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

重組與突破的新格局

流通革命──集團組織化vs獨立出版612版權革命──書不能再隨便「翻」媒介革命──閱讀的多重可能臺灣人文出版史年表重大記事
 

解嚴,對出版業者來說,最實質的意義就是政治禁忌消失,言論尺度大開,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想說的、寫自己想寫的。

此時,適逢臺灣社會經濟活絡、思想開放、教育體制改革、科技快速發展等因素,出版業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嗅到此氣息的,是第一間連鎖書店金石堂的開張;著作權法的修訂,讓出版業者和國際出版業接軌,大量引進外文書;加上新的書店通路擴張、媒體行銷手法的熱絡……。各種環節配合之下,出版產業積極開拓,從手工職業朝向公司企業發展,社會整體則走向重整知識來源的道路。

因應出版模式變化,獨立出版社成為一種新興形式。從選題、編輯到行銷都一手包辦,以最小的成本與最大的創意,回應時代變遷。

雖然此一榮景在2000年後似有逐漸黯淡的趨勢,主因為傳統紙本書的銷量不如以往,但人文主題的出版,依舊延續不輟。隨著網路蓬勃發展、社群媒體崛起、閱讀媒介更新,為出版業帶來新契機,開啟出版製作的不同想像。

簡媜:
(暢銷書排行榜)它是一種閱讀的指南,但不是創作的指南。關心它的應是讀者,不是作者。它的負面影響是,出版界與作者的關心遠勝於讀者。

──〈暢銷書排行榜〉,《中國時報》,1986年12月20日。

 

由《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訪談多位作家對「暢銷書排行榜」的看法,大部份作家對暢銷書排行榜的正確性和其代表的意義表示懷疑,但承認排行榜反映了社會的趨勢。

 

   特別專欄   

    「現象級」出版事件:金石堂與暢銷書排行榜

 

1983年,金石堂在公館成立第一家大眾化新型書店,引進連鎖書店的經營模式。次年推出暢銷書排行榜、新書發表會以及作家演講等動態活動,預告出版生態的改變。

金石堂將買書、閱讀,轉化為一種動態的消費行為,除了書籍之外,還設有文具、唱片、餐廳。在店面陳設上,依照不同類型設置專櫃,因應出書策略及市場需要,以平放或側方式擺設書籍。

「暢銷書排行榜」是依電腦統計銷售量,製成「文學類」與「非文學類」兩類排名,使書的銷售成績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將消費者的喜好呈現在主流文壇視野中。消費引導出版的現象日益顯現,造成文學出版大眾化、通俗化,也使臺灣出版業走向分眾化。

金石堂連鎖書店的興起,是臺灣第一波通路革命;之後網路書店的崛起,則是第二次通路革命,從書籍生產到消費革命,影響人文出版社的通路行銷。

 

◎ 江湖有字在 書展平面圖

 

   特別專欄   

    從國際學舍到世貿大樓:書展演進史

 

你知道在大安森林公園出現之前,有一座矗立於新生南路與信義路口的國際學舍嗎?當年的「國際學舍書展」可說是許多臺北人的共同記憶。

臺北市國際學舍落成於1957年,是政府為外籍留學生建造的宿舍。當時每年春、秋兩季各舉辦一次「全國圖書展」,帶動民眾閱讀熱潮,也成為臺灣出版界的重要通路。

1987年改制為「台北國際書展」,首屆在當時剛建成的中央圖書館舉行。為了讓書展走向國際化,並解決攤位不足的問題,第二屆後移至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舉辦。2005年交由「台北書展基金會」負責,一直延續至今,便是我們熟悉的書展。

台北國際書展每年策畫不同展場主題與國際交流的主題國,近年隨著時代調整,不再只是為出版社賣書而辦的展覽。透過會場設計、書籍陳列、空間營造、將營業時間延長至晚上,書展吸引人的地方不僅是價格優惠,更提供獨特的「現場氛圍」。

