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群星閃耀──美國及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特展

美國文學在臺灣

✧ 現代主義與美國文化的影響 ✧ 《今日世界》的誕生 ✧ 《今日世界》中的美國文學 ✧ 美國夢的經典:《大亨小傳》✧ 
✧ 書寫在地:福克納與王禎和 ✧ 含蓄的極致: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現代主義與美國文化的影響

1950年後,臺灣開始接受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伴隨而來的,是美國文化深深影響了臺灣社會各個層面,包括藝術文化發展。美國新聞總署透過設立在臺灣的美國新聞處(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USIS,簡稱美新處)介紹與宣傳美國文化,也扮演了引介歐美現代思潮進入臺灣的關鍵角色。當時由於海峽兩岸政權對立,戰爭一觸即發,為了國家安全,臺灣政府當局嚴格地審查管制從國外而來的資訊,美新處為進行公共外交而供應的訊息,因此成為島內人民的外來藝文資訊供應站。 

 

自五十年代以來這二十幾年間,臺灣的政治、軍事、經濟各部門都——打上了美國牌的烙印。文化、思想的領域自然難以與這些根本的政策背道而馳,也因此接受了同樣的命運,無形中處處出現了「中美合作」的商標。——郭松棻〈談談臺灣的文學〉

 

1979年開放出國觀光前,除了出國留學,臺灣只能透過報章雜誌文章獲取藝文訊息。在資訊貧乏,藝文愛好者又求知若渴的年代,美新處的圖書館(圖書室)成了重要的文化據點。許多高中學生和大專生會在放學後前往借閱英文書刊、雜誌或漫畫,並欣賞美國電影、參觀展覽、聽音樂會、查閱美國升學資訊等等。年輕的藝術創作者也將美新處視為進入西方藝術世界的通道,望向一個開展的天空。

1950-1960年代臺灣現代主義的興起與發展,伴隨著臺灣對於「現代」的思索,以及社會的「現代化」發展,因此在文藝上有現代詩、現代小說和現代藝術等「現代化」追求。在臺灣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當時正處於戒嚴時期,唯一能夠自由進出臺灣的文化就是美援文化。所謂「美援文化」就是受到美國經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文化生產及文化現象,形成某一特定群體的價值或生活方式,而中介組織就是美國官方的「美新處」,以及美國的非政府組織,例如自由亞洲協會與亞洲基金會等。臺灣知識分子以現實的苦悶作為推力,以美新處的譯介作為拉力,走上學習西方現代主義的技巧和意識型態。

 

 

《今日世界》的誕生

在美國國務院經費挹注下,香港總領事館新聞處在1949年發行《今日美國》,介紹美國生活方式及各種資訊給華文讀者,後來時局瞬息萬變,為了將各地實況納入報導而更名為《今日世界》。1952年「今日世界社」和「今日世界出版社」在香港設立,以中文出版品向東南亞進行宣傳。前者負責《今日世界》(1952-1980)雜誌,冷戰時期美國對東南亞華人最重要的宣傳雜誌之一。後者出版「今日世界譯叢」,共計300多本,內容包含文學、科技、人文與社會科學類等不同性質書籍,其中以文學作品數量最龐大,而以小說文類最多。

 

 

 

 

 


《今日美國》29期
1950年發行,介紹諾貝爾獎得主福克納的生平家庭、文筆風格及相關評論。(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今日美國》50期
1951年由香港發行。封面有「美國大使館臺灣分處」印記,背景為美國。(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今日美國》第213期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今日世界》第1期創刊號
1952年3月發行,封面為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今日世界》26期
1953年發行,其中談及〈老人與海〉首次於1952年秋刊載《生活》雜誌時達到600萬份的銷售量與帶來的影響。(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海明威《戰地春夢》,湯新楣翻譯,1966年
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書名頁上有「臺中美國新聞處捐贈」之印。(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 林以亮編選《美國詩選》,1968年
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發行。(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今日世界》中的美國文學

 

當時台北美國新聞處更幾乎扮演台北文藝沙龍的角色,前衛展覽無不以能在此舉辦為榮。大學生「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順口溜說法,中間沒說到的一段則是「看看看,看今日世界」。——傅月庵《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

 

今日世界出版社集合了1950-60年代臺港兩地最重要的譯者(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單德興教授稱之為「臺港翻譯界的夢幻隊伍」),翻譯美國文學與現代主義的著作。林以亮(宋淇)曾主持出版《美國文學批評選》、《美國詩選》、《美國散文選》、《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等作品,夏濟安張愛玲余光中為主要翻譯者。「今日世界譯叢」則出版包括華盛頓・歐文納撒尼爾・霍桑赫爾曼・梅爾維爾愛倫・坡馬克・吐溫亨利・詹姆斯、福克納、海明威、費茲傑羅、歐亨利吳爾芙等,廣泛影響臺港、東南亞的創作者與普通讀者對於美國文學和美國現代主義的接受。

