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文學展示/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
戰語言—走大眾路,說臺灣話:用什麼寫?為誰而寫?
返回文學展示

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

戰語言—走大眾路,說臺灣話:用什麼寫?為誰而寫?

 


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全面啟動!
臺灣人想要新的文學,問題是:新的文學該用什麼語言來寫?又是為誰而寫?

【主要論爭】

用什麼字來寫,寫給大家看;用什麼話來說,說給大家聽。我手寫我口,是否太狹隘?臺灣,究竟是誰的臺灣?

日治時代是臺灣古典文學的黃金時代,卻也是新世代知識份子無法忍受古典文學陳腐弊病的時代。受過現代教育的新知識份子,與繼承清代和文學傳統的古典文人展開了「新舊文學的論戰」,是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萌芽期。

到了1920年代末期,由於臺灣總督府的高壓治理,許多社會運動被迫停止。許多知識份子將重心轉到文學工作上,臺灣話文及鄉土文學運動因此開展,帶來一波臺灣文學運動的高峰。

 

 


◎ 1924-1926新舊文學論戰:時代的音色要變了

古典文學是否導致文壇「佈滿破敗草叢」?是「敗草中的破舊殿堂」嗎?受到中國五四運動影響的張我軍,熱烈地提問,直指古典文人:文學要這樣繼續了無生氣嗎?
 

 

張我軍:我們一起拆毀「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建立新文學吧!

「新舊文學論戰」,由一群青年知識份子啟動。他們反省臺灣當前文壇處境,認為文學應該革命,文化生命應該更新。

「新文學」陣營主將張我軍。1921年前往中國,後進入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他接收中國「五四運動」的文學改革思潮,對臺灣古典文學提出批判,認為應該推行白話文學。

1924年開始,他如同戰神般連續發表多篇文章挑戰古典文學。他認為這些「舊文學」埋沒有為的天才,陷害活潑的青年。他的主張獲得賴和、蔡孝乾的支持。

推行白話文學,不僅在討論「用什麼語言寫」,同時也蘊含「為群眾而寫」的信念。因此,與其說他們反對古典文學,不如說是反對古典文學背後的貴族屬性,以及反對日本殖民政府「用古典文學拉攏舊仕紳」的政治盤算。

 

連雅堂:你們只是「拾西方之餘唾」啊!

「舊文學」陣營的主將,則以連雅堂為主。連雅堂號稱「日治時期臺灣三大詩人」之一,為古典漢詩費盡心力。在論戰爆發的1924年,他開始出版《臺灣詩薈》,直到1925年10月止,共發行22期,是古典文學的重要陣地。

連雅堂透過出版、創作、結社,苦心維繫古典漢文學。他強調文學的審美功能,不認為文學必須涉入現實、為群眾而寫。他認為張我軍所提倡的新文學只是「拾西方文化之餘唾」,是「陷穽之蛙,不足以語汪洋之海」。

同屬「舊文學」陣營者,另有鄭坤五、黃文虎等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論戰雖然造成臺灣新文學的崛起,卻並沒有造成臺灣古典文學的衰亡。日治時期的古典詩社林立,也在通俗小說領域產生強大的影響,榮景空前絕後。「新舊文學論戰」的結果不是「以新代舊」,而是成為「新舊並行」的兩大主軸。

 

 


 

張我軍《亂都之戀》

1925年,張我軍於臺北出版《亂都之戀》,臺灣第一部白話文詩集。「亂都」指當時軍閥混戰的北京。詩作內容圍繞與北京師範大學同學羅文淑的戀愛與別離。寫作手法繼承中國五四運動,展現對人生的熱愛,與對現實的憎恨。(龍瑛宗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張我軍《中國國語文作法》