 

       

⁍ 第四屆台北國際書展紀念藏書票1994。
(佐佐木康之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流通革命──集團組織化vs獨立出版

 

組織化、企業化、集團化,是解嚴後臺灣出版界的新趨勢。有些出版社導入企業化營運,以科層制度、財務透明降低風險。在行銷方面推動品牌書系,擴展市場規模。

有些則朝向集團化,多個出版社彼此保持獨立又互相持股,在資金、人員、銷售等方面合作,利用規模經營降低成本,將效益最大化。一些營運穩健的出版社如圓神、皇冠等,拓展旗下出版社,經營不同書系成為出版集團。1996年由麥田、貓頭鷹、商周合併成立的城邦出版集團,則以共享平台方式整合通路、增加曝光。其後讀書共和國、大雁出版基地等亦延續此一聯盟形式。

相對於出版集團的組織化,當代湧現風格截然不同的「獨立出版社」。大型出版社能夠滿足主流書籍需求,獨立出版則面向分眾市場與之互補,提供多元的閱讀選擇。例如逗點文創結社、一人出版社、櫻桃園文化、南方家園等。

獨立出版社的特色首先是內容創新,挖掘新銳作家或小眾主題。其次是運作模式創新,人力配置精簡,吸引合拍的作家、譯者、自由工作者組成團隊。最後則是把出版事業當作生活,和當代年輕人所追求的人生觀相吻合。

「獨立出版社」的興起,促使出版產業往「大型集團化」與「微型個人化」兩個方向走去;當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媒體」的時代來臨,超微型、超活力的出版社可能將是未來臺灣出版產業的趨勢。

 

⁍《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1993.11。
1993年6月,「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發展協會」成立,並創設「山海文化雜誌社」,同年11月發行《山海文化》,由孫大川任總編輯。這是臺灣第一本以原住民報導為主體的刊物。不僅適時回應原住民作家介入當代臺灣文壇的脈動,也催生、鼓舞不同世代的原住民創作者。
(林金泙家屬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號2003.9。
2001年5月,初安民成立「INK印刻文學」出版社,創業作為重出林懷民舊作《蟬》,以及朱天心、蘇偉貞、楊照等中生代作家作品,推出核心書系「文學叢書」共七種。2003年9月,繼而創辦《INK印刻文學生活誌》,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跨界、新人推介、文學教育、國際文壇動態等面向。
(蔡玉玲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海翁台語文學》雙月刊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2001.2。
《海翁台語文學》由蔡金安創辦,黃勁連擔任主編,2003年1月更名為《海翁台語文學月刊》。以刊行臺語文學作品為主,內容有研究論述、現代詩、散文、小說、劇本、囡仔詩(童謠)、囡仔古(童話)、臺灣國風等,提供臺語作家、研究者發表園地,對臺語文學運動貢獻深遠。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藏書)

 

 

⁍ 高行健,《靈山》臺北:聯經,1990.12。
《靈山》是一本自傳色彩濃厚的小說巨著,從出版角度而言,冷門文學書的銷量通常不太理想,但聯經考量其出版的必要性,初刷2000本,歷經8年才售罄。2000年,高行健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靈山》一夕翻紅,成為當代暢銷經典,並譯成多國語言。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藏書)

 

 

⁍ 托爾金(J.R.R. Tolkien)著,朱學恆譯,《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臺北:聯經,2001.12。
2000年皇冠出版《哈利波特》小說轟動臺灣書市;2001年聯經重新翻譯《魔戒》系列小說,搭配電影「魔戒首部曲」上映,再度創造熱銷。這兩套奇幻小說,使臺灣讀者開始關注以往陌生的文類,出版社紛紛規劃奇幻書系。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藏書)

 

 

  

⁍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挪威的森林》臺北:時報文化,2003.11。
1990年代,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在臺灣掀起一股流行風潮,成為許多文青心目中的必讀經典。1994年新著作權法落實後,時報文化獨家取得村上春樹作品版權,而譯者賴明珠更獲得「村上代言人」的封號。本書為2003年第二版《挪威的森林》,封面採用村上春樹自行設計的紅綠版本。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藏書)

 

 

⁍ 鯨向海,《A夢》桃園:逗點文創結社,2015.1。
獨立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成立於2010年,專門網羅新銳作家,搭配獨特的出版企劃,出版許多新穎有趣的書籍。《A夢》被歸類在純文學「言寺」書系,以精緻輕巧的文庫本規格印製。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藏書)

 

隱地:
在我們的年代裡,只有中山堂,沒有金石堂,如果買書,我們會到重慶南路。

──《漲潮日》,2000年。

 

隱地回憶1960年代,重慶南路一帶有很多書店,被稱為「書街」。直到1980年代,臺灣才出現第一間連鎖書店金石堂。

郭重興:
編輯要更謹慎應戰,出版如同吃飯會想吃不同口味,但飯不可能消失,出版業也許會消失、縮減,我關心的是絕對值能否持續擴大。

──臺北電臺「公民總主筆」節目,2017年08月15日。

 

讀書共和國創辦人暨社長郭重興認為,出版產業雖面臨不景氣的考驗,與臺灣有關的歷史與小說類,以及漫畫出版,在未來仍是潛在主流。

vocus方格子創辦人翁子騏:
很多人會說閱讀衰退,現在的人越來越少閱讀,但我的感覺反而其實沒有;我覺得大家越來越常閱讀,只不過真實的情況是,閱讀的載體、體驗與形式都不斷改變。

Openbook閱讀誌總編輯周月英:
恰恰好就是現在,閱讀完全沒有衰退,讀者閱讀的時間比過去更長,甚至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閱讀。這也是因為,我們對於閱讀的定義是採取更廣泛的標準,除了傳統的文字,還有影像、聲音,甚至AR、VR,都涵蓋了資訊、文本的核心意涵在內。

──〈泛閱讀世代 捲動華文閱讀風潮〉,《臺灣光華雜誌》,2021年8月30日。

 

當代的閱讀風氣其實沒有衰退,只是載體改變。這些各自在出版界努力的愛書人,不約而同從推廣閱讀的脈絡出發,為傳統出版業在泛閱讀世代找到新出路。

葉美瑤:
出版者作為協調者、創意者,作為比其他人更能承擔風險的角色,作為所有角色之間的橋樑,才能跟作者說:「請把書交給我。」或者跟書店說:「請跟我們一起賣這本書。」

──李屏瑤,〈希望得到同行高手真正的敬重: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文訊》354期,2015年4月。

 

作家有好的內容,還需要專業編輯,加上行銷與企劃,作為與讀者之間的橋樑,出版者即扮演此橋樑角色。

劉霽:
在紛雜的資訊洪流中,盡一人之力,發一人之聲,成一書之言。

──一人出版社,2009年。

 

「一人出版社」由劉霽創立於2009年。社如其名,因為一個人,所以容易和周邊碰撞出更多可能性,在市場需求與讀者喜好之間,保持彈性、發揮創意。

陳夏民:
逗點之後,總有無限可能;閱讀,沒有句點。

──逗點文創結社,2010年。

 

「逗點文創結社」由陳夏民創立於2010年,專門網羅新銳作家,搭配獨特的出版企劃,出版許多新穎有趣的書籍。

李進文:
編輯是一門哲學、一門統計學,加上貓的感覺。……

除此之外,一本書的完成必須經歷全心全意的你。這是熱情,
熱情也會遇到冷水,你的衣服濕了、眼睛濕了,
徵求你足夠勇氣。

──〈誠徵編輯〉,《野想到》,2020年。

 

