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聽人說鬼話——臺灣妖魔怪文學展

學習資源

延伸資料

名稱 類型 說明 資料來源
返校 影集小說 小說 被禁錮的六O年代, 翠華中學有師生因組織讀書會遭捕。 隨之女學生方芮欣墜樓身亡, 從此鬼魂傳聞不斷, 校方舉辦法會、鎮魂驅邪。三十年過去,翠華中學威權的校風依舊。 九O年代,翠華中學轉學生劉芸香,因誤闖校園禁地,意外遇見學姊方芮欣的鬼魂,逐步揭開校園內塵封的悲劇真相⋯⋯。 李則攸、巫尚益
返校:惡夢再續 小說 翠華中學發生著名屠殺慘劇的多年後,荒廢的學校面臨拆毀的命運。
因緣際會集結的八名少男少女,在試膽與散心的氛圍下,前往拆遷在即的翠中打卡。
但徘迴於校園的厲鬼,早已在此等待誤入的羔羊。滔天的怨念、難消的恨意,不願隨著時光消散。
過去的執念交錯現今的傷痕,將以他們的性命為祭品,揭開翠華中學那齣慘絕人寰悲劇的真相⋯⋯。
赤燭股份有限公司、笭菁
【 心理測驗 】你像臺灣文化裡的哪種神怪? 心理測驗 你說臺灣的妖怪們到底藏到哪裡去了?
他們不是住在你隔壁,而是住在你心裡。
以下情境題,你準備好測試自己是哪一種臺灣妖怪了嗎?

「正史排除的,讓妖怪幫你記得。」
希望你在測驗過程裡,找回他們為你記得的事。
Hahow
顏冠希JY-【魔神仔/moo-sin-a】|Official Visualizer 音樂 歌詞巧妙寫入了許多遇到魔神仔的元素,搭配音樂旋律營造神秘氛圍,以臺語創作像是鄉野傳奇般,流傳民眾耳語間。 YouTube
《蛇郎君 蠔鏡窗的新娘》 書籍 「蛇郎君要娶新娘了!」
據說是地震造成了蛇郎君出洞,蛇毒瀰漫,要娶親後方能平息。
一列婚嫁隊伍,傀儡般走向蛇精盤據的蠔鏡窗山;
新時代的姊妹,如何掙脫傳統的枷鎖?
長安
《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 書籍 唯妖論:我們透過在地差異來認識世界,承認那些雖然邊緣卻深具意義的體系,對世界的認識才會完備。