又名《白話文作法》。1926年張我軍編著,作為學習中國白話文的教材工具書。全書分為〈中國國語文的界說〉、〈中國國語文的種類〉、〈字詞語句的區別〉。內容涵蓋國語文概說、文法、標點符號、虛字和新字用法。此書的編著體現張我軍在臺灣推動白話文運動的用心。(黃子謙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張我軍《國文自修講座》卷一

1947年,張我軍自中國返臺,擔任臺灣省教育會編纂組主任,編著《國文自修講座》共五卷。書中收錄中國新文學作品,由編者加上注音符號,並以日文撰寫翻譯、解析。提供當時受日本教育的臺灣讀者學習,積極推動中國白話文在戰後臺灣的發展。(胡思書店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風月報》100期、124期

新舊文學論戰發展到1940年代,仍然有文人在《風月報》、《三六九小報》上提出對文言與白話的看法。《風月報》是日治時期漢文通俗文藝雜誌,刊登許多白話文小說,展現當時臺灣文壇的白話文能量。(吳明月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南方》166期

1941年順應日本的南進政策,《風月報》更名為《南方》。是傳統文人與通俗文藝作家的發表園地,文白兼容、雅俗共存,同時也是1940年代新舊文學論戰的場地。(魏木唇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黃得時〈「五四」對臺灣文學的影響〉

手稿由黃得時寫於五四運動七十年,亦即1989年。文章開頭提到,雖然當時臺灣被日本統治,仍深受中國五四運動影響。包含黃朝琴與黃呈聰兩人對臺灣白話文的推動,張我軍對臺灣新文學的改革、賴和的白話小說,及受白話文運動而出現的雜誌如《南音》、《臺灣文藝》等。(黃得時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臺灣文藝聯盟本部」木匾

1934年,張深切、賴明弘等人,在臺中召開第一屆全島文藝大會,成立「臺灣文藝聯盟」。此木牌當時懸掛於臺中本部,其後該會陸續在嘉義、埔里、佳里、東京等地成立支部。臺灣文藝聯盟不僅打破地域隔閡,同時促進不同立場、領域的文人互相交流。(張孫煜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1930-1934臺灣話文論戰:為自己的聲音而戰

腳踏土地的文學作品是什麼樣貌?能不能大聲朗讀、讓人們都聽懂?黃石輝急切地向文壇提出質疑。那是1930年,臺灣文學運動蓬勃發展。但弔詭的是,新文學強調為大眾而寫,卻使用了大眾讀不懂的中國式白話文。臺灣文學是否應該更貼近臺灣大眾的語言?知識份子思考如何跟大眾溝通,「文藝大眾化」的呼聲在作家群中此起彼落,於是掀起了「臺灣話文論戰」。
 

 

黃石輝:來!頂天立地談鄉土

如果「新舊文學論戰」確定新文學以白話文寫作的方向,那「臺灣話文論戰」就是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要用中國式的白話文來寫臺灣事物?臺灣人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的天地?

挑起此一論戰的,是支持「臺灣話文」的黃石輝。他在1930年寫下〈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驚動文壇。文中「你頭戴臺灣天,腳踏臺灣地......」這段話,至今仍是臺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宣言。

黃石輝提出「鄉土文學」,主要是指「用臺灣話文寫成的文學」,希望文學能更貼近大眾日常生活。這場論戰也常被視為臺灣文學史上「第一次鄉土文學論戰」。

此一主張獲得郭秋生、賴和、李獻璋等人的支持。影響所及,包括賴和等人的作品,開始融入更多的臺灣話詞彙。

 

廖漢臣:鄉土?是田園風光,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相對於「新舊文學論戰」,「臺灣話文論戰」其實更像「新文學」陣營的內部互戰。

反對「臺灣話文」陣營的廖漢臣,認為鄉土文學過於專注在微小的地方特色,這些東西很快就會隨時代逝去。他亦反問黃石輝:「一地方要一地方的文學,臺灣五州,中國十八省別,也要如數的鄉土文學嗎?」