強調編輯需要雜學、熱情、想像力與一種貓的感覺。李進文現任遠足文化總編輯,曾任記者、聯合文學出版社及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編輯。

顏艾琳:
當我走過信義路國際學舍舊址之處,總有一種魔幻的感覺;那裡,彷彿是被「結界」封印的一塊魔法之地,有我因為找詩的身影,還在尋找著,永遠欠缺的詩集……那是我青春「跑文學」的寶藏地。

──〈跑文學的青春藏〉,《臺灣人文出版社18家及其出版環境》,2013年。

 

大安森林公園建成於1994年,在此之前是一片眷村與國際學舍。詩人顏艾琳回憶當時在國際學舍書展尋書、買書的青春文學記憶。

 

 

612版權革命──書不能再隨便「翻」

 

612版權大限的歷史可溯及至1980年代,當時影響臺灣出版產業興盛的原因有二,一是1987年7月15日廢除「臺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出版品管制回歸出版法的「事後審查」原則,且不再由警備總部來負責檢查。

另一個原因是「中美著作權保護協定」的修正與簽訂,讓臺灣的出版法臻於完備,此後翻譯西書必須取得原作授權。此一協定徹底翻轉臺灣出版界的生態,一來翻譯外文書的成本增加,但卻沒有減低出版業者引進外文書的意願,反而加速其發展;更有甚者,外文翻譯書在1990年代成為臺灣出版市場的大宗,進而帶動專業版權代理公司的興起。

此外,1992年6月12日開始實施的新著作權法中規定,該法修正施行滿兩年後,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的翻譯書籍,便不能繼續銷售;換句話說,最後的期限就是1994年的6月12日,此即「612大限」。當年出版界莫不趕在這一天前將無版權的外文翻譯書大量拋售,因而成為臺灣出版界的分水嶺。從此之後,未經授權的翻譯書、非法盜印、以及一書數版等現象,都逐漸在臺灣絕跡。

 

  

⁍ 中華民國著作權人協會會員證:艾雯1992.1。
作家艾雯加入「中華民國著作權人協會」的會員證。「中華民國著作權人協會」簡稱CHA,成立於1976年,為我國第一個推動著作權的團體,以保護著作權人為宗旨;成立之初曾以小型報紙形式發行《著作權人會刊》,但兩、三年後即停刊。
(艾雯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內政部公文,《海外夢迴錄》准予註冊通知1970.1.6。
尹雪曼的《海外夢迴錄──臺灣人在紐約》,出版於1966年,被譽為最早的「留學生文學」。這份來自內政部的公文,要回歸到1998年1月21日《著作權法施行細則》廢止之前,當時規定著作人需檢具相關文件申請著作權之登記。從文件內容可知,該書通過著作權的註冊申請,因而獲得執照。
(方荷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文藝新聞雜誌》出版事業登記證1991.12.6。
戒嚴年代,臺灣對出版品的管制,皆依循1930年代制定的《出版法》。在當時,如果你想辦一份報紙或雜誌,必須「填具登記聲請書,報經該管直轄市政府或該管縣(市)政府,轉報省政府,核與規定相符者,准予發行,並轉請行政院新聞局發給登記證。」如果通過申請,你就會像尹雪曼一樣,獲得這份「出版事業登記證」。
(方荷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出版合約書:《黥面》2000.8.25。
此為布農族作家霍斯陸曼.伐伐與晨星出版社在2000年所訂定的出版合約書。《黥面》於隔年2月出版,是作者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收錄〈黥面〉、〈獵物〉、〈生之祭〉等9篇小說。
(霍斯陸曼・伐伐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楊逵,〈也談著作權〉,手稿
因讀到報刊所載中小學教科書無著作權的新聞,楊逵有感而發,寫下這篇〈也談著作權〉的文章。他在文中將「著作權」和「版權」加以區別,同時也揭露某些出版社侵害或剝奪作者權益的種種惡習。(楊建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民生報》六一二大限相關報導1994.1.29。
在1992年6月10日著作權法修正實施之前,國外的著作和翻譯未受著作權法保護,因此一書多譯、隨意銷售的現象隨處可見。不過在1992年6月12日實施新法之後,出版業者不得再重製未獲授權的翻譯出版品;在此之前已完成印製者,則有兩年的緩衝期,1994年6月12日因而被稱為「612大限」。透過當年1月29日的報紙版面,可以看到此一法案對出版社、經銷商乃至於譯者,所造成的重大衝擊。
(黃文範提供/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前項翻譯之重製物,於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十日本法修正施行滿二年後,不得再行銷售。

