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返回文學展示

糖分與鹽分文學賞——臺南文學滋味

全糖

陳 雷 ๑ 蘇偉貞 ๑ 邱一帆 ๑ 郁永河 ๑ 利野蒼 

 

糖廠ê火車一節一節拖tn̂g-tn̂g,thia̍p tīnn- tīnn,據在你車bē了。Tī tsia散鄉gín-á作孽,吊火車尾走相jiok,偷抽甘蔗tshit-thô。

๑ 陳雷《最後ê甘蔗園》,島鄉台文工作室出版,20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文意義 |
糖廠的火車一節一節拖得長長的,(甘蔗)疊得滿滿的,任你載都載不完。這裡的貧窮孩子們調皮,爭相追逐吊掛在火車後面,偷偷抽走車廂裡的甘蔗在嬉戲。

| 作者介紹 |
陳雷,本名吳景裕,曾任《台文通訊》共同發行人。陳雷創作文類有論述、詩、散文、小說、劇本。早期曾以漢語、英語寫作,後專注於臺語文創作。作品多以土地的政治與歷史為主題,尤常以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做為核心,亦關注環保議題、社會結構的變動等,在在表露對於故鄉的深情與對民族的熱愛。

 

 

 

昏黃的天地裡混合了甜甘蔗的味道,高速公路經過的車輛形成的音爆彷彿一顆不定時炸彈,將草的清香、甘蔗的甜膩爆了開來。

๑ 蘇偉貞《離開同方》,聯經出版,199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介紹 |
蘇偉貞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與散文。她的小說以女性為愛情獻身為常。近年來筆鋒轉為灰色基調,傾向描寫矇昧不明的生命情境。她的散文抒情典雅,有描寫生活、旅行,也有十年來閱讀歷程與編輯歲月的紀錄。論述方面,探討張愛玲的作品及其對張派作家的影響。

 

  

 



糖廠个歷史寫在建築項
對地泥下到樓棚頂
對台車路到製糖線
對煮茶葉卵个煙窗槓
到保有甘蔗水个糖味

 

๑ 邱一帆〈十鼓文化園區〉
《靈魂个故鄉——邱一帆客語詩歌文集》,桂冠圖書出版,20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文意義 |
糖廠的歷史寫在建築上
從地底下到屋頂上
從台車路到製糖線
從煮茶葉蛋的煙囪管
到保有甘蔗汁的糖味


| 作者介紹 |
邱一帆創作文類有論述、詩及散文,兼及小說。其致力耕耘客語文學、推動客語文字化,舉凡文學創作、研究心得,乃至教學領域,皆堅持以客語書寫發表。邱一帆論述以客語詩歌為研究核心,探討語言與生活的連結,分析文學中的族群意象;詩文則敘寫週遭的人事景物,關照家鄉土地,展現對於自然與社會議題的深切關懷。



蔗田萬頃碧萋萋,
一望蘢蔥路欲迷。

綑載都來糖廍裡,
只留蔗葉餉群犀。

๑ 郁永河〈臺灣竹枝詞十一首之五〉《全臺詩:第壹冊》,
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賞 析  |
詩作描寫清領時期,臺灣已大規模栽種甘蔗製糖的產業特色。詩句描述一望無際的碧綠蔗田,強調甘蔗枝葉繁茂甚至遮蔽了道路,容易讓人迷失路途方向。接續敘述視角轉往製糖工坊,指出大量甘蔗成束綑綁,以牛車運載至「糖廍」中熬煮煉糖,只留下甘蔗葉用來餵養犒賞拉車的牛群。整首詩作兼顧產地(蔗田)與工坊(糖廍),生動紀錄下清領臺灣製糖產業繁盛的景況。


| 作者介紹 |
郁永河,清浙江仁和人,字滄浪,曾考取秀才。自稱是「性耽遠遊,不避阻險」之嗜遊者。於1697年2月來臺採硫,歷盡艱辛危險,終於10月初大功告成,返回福建,並將經過及來臺見聞,寫成宦遊文人的第一本臺灣遊記──《裨海紀遊》,末附24首竹枝詞,描寫西拉雅人之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俗稱「土番竹枝詞」,為臺灣漢語文言文學竹枝詞之濫觴。

 


 



化粧で充たの青春の粉飾する娘。手は鎌に砂糖キビを當てみろ。父は淋しい而持で煙管を叩く。――今度の収穫でせめて嫁粧をこさへてやらねば・・・・・。砂糖キビは恐らく砂糖になることを恐れてゐる。

不帶濃妝而以青春美化的少女。手將甘蔗對著鐮刀抵去。父親以寂寞的面容敲著菸斗。——今年的收成至少要能湊得出嫁妝……。甘蔗擔心著或許會被製成砂糖。

๑ 利野蒼〈收穫〉
原作日文,方婉禎、楊雨樵譯,《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
行人文化實驗室、臺南市文化局、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黃亞歷,20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介紹 |
利野蒼,本名李張瑞,籍貫臺南關廟庄,為「風車詩社」重要詩人。以新詩見長,作品風格如「風車詩社」夥伴楊熾昌,呈現多角度發展,除了曾寫過濃郁的象徵以及抒情味作品之外,李張瑞的詩語言具有陽剛美,後來有些詩也成功地把臺灣風土融入其中。戰後國民黨白色恐怖時代氛圍中,因省工委斗六地區工委會林內案被捕,家屬未獲判決書之下,遭受槍決。

上一篇
半糖
下一篇
全鹽01
照片展示
資料來源: