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寫字療疾——臺灣文學中的疾與療

慢慢的病要緩緩療

病與療之間的生活陰雨籠罩下的雨傘緩慢療,向前走

 

有些疾病是生活方式的表徵,是日積月累、日益惡化。此類疾病難以根除,只能控制。診間成為每個月的報到地,身體檢查數據變成關注的數字。醫療雖然可以控制病情、盡量維持生活機能,但長期治療帶來的身心困頓與經濟耗損,仍令患者飽受折磨。

文學刻劃從徬徨不安、痛苦折磨以及坦然接受的心路歷程,透過文字鐫刻,成為度過病情的良伴。慢性病或癌症讓患者的未來增加許多不確定,在因患病而感到徬徨時,有病者寫下掙扎的過程,有病者分享生病後的轉念,無論是哪種書寫,皆使文學成為陪伴者。

 

 

 

    病與療之間的生活

「這也許最理想的療法。但自生活改變後,氣分相當寂寥,加之秋天轉涼,精神一向不振。這樣消沉,甚至蕭條,甚覺人生乏味,最好還是出外一遊吧。」作家吳新榮,於1961年10月14日的日記中寫道,以醫職為業的他日前確診為心臟肥大,提筆記錄目前的用藥後,有感而發。

慢性病泛指長時間、持續的疾病,抑或是隨著時間拉長、病情也隨之變化的疾病。在臺灣醫療進步、現代人平均壽命提高等因素下,慢性病患者也逐年增加。罹患慢性病讓原本習慣的生活方式翻天覆地變化,飲食也得因應病情調整,「控制病情」逐漸成為生活的主節奏。

 

每天,我必須和自己的疾病對抗,眼睜睜看著關節一個個發病,紅腫、疼痛,漸漸僵直變形。痛容易忍受,隨痛而來的是關節的週轉不靈。慢慢地,你發現手不能舉、腳無法踏地,連梳個頭、扣個衣都困難重重。

──杏林子〈三年密約〉

 

杏林子(1942-2003),12歲時罹患類風濕關節炎,關節長年疼痛且壞損。本文寫下剛開始與疾病相處的困難,必須看著自己的身體漸漸不能動彈。然而,書寫與信仰帶給她力量,她留下的無數散文著作,仍鼓舞著每一個處在低潮的人。

 

文學舒緩慢性病帶來的焦灼煩躁,讓患者逐步記錄與病共舞的歷程,細緻描繪「診間─家庭─生活」、「治療者─患者─陪伴者」之間的互動與關懷。文學流露患者面對病痛的積極與消極,以及在無止盡病情中的體悟與堅韌之心。

 

騎車回家的路上覺得人類活著果然就是在修練啊,在成長的過程中你要過得越來越好,完全是反人類的在過。你要克服本能、去除各種直覺性的東西,然後你會變「好」。

──宋尚緯〈四月廿五日〉

 

宋尚緯(1989-)長年為身體狀況所苦,在臉書上連載看中醫的小隨筆,記錄不能吃喜歡的食物之細碎怨言,以及與醫生毒辣搞笑的互動。與疾病相處,就像修行,有苦也有悟。

 

 


 〈乙亥歲暮患高血壓詩以自慰〉
姚一葦(1922-1997)晚年罹患高血壓,寫下詩作感嘆老年生活,藉此安慰自己。(姚海星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陰雨籠罩下的雨傘

癌症長居當今臺灣十大死因之首,跟早期的肺結核一樣,多數人一聽到癌症便與絕症畫上等號,並延伸出各式隱喻與想像。

 

你知道有一種刻意設下絆腳石、用來訓練中樞神經系統、重調身體重心的跌倒跑步機嗎?我感覺自己愈來愈會跑,也愈來愈擅長跌倒了。
今天的你是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
今天的我是我所去過最遠的所在。

──陳宗暉〈只是看起來是一個人〉

 

陳宗暉(1983)在30歲時檢查出患有罕見疾病,開始與身體之疾共處。陳宗暉將疾病與訓練用的跑步機並置,跑步既刻意讓使用者練習跌倒,就像疾病使患者在每一次倒下的時候,又變得更堅強一些。


隨著人類對於癌症的理解越多,治療的方法也日新月異。然而癌症治療也讓患者身陷長期抗戰,不僅需要忍受療法帶來的副作用,也要與患病的煎熬、孤寂感共處。即使有親友陪伴,對於許多人來說,一旦宣告罹癌,便開始孤身一人的戰爭。

 

手術後,在我原來的疤痕上,又多了一條短短的蜈蚣,有點像是一個巨大的問號,被加上了一道刪除線……天哪,我忍不住又要讚嘆了:「這不美嗎?」彷佛把我的疑問一筆刪除,但留下了美麗的記號——毫無疑問,這是一首圖像詩。

──隱匿〈再次手術〉

 

人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生病的是我?疾病總是帶來許多沒有答案的困惑,然而隱匿(1969)卻在疤痕中看見美,詩意與病相偕而至,隱匿在癌症中讀到詩,也在此回望生命。


