令1946。
前輩作家龍瑛宗(劉榮宗)於1946年3月至10月間,奉派臺南擔任《中華日報》日文版文藝欄主編。當時國民政府正急迫地推行「國語政策」,該報日文版文藝欄不僅是臺籍日文作家少數能夠發表作品的園地,更積極引介世界文學給臺灣讀者,企圖重建文化關懷與社會正義,充分顯露龍瑛宗的眼光與堅持。
(龍瑛宗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孫如陵於中央副刊以文會友座談會發言攝影者不詳,1970。
《中央日報》為中國國民黨機關報,1928年2月在上海創刊,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至臺灣。2006年紙本停刊,改為網路發行,2018年完全停刊。孫如陵主編「中央副刊」近30年,作育文壇英才無數,與「人間副刊」及「聯合副刊」同為1970、80年代重要的文學發表媒介。
(孫如陵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洪醒夫榮獲第三屆聯合報小說獎第二名獎牌1978.9.16。
洪醒夫(1949-1982),本名洪媽從,臺中師專畢業後,擔任國小老師,曾創辦《這一代》雜誌,參加「後浪詩社」。小說多以悲憫細膩的筆觸,呈現臺灣社會轉型過程中豐富的浮世繪圖景。1978年以〈吾土〉獲得第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甄選獎優等,〈散戲〉則於同年獲得第三屆聯合報小說獎第二名。
(林碧雲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葉石濤獲頒第10屆時報文學獎「文學特別貢獻獎」獎座1987.12.5。
「時報文學獎」自設立之初,各獎項均分別有推薦獎和甄選獎;第九屆開始(1986)增設「文學特別貢獻獎」。1987年,在作家季季的推薦下,葉石濤以《台灣文學史綱》獲頒第10屆時報文學獎「文學特別貢獻獎」,時報董事長余紀忠讚揚其「對臺灣文學貢獻良多,得獎實至名歸」。
(葉石濤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林海音:
雖然慎重小心,卻常常夜半驚醒,想起白天發的稿子,有何不妥嗎?錯字改了嗎?敏感感染了我,時常感煩躁。

──〈流水十年間──主編聯副雜憶〉,《風雲三十年》,1982年。

 

林海音回憶1963年在聯合副刊的最後一段日子,當時投稿的好文章愈來愈多,可是身為主編卻因政治局勢時常深感壓力。她最後因「船長事件」離開聯副。

瘂弦:
發掘新人和新作品,一直是副刊的優良傳統,當年老舍、曹禺、何其芳都是從副刊走出來的新人。一個好的副刊,絕對不能有明星主義觀念,應該熱切的心情,去發現新星。聯合報文學獎,也是在這樣的宗旨下創設的。

──〈序言〉,《聯合報文學獎一九九六卷:美麗新世界》,1996年。

 

副刊主編肩負發掘文學新人的任務,承繼林海音與馬各,「聯合報小說獎」在瘂弦的主持下,擴大文類,成為「聯合報文學獎」。

方娥真:
瘂弦的特色是在講求效率的編輯工作之外有餘裕兼顧人情。可能每天要寫的信太多了,「瘂弦體書簡」是經過濃縮的語言,長話短說,深話淺說,這份工作是在沒有硬性規定的情況下私自加班,默默而做的,而且持續了三十年。如果三十年來把寫信的時間省起來寫詩,也許可以出版新的詩集了,瘂弦那裡需要在寫詩的高峰期停筆呢。

──〈博大與均衡〉,《文訊》,1999年。

 

瘂弦1977年接任《聯合報》副刊主編,秉持不論稿件發表與否,都一律回信給作者,三十年如一日,以「瘂弦體書簡」表現他珍惜作者的心情。

鍾文音:
《中時》與《聯合報》的文學獎一直以來是被視為跨入文壇的傳統儀式,也被新人視為「轉大人」的文學成年儀式之一。

──〈獎座的寂寞和文壇成年禮〉,《美麗的苦痛》,2004年。

 

