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文學展示/眾聲喧嘩──1980年代以降的臺灣文學風貌/
台灣的熱帶文學風景──在臺馬華文學
返回文學展示

眾聲喧嘩──1980年代以降的臺灣文學風貌

台灣的熱帶文學風景──在臺馬華文學
作者: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華裔馬來西亞留臺學生中有人原是文藝青年,有人則來臺後受到文學氛圍感染而提筆創作。這些在境外生產的馬華文學篇什,為臺灣文學開拓了一片論者名之為「在臺馬華文學」的臺灣熱帶文學風景。
 


陳大為主編,《馬華當代詩選:1990-1994》

 


李永平《吉陵春秋》

 

1960年代初,「在臺馬華文學」前行者黃懷雲、劉祺裕、張寒等就已在臺發表詩文。星座詩社成員王潤華、林綠、陳慧樺在馬時即頗有詩名,六○年代初來臺後積極參與臺灣現代詩壇活動。「星座」出版詩刊及同仁詩集多種,為首批在臺馬華文學文庫。1973年底,溫瑞安、方娥真、黃昏星、周清嘯等天狼星詩社成員來臺升學,後組神州詩社與青年中國雜誌社,建構「中華性」文學想像共同體,鼓吹「文化中國」理念。

1970年代中葉,《中國時報》與《聯合報》文學獎掀起了九○年代以前的臺灣文學高潮,留臺馬華作家商晚筠、李永平、張貴興、潘雨桐適逢其盛,在七○與八○年代頻頻獲獎,四人所著《癡女阿蓮》、《拉子婦》、《吉陵春秋》、《伏虎》、《柯珊的兒女》、《因風飛過薔薇》與《昨夜星辰》迄今仍是在臺馬華重要文集。兩大報文學獎也促成林幸謙、黃錦樹、陳大為、鍾怡雯與非留臺的黎紫書在九○年代臺灣文壇崛起,為在臺馬華文學寫下新頁。繼婆羅洲雨林長屋之後,膠林燈火與半島小鎮成為臺灣文學的熱帶風土。
 


鍾怡雯《野半島》

 


黃錦樹《夢與豬與黎明》

 

李永平與張貴興在過去二十年來交出了《海東青》、《朱鴒漫遊仙境》、《大河盡頭》、《群象》與《猴杯》等堪稱在臺馬華文學經典的長篇。新千禧年之後,非留臺的李天葆以張腔在臺敘說吉隆坡舊事;辛金順、龔萬輝、賀淑芳、木焱、呂育陶、冼文光等來自風下之地的名字因文學獎而成為臺灣讀者的另一種關注。

在臺馬華文學立足臺灣文學場域,學院論述與典律建構自有推波助瀾之功。林建國、黃錦樹、陳大為、鍾怡雯、高嘉謙等任教學院多年,其馬華文學論述累積了不少研究資源。此外,黃、陳、鍾頗致力於編纂馬華文學選集與讀本,也指導研究生以馬華文學為析論對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用筆來唱歌──原住民文學
下一篇
想我消失的家園──眷村文學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