此一陣營的作家包括林克夫、朱點人、王詩琅、張我軍等。雙方所爭執的,不但是「臺灣文學有特殊性嗎」、「要不要強調臺灣的特殊性」的問題,更隱隱顯現不同的共同體想像。「誰是讀者」與「誰是同胞」往往是一體兩面的問題。

 

郭秋生:所有文盲兄弟姊妹,隨工餘的閒暇儘可慰安,也儘可識字,也儘可做家庭教師。

郭秋生是支持「臺灣話文」陣營最力的作家之一。他認為文學是思想傳播的工具,用大眾可以「聽明白」的文字來寫作,才能達到傳播效果。他主張以漢字為基礎,以字追音,來塑造新的「臺灣話文」。

論戰結束之後,雙方看似沒有吵出什麼結果。然而郭秋生後續創辦《南音》雜誌,以漢字書寫臺灣歌謠,投入了臺灣話「文字化」的嘗試,成為此一論戰最具體的成果。

 

林克夫:用中國白話文寫臺灣人與中國人都看得懂的文學。

林克夫則屬於反對「臺灣話文」的陣營。他認為臺灣不必自己獨樹一格,既然和中國密切相關,那麼就用臺灣人與中國人都看得懂的文字即可。

此一陣營的多位作家都認為中國式的白話文已是足夠的文學語言,沒有強調臺灣話文的必要。同時,他們也擔憂臺灣話文可能會使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隔閡。這顯示了兩個陣營對於「為誰而寫」的想像並不相同──究竟是要以臺灣讀者為主,還是要考慮中國的讀者?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此一「用什麼語言寫」與「為誰而寫」的爭論,也將以不同的形式反覆出現。

 

 


 

鄭坤五〈臺灣國風〉,《臺灣藝苑》合訂本

1927年,鄭坤五在《臺灣藝苑》上輯錄臺灣歌謠,命名為〈臺灣國風〉。所錄歌謠均為整齊的七言四句形式。鄭坤五藉著蒐集歌謠文本,加以註釋、評析,推廣民間歌謠,建立屬於臺灣白話文學的價值。(國立臺灣文學館藏書)

 

 


 

《三六九小報》476號

《三六九小報》創刊於1930年,每逢三、六、九日發行。為日治時期漢文報刊,同時刊載文言與白話作品。內容包含通俗小說、花月新聞、知識小品等,題材多元、雅俗共賞。辦報基調相對於「大報」的議論堂皇,以「小報」為名寄託深意於詼諧語中。(蘇信義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台灣新文學》創刊號、2卷5號

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舉辦幾場座談,以「臺灣的新文學所盼望的事」為題,討論「殖民地文學的發展」以及臺灣編輯與作家之間的對話。另外在「反省與志向」,討論「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看法」、「對臺灣文學發展的感想」等。王詩琅與廖漢臣皆提到,彼時文壇為何沒有生氣,主要原因是臺灣作家的發表不多,屬於臺灣文學的特色還是非漢文作品不可。(龍瑛宗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南音》創刊號

1932年《南音》半月刊發行,黃春成創刊,葉榮鐘、郭秋生等社員參與,12期後遭當局禁止。《南音》除提供同人發表空間,同時為1930年代臺灣話文論戰開闢討論與實踐空間。包括負人〈臺灣話文駁雜〉及郭秋生「臺灣話文嘗試欄」,都是當時重要篇章。(龍瑛宗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臺灣文藝》創刊號

「臺灣文藝聯盟」的機關刊物,由臺中中央書局出版。張深切認為此刊物應建立在臺灣的「真」、「實」之上,呼應當時知識分子重視的「文藝大眾化」。《臺灣文藝》是日治時期由臺灣人創辦的文藝雜誌中,壽命最長、登場作家多的刊物。(黃得時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前往分區(2)→ 戰身份

下一篇
戰身份—你的文學觀定義你是誰:文學的「身份」和「美學」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