聯合報文學獎成立於1976年,時報文學獎設置於1978年,兩大報文學獎被視為作家進入文壇的入場券,同時也是出版社考量出版對象的指標。

 

 

他們為什麼辦雜誌?──文藝雜誌的爆發

 

報禁時代,相對於報紙篇幅與言論尺度受到高度壓縮,文藝雜誌雖然趨向小眾,卻擁有較大言論空間;加上可觀的文字承載量,得以負荷技巧前衛、語言晦澀等實驗性較高的作品。因而擔負起傳播文學的重責大任,成為臺灣戰後中文讀書市場的重要推手,也造就此一時期文藝雜誌大爆發的盛況。

這個階段的文學雜誌,從閱讀對象、文類性質等條件,可以分為四大類:

黨政軍挹注的官方文藝雜誌,因沒有市場壓力,可以全力配合國家政策。參與其中的文藝新秀,往往進入政府機構,負責文藝運動。隨著本土意識抬頭,這類雜誌在1970年代鄉土文學運動前後漸趨沒落。例如:《軍中文藝》、《新文藝》、《文藝創作》等。

活躍至今的校園文藝雜誌。文青愛寫作,古已有之,從中學到大學,從來不乏各式文藝刊物。誕生於1954年的《幼獅文藝》,起初用來向學生宣揚愛國思想,後來成為作家投稿園地,至今仍不斷推陳出新。1976年發行的《明道文藝》,則希望提升學生國文程度與藝文素養,由於編輯手法出眾,獲得藝文界好評,流通到校園之外。

訴諸市場的大眾文藝刊物,作品兼顧普及性和通俗性,能夠吸引大眾。雖然容易受制於市場機制和通俗品味,但是對藝文推廣有一定程度的貢獻。其中經營最成功、壽命最長的,當屬平鑫濤1954年創辦的《皇冠雜誌》。

學院文人或作家創辦的純文藝雜誌,他們多因理念相近,集結推動文學發展;不過其金援不穩定,通常透過私人關係,或向學術單位爭取資源。約略可以分為:兼容並蓄,沒有特殊流派主張者,例如《文壇》、《純文學》。以臺大外文系為中心的「現代主義文學」系譜,如《文學雜誌》、《現代文學》。「寫實主義文學」系譜的《文季》、《文學界》等。

 

⁍《野火詩刊》創刊號臺北野火詩社,1962.5。
綠蒂、素跡主編,不定期出刊,至1962年8月發行第4期後停刊。
(陳千武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文學季刊》創刊號1966.10。
《文學季刊》由尉素秋擔任發行人,尉天驄主編。至1970年休刊為止共出10期,曾刊載黃春明、陳映真、王禎和、七等生等的小說。停刊後又陸續發行《文學雙月刊》、《文季》、《文季文學》等刊物。為數眾多的作者,不但充實了現代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理論與創作,更醞釀出鄉土文學論戰,對臺灣文學影響深遠。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藏書)

 

 

⁍《漢聲雜誌》第一期1978.1。
1971年1月,黃永松、吳美雲、姚孟嘉和奚淞四人,以「大漢天聲」之理念,創辦《漢聲雜誌》英文版(ECHO);以民俗文化藝術為己任,希望成為民藝文化的領航者。1987年1月,《漢聲雜誌》中文版創刊,仍以傳統文化的傳承為根基,並帶動臺灣報導文學與報導攝影的發展。
(朱天文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春風》詩叢刊第一期春風詩社,1984.4。
1984年4月,楊渡、李疾、詹澈、鍾喬、林華洲等人,繼「春風詩社」之後,創辦《春風》詩叢刊,第一期以「獄中詩專輯」迎接歸來的、以及未歸的政治犯;接著是「美麗的稻穗—台灣少數民族神話與傳說」、「海外詩抄」、「崛起的詩群—中國大陸朦朧詩專輯」等專題。由於鮮明的左派色彩,每期都遭查禁,最後因經費不足而停刊。
(葉蓁蓁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仙人掌雜誌》第一卷第一號1977.3。
1977年3月,前仙人掌出版社負責人林秉欽,創辦《仙人掌雜誌》,創刊號以「中國的出發」為專題;在文學之外,亦觸及深刻的社會議題。由於第二期引發鄉土文學論戰,招來相關單位「關切」,加上經濟拮据,在發行12期之後宣布停刊。
(蔡玉玲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陽光小集》創刊號陽光小集詩社,1979.12。
《陽光小集》創刊於高雄,成員包括陌上塵、向陽、張雪映、莊錫釗、李昌憲、苦苓等人。曾多次轉型,至1984年6月停刊為止,共發行13期。此時正是臺灣逐步走向民主、社會意識高漲的時代,詩刊因此發展出兩條路線:一是「關懷現實」,二是「擁抱大眾」,以跨界方式拉近詩與民眾的距離。
(張德中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純文學》季刊創刊號純文學出版社,1981.4。
在《純文學月刊》停刊10年後,純文學出版社於1981年創辦《純文學季刊》;雖然以書訊性質為主,但內容十分豐富,撰稿作家多為當年《純文學月刊》作者,例如余光中、潘人木、琦君、何凡等。最大的不同在於,發行人由「林海音」換成了女兒「夏祖麗」。
(琦君家屬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文訊》創刊號文訊雜誌社,1983.7。
《文訊》以服務文藝界與社會大眾為宗旨,除了文學史料的蒐集、整理和研究,亦冀望為臺灣的文藝評論建立典範。創刊號由資深前輩作家蘇雪林、王詩琅擔綱封面人物,另有專題筆談、文學之窗、作家綜論、文藝論衡、書評書介、密密書林、社團介紹、文苑短波等單元。
(林瑞明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聯合文學》創刊號聯合文學社,1984.11。
《聯合文學》由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惕吾創辦,張寶琴擔任發行人,蔣勳為社長,龍應台為名譽發行人。秉持作者、讀者、編者三位一體的思考,主張「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應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因應新世代讀者的興趣和習慣,近年多次改版,推出貼近生活、活潑多樣的主題。
(李魁賢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獵人文化》創刊號1990.8。
由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與排灣族作家利格拉樂.阿女烏共同創辦,1992年6月停刊,總計發行18期。內容包含原住民文學、原住民口語文學、原住民觀點、獵人報告、文物介紹等,涵蓋臺灣原住民族整體的精神文化面向,並著重訪談各部落的困境,為原住民文化復振努力。
(陳千武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能體味到「母親為什麼生孩子,母雞為什麼要抱窩」的人,就會了解到從事文藝的朋友,死活要享有個像樣的文藝刊物了。

──《文壇》發刊詞,1952年6月。

 

《文壇》月刊發行人為穆中南,旨在提供作家自由創作的空間,提倡戰鬥文藝,又能兼顧藝術性與可讀性。

我們深深感覺在這個史無前例的艱苦而又偉大的時代,我們的作者感觸一定很多,因之作品也一定很多,雖然現在寶島上的刊物並不少,但總嫌不夠容納;同時,在我們愛好文藝的讀者方面,卻又因為刊物太多而難以選擇,所以我們不計一切的貢獻出我們微弱的力量,來印刷這個刊物。

──〈編後小記〉,《文藝列車》創刊號,1953年1月。

 

《文藝列車》是創刊於嘉義的「同人雜誌」,發行人兼社長陳栢卿,主編則有古之紅、郭良蕙、陳其茂等。名為「文藝列車」希望在思想與行動上,都像列車般勇猛奔馳。

夏濟安:
我們雖然身處動亂時代,我們希望我們的文章並不「動亂」。我們所提倡的是樸實、理智、冷靜的作風。

──〈致讀者〉,《文學雜誌》創刊號,1956年9月。

 

《文學雜誌》由夏濟安主編,在反共風氣盛行的1950年代,企圖為文學尋找自由的空間。

何凡:
在臺灣辦報有種種困難,於是文化人把出版興趣轉移到期刊方面。……不過這些刊物中,能經常出版的不到一半,它們也都在風雨飄搖中掙扎,不知何時會在波濤險惡的文化海洋中覆沒。

──〈不按牌理出牌:代發刊詞〉《文星》創刊號,1957年11月。

 

《文星》由蕭孟能發行。何凡的代發刊詞寫出當時臺灣辦雜誌的困境,也表示《文星》的出刊是一種不按牌理出牌,企圖在險惡的文化環境中突破。

 

⁍《文星》第一卷第一期文星雜誌編委會主編,1957.11。
《文星》雜誌由文星書店創辦人蕭孟能創辦,初期宗旨為「生活的、文學的、藝術的」,後來因認定「人生是受知識指導的」,於是將編輯方針改為「思想的、生活的、藝術的」。以提倡新文學、傳承新思潮為主,內容涵蓋文學評論、現代詩、小說、傳記、遊記等豐富面向。
(林金泙家屬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印出一頁一頁傳奇──人文出版社的爭鳴

 

1952年文星書店成立,出版學術書籍,也引領散文詩集的風潮。1963年《文星叢刊》帶領文庫熱潮,接續出現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水牛出版社的《水牛文庫》、商務印書館的《人人文庫》、三民書局的《三民文庫》等,以四十開小冊子形式,方便閱讀與知識的流通。在威權體制之下,出版人努力撞擊思想與種種限制。這些火花,一旦點燃社會被壓抑的需求,不僅可以達成思潮的湧動,還可以獲得商業利益。

1970年代的臺灣文壇,流行一句話:「投稿要投兩大,出書要找五小。」──所謂「五小」,指的是五間以「純文學」為號召、質量與銷量俱佳的出版社;包括林海音的「純文學」,姚宜瑛的「大地」,隱地的「爾雅」,瘂弦、楊牧、沈燕士、葉步榮的「洪範」,以及蔡文甫的「九歌」。這五間出版社不僅共同佔據市場鰲頭,且發行人彼此私誼甚篤,往來密切,在出版界形成一支聲勢浩大的隊伍,「文學五小」盛名不脛而走。

1970年代同時也是第一波本土人文出版社崛起的時代。隨著教育水平提升、市場擴大,出版界由前期的少數主導,轉為群雄並立。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為臺灣出版界帶來一股新氣象的年輕出版人,例如沈登恩的遠景、王榮文的遠流、黃永松的漢聲、賴阿勝的桂冠等。

 