過去,不等於沒有。
現在,一直是過去的延伸。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返校 遊戲 遊戲設定在1960年代的臺灣,採用架空世界並以校園為舞臺的恐怖冒險遊戲。希望藉由遊戲手法來呈現臺灣特有的文化,因此角色和場景構成參照臺灣人所熟悉的人事物,例如腳尾飯、山間廟宇、神壇,將這些臺灣當地宗教習俗融於遊戲中。操作上主要以點擊方式進行,讓玩家簡單上手,又以各種極富巧思的解謎關卡來考驗玩家。故事軸心圍繞在兩名少男少女在學校中的相遇以及探索,講述著一個與體制衝突的六零年代故事。遊戲表現上運用原創音樂和音效的配合和拼貼寫實的畫風,堆疊出令人窒息的恐怖氛圍。 赤燭遊戲
魔法阿媽 電影 1998年臺灣動畫,由王小棣導演、麥仁杰設定人物。2021年數位修復版重新上映。
「把阿媽賣掉!」經典台詞使觀眾印象深刻,成為七八年級生的共同回憶。故事描述小男孩豆豆為了回家,聽信惡靈指示收集通靈阿媽的眼淚就可以賣掉阿媽買機票,正值鬼門時期豆豆也結識了幾位「好朋友」,故事就此展開⋯⋯
YouTube
返校 電影 事情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啊?不就只是看幾本書而已嗎?
全球暢銷遊戲改編電影
YouTube
只知道虎姑婆和魔神仔很落伍?解密臺灣豐富的本土鬼怪傳說!《七七說書》EP 018|志祺七七 影片 此集參考《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由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編寫,介紹臺灣本土鬼怪故事。 YouTube
魔幻鯤島・妖鬼奇譚──臺灣鬼怪文學特展 線上展覽 鯤島臺灣在悠久歷史中,恐怖黯影潛伏於山海之間,或鬼或怪,野史軼聞多有傳言。鬼,有時被理解為人死後流連人間的靈魂精魄;怪,則有更廣泛的想像,可能具有奇異外形、由動植物化身、或更多難以歸類的存在。對於原住民來說,因各族群對精神及物質世界的觀點不同,鬼怪傳說更加豐富,呈現出臺灣鬼怪形象的多元面貌。
鬼、怪的分類是隨著人對於它們的認知所影響、不停變動的,鬼怪的生成與人們恐懼、害怕及不可知的事物息息相關。在嘗試解釋這些不可知事物的過程中,鬼怪成為被想像出來的,禁忌的一部分。同時,這些傳說故事能夠形塑一個族群對於世界的觀點,也與當地歷史文化緊密連結。
在文學領域上,不論是民間文學或者文人書寫,鬼怪經常成為靈感泉源。曩昔民間傳述鬼怪故事,大多為了傳遞道德教訓,但在不同作者筆墨之下,鬼怪元素的運用更加多元,賦予文學更多的想像空間。但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諸多妖異故事散佚在時間洪流中,鬼怪傳說逐漸被遺忘、不再被述說。當現今逐漸失去這些傳說故事,也失去孕育在地文化的豐厚土壤。
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厲鬼・節婦・烈女記——台南陳守娘傳說探賾 學報 關於陳守娘事蹟的紀錄,最早可見於劉家謀(1814-1853)《海音詩》 (1855),在歌詠陳守娘事蹟的詩後注文文字中,帶有幽鬼崇祀的靈異色彩。1920年,連橫於《臺灣通史》卷35〈列女列傳〉中為陳守娘立傳,在靈異風說之外,加入了「眾欽其節」之語,今日台南孔廟西側「節孝祠」, 即可見祀有「欽褒節烈邑民人林壽妻陳氏守娘神位」。1932年4月,連橫於《三六九小報》連載的「雅言」專欄中曾記到:「又有采拾台灣故事,編為歌 辭者,如〈戴萬生〉、〈陳守娘〉及〈民主國〉,則西洋之史詩也。」雖然 以「陳守娘」為題材的俗曲唱本早已不復得見,但1930年代台灣的曲盤(唱片)聲音資料中所存《台南烈女記》(前後集,共計8張曲盤),內容正是 「陳守娘」傳說,這恰可作為我們瞭解1930年代陳守娘傳說如何被講述及傳唱的重要參考依據。
台灣鬼怪傳說故事近年來在網路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吸引了不少新世代創作者及讀者的關注,本文首先從新世代創作者對陳守娘傳說的演繹出發,審視陳守娘事蹟何以在近年來被形塑為台灣「最強女鬼傳說」。其次,考察節孝祠內「欽褒節烈邑民人林壽妻陳氏守娘神位」的來歷,思索陳守娘傳說中「屢著靈異」一語的解讀方式。最後,披露1930年代台灣「紅利家」曲盤錄音資料《台南烈女記》的完整內容,並指出《台南烈女記》中「靈異」現象的民間信仰意涵。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論「精怪」與「魔神仔」傳聞中的生態思維與身體界限 學報 目前台灣關於諸多民間精怪的研究調查與創作出版,藉著大眾熟知的妖怪意象,從文學、民俗學、人類學、宗教學等多元視角,開啟台灣民間精怪在歷史書寫、社會文化層面的功能、意義之討論。然而,在台灣民間的觀念中, 精怪、魔神仔、鬼魂、神靈都有各自的區分與複雜的關係,在民間祭儀的實踐中,神明伏妖、驅魔儀式、鬼魂歸神,讓鬼魂、神靈、精怪之間位置的滑移,保持著動態的過程。反觀目前大多致力於將妖怪視為重建在地歷史與記憶的敘事策略,卻鮮少以地理空間的視角,思考民間精怪與人在身體、環境的關係為何,鮮少有研究進行相關問題的深化。
因此,本文藉由文獻資料的收集,以空間的角度,考察人們對於魔神仔、精怪在環境與地理層面的認知。進而面對近年時常發生在台灣山野與城鎮的「魔神仔牽人」與「精怪作亂」的事件與傳聞,造成的集體恐懼感與物質環境的關係。另一方面,筆者也探討傳聞中的「當事者」身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以及這之中身體在空間中的極限性,藉此思辨一種異質的臨界關係與生態倫理的想像。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司馬中原 午夜奇譚 CD 「司馬中原講鬼─午夜奇譚精彩系列」有聲書全套6CD,收集司馬中原親身經歷、從小聽來的鬼故事,或是他的著作。素有「鬼學大師」之稱的司馬先生,用他特別的聲韻說起鬼故事,總讓人聽來毛骨悚然,但卻又不失古典旨趣及教化功能。
司馬先生說:「聽鬼故事,一個人不怕,二個人最怕,三個人小小的怕」,你打算一個人,還是揪個三五好友或家人一起聽呢?
中國廣播

 

上一篇
新世紀鬼國寓言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