──《著作權法》第112條,1992年。

 

 

媒介革命──閱讀的多重可能

 

當傳遞訊息的載體從紙張,進化到手機、平板、有聲書、電子書,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發表方式也隨網路平台革新,使文學內容以多元形式呈現。

現代人經營粉絲專頁,定期發表文章,進而由單點創作集合成具有架構的書籍;以Youtube、Podcast頻道擴大觀眾類型,建立個人形象。同時也有作者持續經營分眾議題,風格主題明確,培養忠實讀者群。在當代,出版這件事需要多角化經營,作者本身的創作動能、封面設計的別出心裁、行銷手法的多元運作,跳脫過去對出版的既定印象。自媒體發達的年代,不限文學大家,只要有特色、有粉絲,都有機會成為作家。

數位化、分眾化趨勢下,「書」也被重新定義。相對於傳統出版社與連鎖書店,特色鮮明的各式新興出版逐漸躍入眾人目光。例如獨立出版的自製書、極富作者性格的小量出版品──小誌(zine),以及以秀威、白象為代表的POD(隨需印刷,print on demand)書籍,降低出版門檻,迎向閱讀的多重可能。

 

⁍ 胡淑雯等著,楊凱麟策劃,《字母會A未來》新北:衛城,2017.9。
《字母會》是一套小說書寫、出版計畫,從法文字母A到Z依序選出代表當代思想的詞彙,小說家據此各寫26篇5000字小說。《字母會》從概念、創作、出版、評論到書籍設計,甚至到專屬評論雜誌、講座、讀書會與有聲書,由臺灣一線小說家、評論者、出版者與封面設計者,共同創造一個跨領域的當代文學實驗。
(國立臺灣文學館圖書室藏書)

詹宏志:
這雖然不是一個紙本書的時代,卻是編輯與出版的大時代。
真正的出版是對求知者的服務,出書只是其中一環。
我們不是沒有方向,我們的困難是方向太多了。

──誠品年度閱讀報告專題講座,2020年。

 

詹宏志以「讀書的未來模樣,給下一個世代的出版人」為講題,分享他從出版人退役,轉為讀者角色的觀察──以「求知」代替「賣書」作為出發點,能有更宏觀的視野。

莊瑞琳:
每一個層面的主題都能被書寫出來,都有一個作家誕生,能夠將那些知識化為大眾可閱讀的出版品,形成整體臺灣學的基礎或指南,我認為這是做自製書最迷人的地方。如此看來,臺灣至少還可以誕生一萬個作家吧?

──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2020年。

 

自製書的時間長、花費高,莊瑞琳在衛城已開始自製書的實踐,2018年底創辦春山出版,目的是要做出臺灣這塊土地的作品,以及追蹤社會不斷變化的多元議題。

盛浩偉:
在資訊無限爆炸而網路搜尋極度便利的年代,書籍反倒更能作為一種單位,來框限、篩選、建立出有價值且需要的知識與認識之範圍。這或許是我們重新思考、並重新定義「書」之意義的契機。

──〈大疫之年,人文書籍出版依然繁花盛開〉,《Verse》004,2021年。

 

如果所有資訊都能在網路搜尋,書籍扮演的角色是什麼?盛浩偉嘗試在這篇文章中回顧一年來的人文出版,書籍替大眾篩選了知識,提供茫茫大海中有架構的閱讀系統。

 