⁍ 出版權讓受合約:《水是故鄉甜》1984.2.9。
《水是故鄉甜》是琦君在九歌出版社的第二本散文集,第一本為1979年《與我同車》。此合約為作者與出版社訂定的契約,條文規範雙方權利義務,以及版稅的支付方式。
(琦君家屬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權歸還證明書2000.10.3。
九歌出版社除「九歌文庫」之外,另有鼓勵少兒文學創作的「九歌少兒書房」。李潼1991年出版的《藍天燈塔》,不僅是《中國時報》開卷版最佳童書,同時也獲得第四屆中華兒童文學獎文學類得主的殊榮。此書與出版社合約於2000年到期後,出版社即將版權歸還作者。
(祝建太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出版權授與契約:《春城無處不飛花》1979。
《春城無處不飛花》是朱西甯的第二部系列小說,書寫主題集中描繪女性的細膩心思與生命困境,並以各種花草植物為重要意象,共收錄〈昨日.白六角〉、〈艷火結在鳳凰木上〉等9篇小說,1975年10月由三三書坊出版。此即作者與出版社所簽立的出版合約。
(朱天文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尹雪曼,〈初生之犢辦出版〉,手稿1997。
尹雪曼在1953年初與王書川、駱學良共組「新創作出版社」,出版文藝書刊,也印行來臺後的第一本散文集《小城風味》。本文憶述其在白恐戒嚴年代,如何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姿態,走進需要勇氣的出版界。
(方荷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巫永福,〈為文化奮鬥〉,手稿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被稱為「博士之父」的王雲五先生,如何領導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商務印書館度過難關,終成為世界重要出版公司的奮鬥經過。(沈明進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陳信元,〈一段湮滅的出版歲月──蘭亭書店的滄桑史〉,手稿2015.5。
陳信元於1978年夏天正式踏入出版界,先後歷經故鄉出版社、蓬萊出版社、蘭亭書店、業強出版社、幼獅文化公司;其中,蘭亭書店是他29歲(1982)時自行創辦。在這篇文章中,他詳述蘭亭的創立過程以及由盛而衰的結局,也讓讀者得以窺見彼時臺灣出版產業的發展盛況。
(研典組台灣文學史料集刊第5輯編輯出版計畫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楊素絹主編,《壓不扁的玫瑰花──楊逵的人與作品》臺北:輝煌,1976.10。
本書是楊逵之女楊素絹為慶祝父親71歲生日,纂輯十多篇評介楊逵為人與作品的文章,作者包括顏元叔、徐復觀、張良澤等,由輝煌出版社出版,列為「夏潮文庫2」。與此同時,還有「夏潮文庫3」《羊頭集》的出版。
(黃得時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臺北:水牛,1967.11。
1966年,彭誠晃與七位同樣出生於1937年的高中同學創辦「水牛出版社」。《野鴿子的黃昏》是水牛嶄露頭角的代表作──作者王尚義26歲因病早逝,本書收錄其遺稿,充分反映彼時青年人的苦悶。此外,水牛也接手了文星書店、仙人掌出版社結束營業後的相關圖書,因而對臺灣的文化思潮傳播有著深遠影響。
(林金泙家屬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黃春明,《鑼》臺北:遠景,1974.3。
遠景出版社由沈登恩、鄧維禎與王榮文在1974年合辦。《鑼》不僅是遠景的創業之作,也是黃春明的第一部作品,收錄〈鑼〉、〈甘庚伯的黃昏〉、〈阿屘與警察〉、〈兩個油漆匠〉、〈兒子的大玩偶〉5篇小說,奠定黃春明鄉土文學作家的地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藏書)

 

 

⁍ 余光中,《天狼星》臺北:洪範,1976.8。
1976年,楊牧、瘂弦、葉步榮與沈燕士四人,參酌《尚書.洪範》,取「天地之大法」的用意,共同成立「洪範書店」。同年8月25日,推出第一批創業之作,余光中的《天狼星》,便位列洪範文學叢書第一號。本書收錄余光中舊作〈少年行〉、〈大度山〉、〈憂鬱狂想曲〉以及新舊兩版本的〈天狼星〉,是洪範的暢銷書之一。
(張德中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王鼎鈞,《開放的人生》臺北:爾雅,1978.7(1975初版)。
在簡靜惠、景翔等人的奧援下,隱地在1975年7月20日創立「爾雅出版社」。當時作家王鼎鈞在《中華日報》的專欄「人生金丹」極受歡迎,隱地籌辦爾雅時,便希望能將專欄文章集結出版,最後王鼎鈞將出版權利給了正要創業的隱地。隱地將書名改為《開放的人生》,成為爾雅的第一本書,同時也創造了銷量佳績。
(王家誠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王鼎鈞,《碎琉璃》臺北:九歌,1978.6。
1978年,時任《中華日報》副刊主編的作家蔡文甫,秉持「為讀者出好書,照顧作家心血結晶」的理念,創辦「九歌出版社」;「九歌」之名源於《楚辭・九歌》,取其瑰麗且富文學氣息之意。充滿自傳色彩的散文集《碎琉璃》,不但是王鼎鈞自我生命回溯的重要作品,更是九歌創業六書之一。
(王家誠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杜思妥也夫斯基著,耿濟之譯,《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臺北:志文,1969.9。
志文出版社是由張清吉於1967年創立,以「新潮文庫」、「新潮世界名著」、「新潮叢書」等書系知名於臺灣出版界。其中「新潮文庫」參考日本「岩波文庫」的傳統,出版文學、哲學、心理學、禪學、電影等領域的叢書,為臺灣社會引進當代文化思潮,影響深遠。《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採用的是中國最早的俄羅斯文學譯者耿濟之的遺稿。
(姚海星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王榮文:
出版是文化事業,也是商業,很多年輕人一廂情願地以為這是羅曼蒂克的事,他們只看到文化的一面,而忽略了商業的部分。