文學成為患者的密友,傾訴病症的無情與奮鬥的過程。病症帶來的陰影雖不時出現在文學作品之中,但書寫者堅毅的勇氣也讓讀者獲得力量。無論勇敢或是不安,都是坦然面對癌症的方式。

 


 〈治癌醫師〉
周大觀(1987
1997)以旁觀角度敘述病房內的情境,描述每天都有不同癌症患者過世,治癌醫師因此感到憤怒,而自己的父親也常為此生氣,暗示自身病情加劇,未見起色。(財團法人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治療〉
周大觀(1987
1997)年僅十歲便被診斷出患有惡性橫紋肌癌,歷經兩次開刀手術與多次化學治療。本文以「治療」為題,將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譬喻成刺客與魔鬼,而父母的陪伴之愛則與其共同對抗「治療」帶來的痛楚。(財團法人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海倫凱勒雙眼失明,
鄭豐喜雙腳畸形,
我還有一隻腳,
我要走遍美麗的世界。

──周大觀〈我還有一隻腳〉

 

年僅9歲的周大觀(19871997)以童稚的筆觸,書寫對抗病魔的心境。海倫凱勒與鄭豐喜,皆是奮力生活的前輩。周大觀不畏化學治療與截肢手術,他所寫下的詩作,陪伴許多生病的小孩與成人,成為美麗世界的一部分。

 

 

 

    緩慢療,向前走

文學成為患者最深厚的後援,扶著患者向前,並且推進停滯的時間。慢性病、癌症等非短時間能夠「痊癒」的疾病,需要借助不同治療手段來控制病情,並防止病痛加劇。在因疾病或負傷而暫停的時間中,文學成為最佳的病歷紀錄,讓病後回頭省視過往風風雨雨,也對自己所擁有的更加珍惜。

 

你有了私房悼亡書。(你清楚那個使命:寫作是祈禱的形式。) 猶太人有另一本。他們的祈禱聖典:「死亡既無可避免,何必悼亡?」 你的悼亡手記簡單得多,依他人形,你樹立唯一的形式:從此,唯有流浪。

──蘇偉貞《時光隊伍》

 

蘇偉貞(1954-)《時光隊伍》文中之「你」的伴侶因食道癌去世,逝者已遠走,而哀悼死者的生者,亦需要一趟流浪來療癒自我。生者與死者在小說內對話,療癒病中之人,以及心碎的生者,踏出新的生活。

 

沒錯,它的確是巨大、沉重、無法撼動、無可逃避。
它有稜有角、有細緻多樣的內在、有複雜的紋路和肌理。
它不按牌理出牌,無法預測來路與去向,它甚至還有一點點……
怎麼說呢?
是的,它有幽默感。

──隱匿〈不幸〉

 

當「不幸」實際來到身邊,隱匿(1969-)發現它與想像中的不大一樣,甚至有討人喜歡的一面,在詩人細細刻劃下,隱約可見貓的形象。

 

 

 


 《生之歌》
劉俠(1942
2003,筆名杏林子)寫下面對生命挑戰後的體悟。書中時常出現基督教的宗教觀,作者不斷向主祈禱,由聖經的故事得到對人生的體悟。作者除自己對生命的奮鬥外,也傳遞自己的堅強與樂觀給他人。(唐綿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


 《杏林小記》
劉俠(1942
2003,筆名杏林子)記錄面對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痛與醫療之過程,此手稿呈現出劉俠即便雙手不便,仍然持續寫作的意志,藉由生活中的小細節,引出自己與病魔奮鬥的感想,並寫下鼓勵生命的文字。(唐綿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間隙》校對稿
平路(1953-)罹癌後,寫下對於自我生命的功課與觀省。此為《間隙》出版前的最終校對稿,可見作家對於字句的斟酌與思考。(平路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手邊有不少未完成的小說題材,有的寫了一半,有的約略在心裡見到輪廓,如果身體狀況不差,如果頭腦沒有糊成一團,如果,如果,如果我還有心力,那些題材等著我,十年、二十年也寫不完。我還是會寫,繞著這一件最在意的事,顯示出自己的執念依然深重。其他事情可以斷、捨、離,為什麼只剩這一件,執意要繼續下去?寫到某一天……如果能夠在書桌前倒下,應該是非常、非常合乎我心意的結束方法。

──平路《間隙》

 

平路(1953-)將突如其來的罹癌視作生命之中的「間隙」,由此開啟對於生命的追問與功課。同時也開始思考:「寫作」對於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1011、1012 Hō Ha̍p-khan 《台灣教會公報》1011、1012號 合刊
蔣中山在〈Phòa-pīⁿ ê siān-iōng〉(生病的善用)中說明,許多人都將生病視為災禍降臨,但其實只要轉念一想,生病不僅不是阻礙,還會意外幫助自己。(台灣白話字文學資料蒐集整理計畫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對症不必吃藥〉
廖清秀(1927
2015)寫下自己患右足筋骨發炎的治療過程,在看骨科時常因不同醫生看待病症的觀念不同。而在對抗種種病痛時領悟到:治病需要對症,甚至能不必吃藥就得以痊癒。(文學台灣雜誌社捐贈/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

 

上一篇
集體創傷,集體療復
下一篇
時間的疾,照護療癒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