🎬 國立臺灣文學館資深作家影音紀錄
本短片依序剪輯《簡靜惠》、《此岸彼岸──林衡哲》、《如月之行走──季季》三部影音精華片段,內容分別包括:《書評書目》創始編輯簡靜惠,談論該刊物定位與時代重要性;催生《新潮文庫》並創辦《臺灣文庫》的林衡哲,提及其出版過程、成果與對後輩的期許;作家季季回顧過去初踏入寫作圈,與其後轉職成為報刊編輯之經歷等。(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影音館)

 

臺灣人文出版史年表重大記事

- 解嚴至當代 

1987年

7月14日,蔣經國總統明令臺灣地區自7月15日零時起解嚴。
9月,《自由日報》更名為《自由時報》,往全國性報紙規模發展。
12月,在國立中央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首度舉行「台北國際書展」。1990年起固定於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舉行。

1988年

1月,臺灣解除報禁。
4月,《中國時報》書評版「開卷周報」正式創刊,並於次年評選「開卷好書獎」。

1989年

第一家「誠品書店」於臺北市仁愛敦南圓環開幕。
4月7日,《自由時代》周刊總編輯鄭南榕為追求「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在雜誌社引火自焚。
1991年 12月,《文學臺灣》創刊,為先前《文學界》之延續。

1992年

4月,《聯合報》書評專版「讀書人」創刊。
6月12日,《著作權法》新法實施,規定不得重製未獲授權之翻譯出版品,已印製完成之出版品,二年後不得銷售,是為「六一二大限」。從此,臺灣正式被納入國際版權交易的市場。

1994年

6月12日,「六一二大限」無版權外文譯書合法銷售截止日。
「聯合報小說獎」擴大徵選範圍,改名「聯合報文學獎」。

1995年

全球第一家亞馬遜網路書店成立。
批踢踢實業坊(PTT)成立。

1996年

1月,時報文化承辦台北國際書展,是首度由民間承辦書展。
12月,博客來網路書店正式營運,是臺灣最早成立的網路書店。
詹宏志結合麥田、貓頭鷹及商周等三家出版社,成立「城邦文化出版集團」。
1998年 痞子蔡在BBS發表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其後集結出版,並改編成電影和漫畫。

1999年

1月,立法院通過《出版法》廢止案。
誠品敦南店成為臺灣第一間24小時營業書店。

2000年

《自由電子報》開站。
貓頭鷹出版社創辦人郭重興,成立「讀書共和國」集團,旗下包含木馬、左岸、遠足、野人、繆思等40餘間出版社。
2003年 誠品推出《誠品報告》,為出版市場的正確統計資料跨出一步。

2004年

台北國際書展首度設置專為書籍美術設計而舉行的「金蝶獎」。
Facebook創立。

2005年

首屆「林榮三文學獎」由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主辦、《自由時報》協辦。
YouTube創立。
2008年 7月,「臺灣數位出版聯盟」成立。
2010年 10月,「Instagram」社群應用軟體發布。
2011年 吳明益長篇小說《複眼人》由讀書共和國的夏日出版後,售出十餘國版權,開創臺灣小說首次由國外主流文學出版社買下版權的先例。
2015年 「獨立出版聯盟」成立,成員為微型獨立出版社與個人創作出版者。

2017年

讀墨推出第一臺國產電子書閱讀器「mooInk」。
台北國際書展推出「做本ZINE」,自出版、一人出版社、自媒體時代、獨立地方誌到Zine及小誌市集的風行,成為年輕世代展現創造力的出版形式。
2018年 12月,原衛城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自行創立「春山出版社」。
2022年 6月,台北國際書展因新冠疫情停辦兩年後,順利開展。
上一篇
禁錮與掙脫的交響樂
下一篇
你自己就是出版社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