──〈出版對談〉,《出版社傳奇》,1981年。

 

王榮文認為要投入出版事業一定要誠實面對自己,出版不只是浪漫的文化,還要懂行銷與商業管理。

林獻章:
為什麼讀書風氣不盛?既然有這麼多識字的人,為什麼出版業者不能把他們變成愛書者?我們能怪別人嗎?就像旗袍業者,能怪我們不喜歡穿旗袍嗎?如果旗袍業者能多發揮想像力,改變旗袍的做法,用新的觀點來經營,我相信旗袍是個有前途的行業。

──〈該努力的是出版業者〉,《出版社傳奇》,1981年。

 

林獻章是1970年代崛起的出版人之一,創辦「名人出版社」。他認為只有用心經營,出版業才會有起色,產品的市場是培養出來的,需要是創造出來的。

游淑靜:
林海音說,好書總是要出的,何況不可能每本書都會暢銷,只要有好銷的書來平衡不好銷的書就行了。

──〈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社傳奇》,1981年。

 

每個出版人都會擔心賠本或滯銷,但是出版社同時也是為了出好書存在,在兩者間取得平衡,需要出版家的眼光與魄力。

隱地:
無可否認,出書、賣書是一種商業行為,但出版事業仍有別於一般純商業行為。出版事業是文化事業,出版事業也是良心事業。

──〈出版二三事〉,《出版之友》35、36期,1986年。

 

出版事業的特殊性在於兼具文化與商業性質。出版業常常基於使命與責任,即使知道某書不能賺錢,也一定要推出。

王榮文:
24歲時受邀創業,一不小心當了老闆,30歲時已經很有錢了(笑)。今天帶了讓我賺進第一桶金的書《遠流活用英漢辭典》,這本書淨賺兩百萬,也因而30歲買了人生第一棟房。人有錢,就有底氣,就敢冒險,接著大套書《中國歷史演義全集》創造了新世代臺灣出版產銷歷史的第一個奇蹟。

──「書展三十特展」,2022年。

 

王榮文1975年創辦遠流出版社,由吳靜吉策畫出版《遠流活用英漢辭典》,為遠流賺進第一桶金。接著1980年代的大套書《中國歷史演義全集》,喊出「以書櫃代替酒櫃」的口號,打破銷售紀錄。

蔡文甫:
編輯副刊只是一種職業,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八年一定要交給別人;而辦出版是一種事業,可以根據自己的理想規劃人生,也算是自己文學志業的延伸──永遠和讀者、作者結合在一起。

──《天生的凡夫俗子/蔡文甫自傳》,2001年。

 

副刊主編受聘於報社,辦出版社則是自己當老闆。蔡文甫曾擔任《中華日報》副刊主編,1978年創辦九歌出版社,迎上臺灣人文出版社的鼎盛時期,亦深諳兩者角色的不同。

 

   特別專欄   

    作家明星化:三毛、瓊瑤、林清玄

 

過去人們總覺得,文學創作者只需要關起門來努力寫作即可,但是大約1980年代開始,作家逐漸難以自外於社會風潮。換言之,專心寫作、僅以作品與讀者交流的作者,愈來愈少。出版社開始注重如何提高作家知名度,主打作家形象、在各大通路行銷出版品,形成「作家明星化」的現象。

作家明星化的共通點展現在:「暢銷書現象」。因應市場需求,短時間內大量出版,形成熱潮。例如充滿傳奇色彩的「三毛」、曾在少男少女間盛極一時的「瓊瑤」、著作等身的散文家「林清玄」等。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時間文壇就會出現新星,如劉墉、侯文詠、張曼娟、九把刀等,也都曾留下輝煌的出版紀錄。