 


◪ 馬克・吐溫《湯姆歷險記》,蔡濯堂譯,1964年
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發行。譯者筆名常用思果或蔡思果,此處署名蔡洛生,另有本書翻譯時的脈絡緣由。(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馬克・吐溫《頑童流浪記》,黃文範譯,1969年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美國夢的經典:《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曾經獲選20世紀最佳英文小說的第二名,據說這本小說在臺灣至少有16種譯本,24家出版社出版過,而其中最受注目的就是1971年喬志高翻譯的今日世界出版社譯本。

費茲傑羅的小說往往帶有詩人的感性筆觸與濃厚情感,且擅長將象徵手法與寫實細節融為一體。《大亨小傳》的開頭說道:

「你每次想開口批評別人的時候,只要記住,世界上的人不是個個都像你這樣,從小就佔了這麼多便宜。」

這段文字影響後來的臺灣作家,如黃凡〈人人需要秦德夫〉一文:「年輕的時候,對於這個社會,我就有一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它不一定是我們所習以為常的樣子。」黃凡的文字呼應《大亨小傳》,世界不是你所想像的「理所當然」。李志薔則說《大亨小傳》這段開頭是:「我年紀還輕、世故不深的時候,我父親經常教訓過我一句話,直到現在我還放在心上反覆思考。」

 


◪ 費茲傑羅《夜未央》,湯新楣(本名湯象)翻譯,1980年
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發行。(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佛克納短篇小說選》,何欣翻譯,1959年
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李喬〈我的文學行程與文化思考〉手稿,1989年
作者由成長記憶敘起自身文學養成,並提及到寫作上影響他最深的三位作家,分別為鍾肇政鄭清文及威廉・福克納。(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書寫在地:福克納與王禎和

相對於海明威簡潔的文體,福克納充滿南方文學魅力的口語特點,則讓其文字顯得艱深晦闇。在臺灣作家中,王禎和最接近於福克納。他們的作品充滿地方色彩,福克納寫美國南方,而王禎和書寫臺灣東岸,兩人都使用在地的語言進行創作,其中,王禎和的作品更以「多語交織」著稱,除了白話文、文言文,還加入臺語、日語和英語等,這樣的表記方式,成為王禎和小說的特色。王禎和著名的諷刺美援現象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其所採用的多重視角敘事模式,也是學習自福克納在《聲音與憤怒》中所採用的技巧。 

歐陽子白先勇也受過福克納的啟發。歐陽子說,福克納對人類命運的看法和白先勇差不多,「在福克納作品中,doom(命、劫數)、curse(孽、天譴)等字,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歐陽子也曾自述,她的小說〈近黃昏時〉,便是受到福克納《我彌留之際》的影響,不僅在寫作技巧上有所改變,在寫作內容上也深受啟發。
 

 


◪《文星》8卷3期45號

本期主題為美國作家福克納,封面為其肖像,並以「以描寫人類心靈為職責」註解作家精神。(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1969年
金字塔出版社發行。(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含蓄的極致: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海明威是1950年代臺灣翻譯的美國小說家中,被翻譯量的第一名。以當時最著名的《老人與海》為例,1952年海明威甫在《生活》雜誌上發表這篇小說,隨即出現三種不同譯本。第一種是1952年張愛玲以「范思平」為筆名,為香港美新處翻譯的《老人與海》。第二種是同樣在1952年余光中翻譯的《老人和大海》,後由臺北重光文藝社出版。第三種是1953年辛原翻譯的《海上漁翁》,由高雄拾穗月刊社出版。

 

   

    
◪ 《老人與海》中譯本辛原《海上漁翁》譯本(下排右1)
1950年代,同時有多家出版社翻譯,常見版本包括1952年范思平(張愛玲)《老人與海》譯本;余光中《老人和大海》譯本;以及1953年辛原《海上漁翁》譯本。其中又以張愛玲的譯本被廣為翻印。(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在1953年香港美新處所發行的《今日世界》中,有一段關於《老人與海》的介紹:

「關於這書的中譯本,有一段文壇佳話:名作家徐訏主持的創墾出版社,香港中一出版社,和臺灣拾穗月刊,可能尚有其他出版社,同時聘請名家翻譯,結果中一出版社范思平譯本《老人與海》先出,這譯本出於一位青年女作家手筆,譯筆極為出色,但伊顧及流落大陸的慈母安全,竟不能發表真姓名。」

這位青年女作家便是張愛玲。


 

 


◪ 《文星》1卷1期
1957年由文星書店創辦,其創刊詞提出的編輯方針為「文學的、藝術的、生活的」。至1959年,編輯方針改為「思想的、生活的、藝術的」。(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文學雜誌》1卷3期
文學雜誌1卷3期_張愛玲譯Robert Penn Warren〈海明威論〉(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上一篇
經典美國:從好萊塢到文學桂冠
下一篇
美新處與《文學雜誌》、《現代文學》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