及至當代,作家舉行新書發表會、邀請名家寫推薦書評,甚至許多作家自己經營社群媒體,透過網路與讀者分享日常,鞏固粉絲群。許多讀者受其個人形象魅力吸引,進而購買書籍作為支持與收藏。作家成為明星,是消費社會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帶動讀者的買氣,使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 瓊瑤,《窗外》臺北:皇冠,1963.10。
《窗外》為瓊瑤25歲正式出道的第一部小說,故事中的師生戀情節在當時雖充滿爭議,卻成為暢銷百萬本的話題作品,並兩度改編成電影。華美的文風、充滿張力的劇情,加上皇冠出版社的經營,使瓊瑤成為一種現象。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藏書)

 

臺灣人文出版史年表重大記事

- 戰後至解嚴 

1945年

10月,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發行《臺灣新生報》。
12月,原新高堂書店改名「東方出版社」,為戰後臺灣第一家本土出版社。

1947年

2月,二二八事件,對剛起步的臺灣出版業帶來衝擊。
10月,「商務印書館臺灣分館」設立。1949年改名「臺灣商務印書館」。
1949年 5月20日,頒布戒嚴令,臺灣進入長達38年以上的戒嚴狀態,報章雜誌與出版品都受到控制審查,直到1987年解嚴後才結束。
1950年 10月,余紀忠創辦《徵信新聞》,1960年改名為《徵信新聞報》,為《中國時報》前身。
1951年 9月,王惕吾創辦《聯合報》。
1952年 4月9日,總統明令修正公布「出版法」,同日施行。

1953年

1月,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創辦《幼獅月刊》,隔年《幼獅文藝》創刊。
7月,劉振強、柯君欽、范守仁創辦「三民書局」。
1954年 2月,平鑫濤創辦「皇冠雜誌社」。
1955年 9月,《徵信新聞》開闢「人間副刊」。
1957年 11月,《文星雜誌》創刊。
1960年 3月,《現代文學》創刊。

1964年

4月,吳濁流創刊《臺灣文藝》雜誌,1970年創設「吳濁流文學獎」。
6月,陳千武、吳瀛濤、錦連等多位本土詩人創辦《笠》詩刊,發行至今。
1966年 6月,彭誠晃等人創辦「水牛出版社」,出版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嶄露頭角。
1967年 張清吉創辦「志文出版社」,以「新潮文庫」等叢書知名於臺灣出版界。
1968年 12月,林海音創辦「純文學出版社」。
1972年 10月,姚宜瑛創辦「大地出版社」。

1974年

5月,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委由劉國瑞創辦「聯經出版」。
沈登恩創辦「遠景出版社」。

1975年

1月,余紀忠創辦「時報文化出版」。
4月,賴阿勝創辦「桂冠圖書公司」。
6月,何政廣創刊《藝術家》月刊,隔年獲得第一屆金鼎獎。
7月,隱地創辦「爾雅出版社」。
9月,王榮文創辦「遠流出版社」。

1976年

楊牧、葉步榮、瘂弦、沈燕士創辦「洪範書店」。
《聯合報》設立「聯合報小說獎」。

1978年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設立「時報文學獎」。
3月,《中華日報》副刊主編的蔡文甫創辦「九歌出版社」。
7月,陳隆昊創辦「唐山出版社」,後在臺大附近開設「唐山書店」。

1982年

1月,葉石濤、鄭炯明、曾貴海、陳坤崙、彭瑞金、許振江等人創辦《文學界》。
7月,國民黨文工會設立「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1983年創刊《文訊》雜誌,2003年改隸財團法人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
11月,林文欽創辦「前衛出版社」,以臺灣本土意識、文化與歷史等議題為核心。
1983年 1月,第一家「金石堂書店」在臺北市汀洲路營業。
1984年 11月,《聯合文學》雜誌創刊。

1985年

簡志忠創辦「圓神出版社」,旗下陸續設立方智、先覺、究竟等六家出版社。
11月,陳映真創辦以報導文學為走向的《人間》雜誌。
上一篇
活字印刷與出版的誕生
下一篇
重組與突破的新格局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